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94 廣弘明集

《廣弘明集》三十卷,唐朝道宣律師(五九六~六六七)著。

師為南山律宗之祖。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潤州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十六歲出家,先後隨日嚴寺慧頵、大禪定道場智首學律。後住於終南山倣掌谷(長安之南),營建白泉寺,研究弘宣《四分律》,其宗派稱南山律宗。歷住崇義精舍、豐德寺、淨業寺。顯慶三年(六五八),敕任長安西明寺上座,並奉詔至玄奘譯場參與翻譯。未久,撰《釋門章服儀》、《釋門歸敬儀》等。龍朔二年(六六二),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師與玄奘大師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乾封二年(六六七)二月,於淨業寺創立戒壇,為後世建築戒壇的法式。是年十月入寂,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二。諡號「澄照」。

生平獎掖後進,不遺餘力,德行淳厚,緇素共仰。所著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羯磨疏》三卷、《戒本疏》六卷、《拾毗尼義鈔》六卷、《比丘尼義鈔》六卷,稱為律學五大部。另撰有《大唐內典錄》十卷,是一部整理經典的目錄書。又針對道教之說,編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廣弘明集》三十卷等,以宣揚佛法。此外尚著有《續高僧傳》十卷、《釋氏略譜》、《釋迦方志》、《三寶感通錄》等諸書,皆為後世治學者的指南。

本書繼《弘明集》,收錄六朝至唐代凡一百三十餘人的著作。以「其弘護法網,開明於有識」,故稱「廣弘明」。

本書記述佛教自傳入中國至唐初以來,歷朝的興廢、佛道間的論爭及佛教義理的探討等,內容每多涉及外典,舉凡論說、文書、詩賦、詔錄等資料,無所不包,除卷首序文外,共集有歸正、辯惑、佛德、法義、僧行、慈濟、戒功、啟福、悔罪、統歸等十篇,計二百餘條。又在每篇之前,皆附有