字級大小:

A-

A

A+

p246 第四篇 一念三千

壹、前言

一般人看到佛經上說「萬法唯心造」、「唯識無境」,便以為佛教是倡導唯心論的宗教。其實,佛教既不偏於心,也不偏於物,認為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世界是相互依存,而非絕對的對立。佛教之所以強調心識的活動,是因為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所以站在主體(人)的實踐面,主張藉著淨化自己的心靈,來達到圓滿幸福的人生。

在佛教教理中,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教我們由念念妄心的當下,觀察諸法的真相,從而體悟心內與心外的世界互具互融的中道實相。

貳、一念三千的意義

一念三千中的「一念」,也稱一心,指心念活動的最短時刻。科學家說:光速是世界上最快的東西。其實,我們的心在一念之間,可以上下古今,中外奔馳,神遊太虛,無遠弗屆,比光速還要來得快。《仁王般若經》卷上記載:「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摩訶僧祇律》卷十七說:「二十念名一瞬頃,二十瞬名一彈指。」凡此,都說明心念的速度之快,無與倫比。

「三千」,是十界、十如是、三世間相乘出來的法數,是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稱謂。

「一念三千」,指我們的一念具足了世間的一切迷悟諸法。換句話說,我們方寸之間的主觀世界就是宇宙客觀萬有的縮影。

參、一念三千的內容

一、十界互具

佛教將凡聖的境界由下而上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天、聲聞、緣覺、菩薩和佛等十類,因為各有因果,界畔分明,所以稱為「十界」。雖然如此,這十界不是相隔的,而是有著互具的關係。以心念為例,惱害仇恨的心生起就是地獄;瞋恨鬥爭的心生起就是餓鬼;愚痴無明的心生起就是畜生;嫉妒憍慢的心生起就是修羅;持戒修善的心生起就是人道;歡喜快樂的心生起就是天堂;利他無我的心生起就是菩薩;平等包容的心生起就是佛。因此,我們的心中本來就有十界,遇緣觸事,就生起現象諸法。

再以現實的人間生活而言,戰場上的相互殺戮,菜市場裡的磨刀霍霍,剖腹割肉,正是地獄的示現;天災人禍時的飢民遍野,是餓鬼的象徵;五欲熾盛、以暴凌弱的社會,是畜生道的翻版;苦樂參半的生活是人間的現象;爾虞我詐,自相殘害,是修羅的世界;快樂享受的時光,無異置身天堂;聞法學道的日子,是聲聞的境界;在自悟自覺中自得其樂,是緣覺的一方天地;互助互諒是菩薩世界的特徵;清淨善美的淨土是佛陀的世界。因此,十界是本來就具有的,不獨在人世間如此,在其餘九道也是如此。所以,地獄的眾生如果顯現本自具有的佛性,就可以逐漸上升,而成正覺;即使是五逆重罪的一闡提,在本性中還是具有善良的一面,一旦隨緣發善,一樣可以圓滿佛果;反之,已經證悟的佛陀,也本具九界眾生心,在諸世間隨緣示現,教化有情。

因為一界具足十界,一界與其他九界間,只有隱顯的差別,而沒有絕對的相隔,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十界互具」。十界既然互具,法界全體總共有百界。

二、十如是

「如」,梵語 tathā,指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是」,是真實不妄的意思。十如是,語出《法華經‧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十如是就是指諸法實相存在的十種必要條件。其解釋有通解、別解之分。就通解而言:

1.相:指外在可見的形相。例如:顯示在外的善惡行為。

2.性:指內在不可見的本性。諸法本性各不相同,例如:竹中有火性,因此遇緣就能產生火;眾生本自具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3.體:指十法界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都是以色、心為實體。

4.力:指諸法潛在的功能力用。例如:磚、泥可以作為砌牆的材料;水含有動能,可以用來發電。

5.作:指依功能力用而起的作業,也就是顯在的勢力。例如:眾生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花朵插在案頭,產生賞心悅目的作用。

6.因:指能產生十法界果的直接原因。

7.緣:指助因感果的間接條件。

8.果:指由同類因所產生的同類果,善因感善果,惡因生惡果。

9.報:指由異熟因所招感的未來果報。

10.本末究竟等:指從開始的「相」到最後的「報」,都是因緣所成,究其致極,法性畢竟空寂,實相平等一如,所以稱為「本末究竟等」。

就別解而言,「十如是」可以通於十界:

1.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四惡趣共通的「十如是」:

(1)四惡趣的眾生常處於不如意處,惡相、苦相就是他們的「如是相」。

(2)四惡趣的眾生常具惡習,猶如生成,難以改變,這是他們的「如是性」。

(3)四惡趣的眾生色、心粗惡,很難調伏摧折,這是他們的「如是體」。

(4)地獄眾生常受刀山油鍋之苦,餓鬼眾生常受吞銅食鐵之苦,畜生常受弱肉強食、索車挽重之苦,修羅眾生常受戰鬥爭勝之苦,凡此都是他們的「如是力」。

(5)四惡趣的眾生身、口、意常造惡業,這就是他們的「如是作」。

(6)四惡趣的眾生所造作的有漏惡業是他們遭受惡報的「如是因」。

(7)四惡趣的眾生以愛、欲等煩惱為助緣,增長有漏惡業的形成,這就是他們的「如是緣」。

(8)四惡趣的眾生因為惡業招感,視種種苦逼為樂境,而生起愛染,這就是他們的「如是果」。

(9)四惡趣的眾生既墮惡道,便有種種苦境現前,這是他們的「如是報」。

(10)四惡趣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就是他們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2.人、天善趣所共通的「十如是」:

(1)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顯現的相較為清淨高勝,這就是人天的「如是相」。

(2)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作的行為多屬善法,這就是人天的「如是性」。

(3)與四惡趣相比,人天善趣所具的色、心,堪稱安樂穩當,這就是人天的「如是體」。

(4)人天善趣能護持五戒十善,這就是人天的「如是力」。(5)人天善趣因為具有護持五戒十善的特質,所以能藉以止惡修善,這就是人天善趣的「如是作」。

(6)人天善趣因為能行五戒十善,為日後招感善果的因素,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因」。

(7)人天善趣以善法欲作為助緣,增長善業的形成,這就是「如是緣」。

(8)人天善趣因為種下持戒行善的好因,所以能值遇善境,得以任運善心,這就是人天善趣的「如是果」。

(9)人天善趣因為善業所感,自能享受到人天的快樂,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報」。

(10)人天善趣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人天善趣的「如是本末究竟等」。3.聲聞、緣覺二乘所共通的「十如是」:

(1)二乘遠離生死,證得涅槃,這是二乘的「如是相」。

(2)二乘解脫煩惱的繫縛,成就無漏之性,這是二乘的「如是性」。

(3)二乘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分法身,這是二乘的「如是體」。

(4)二乘能斷煩惱,堪為出離三界的道器,這是二乘的「如是力」。

(5)二乘為達涅槃而精進勤修三十七道品,這是二乘的「如是作」。

(6)二乘因為能作無漏的慧行,所以能在日後證得聖果,這是二乘的「如是因」。

(7)二乘以種種善行為緣,作為增長道業的助緣,這是二乘的「如是緣」。

(8)二乘以善因善緣故,修得聖果位,這就是二乘的「如是果」。

(9)二乘以善因善緣故,遠離三界內分段生死,而招感三界外的變易生死,這是二乘的「如是報」。

(10)二乘的相、性,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二乘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4.菩薩及佛界共通的「十如是」:

(1)諸佛菩薩所具有的菩提能開顯佛性,是諸佛菩薩的「如是相」。

(2)諸佛菩薩具有向內觀照、了了分明的智慧,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性」。

(3)諸佛菩薩的理體本自具足,不假修行,就是諸佛菩薩的「如是體」。

(4)諸佛菩薩具有無量的四弘誓願,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力」。

(5)諸佛菩薩以六度萬行來化度眾生,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作」。

(6)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智慧莊嚴,是日後成就佛果的主因,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因」。

(7)諸佛菩薩以福德莊嚴來增長道業,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緣」。

(8)諸佛菩薩以殊勝的業因與助緣而證得菩提的果,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果」。

(9)諸佛菩薩證入究竟解脫,達到圓滿涅槃的境界,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報」。

(10)諸佛菩薩的性、相,乃至果、報等九種如是的理體緣起性空,平等一如,這是諸佛菩薩的「如是本末究竟等」。

三、百界千如

因為十界互具而成百界,每一界又都具有「十如是」,輾轉相因,百界應有千如是,這就是所謂的「百界千如」。

四、三世間

世,有遷流的意思,指時間上三世的差別;間,是間隔的意思,指空間上存在的差別。「三世間」一語出自《大智度論》卷七十〈釋問相品〉,是就時間與空間上的差別,將世間分為五陰世間、國土世間和眾生世間三種。

1.五陰世間:又作五眾世間、五蘊世間。色、受、想、行、識等五陰之法,能形成十界有漏、無漏等的差別。據《摩訶止觀》卷五記載:十法界雖然通稱為陰、入、界,但是一一法界各有不同,例如:三惡趣是有漏的惡五陰,三善道是有漏的善五陰,二乘是無漏五陰,菩薩是亦有漏亦無漏的五陰,佛是非有漏非無漏的五陰。因為十法界的五陰各自不同,所以稱為五陰世間。

2.眾生世間:又作假名世間、有情世間,是指因五陰和合的眾生,依正報而呈現種種不同的差別,也就是指從佛到地獄的十界有情。據《摩訶止觀》卷五記載:眾生世間在十界中各有差別,如四惡趣是罪苦眾生,人天是受樂眾生,二乘是無漏眾生,菩薩是慈悲眾生,佛是常住無漏眾生。因為有這種種眾生的差別,所以稱為眾生世間。

3.國土世間:又作器世間、住處世間,是指眾生所依的國土住處,因依報而住於種種不同的國土。例如:地獄住於赤鐵,畜生住於地、水、空,修羅住於海畔海底,人住於地面,天人住於天上,二乘住於方便土,菩薩或住於地面、或住於天上、或住於方便土、或住於實報莊嚴土,佛住於常寂光土。依報的國土也有種種差別,所以稱為國土世間。

五、一念三千

每一界都有三種不同的世間,所以乘上百界千如,就產生三千世間的法數,涵攝了全體法界的森羅萬象。這三千諸法中,我們隨舉一法,都具足三千世間諸法,一旦遇事觸緣,起動造作,自然產生千差萬別的現象。同樣地,我們凡夫當下的一念中,自然也具有三千世間諸法。這就是所謂的「一念三千」。

肆、主觀的一念與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之間的關係

《摩訶止觀》卷五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這段話不但說明了主觀的一念心與客觀的三千法是同體相生的,也闡釋了森羅萬象的當體即是實相的意義。

我們以鏡與像為例,鏡面能映現諸相,不是鏡在先,也不是諸相在後,而是同時存在,相互依存的。鏡面在映照諸相時,就顯出鏡面來。同樣地,如果以鏡面為實相,萬有為諸相,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離開萬有,別無實相可言;離開實相,也不能展現萬有。若以鏡面為主觀的心念 ,以諸相為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則所謂的實相,就是指在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存在的同時,我們心識活動的過程,也正隨著展開三千世間諸法。

既然三千諸法隨拈一法皆是能具能造,為什麼只是凸顯心法呢?這是因為觀心比觀法要容易得多,而且具有積極主動的意義。在《摩訶止觀》卷五上,智者大師說道:「一切陰入,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云:『一切世間中,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

「去丈就尺」,是為了利於實踐,因此在所有法中,只取心法;「去尺就寸」,是為了便於修觀,因此在心法中,只取凡夫介爾一念的妄心。主觀的心識與客觀的世界,實際上是相即相入,平等不二的。

【習題】

1.何謂一念三千?它說明了什麼?

2.舉例說明一念三千。

3.舉例說明十界互具。

4.舉例說明十如是。

5.何謂三世間?

6.主觀的一念與客觀的三千世間諸法有何關係?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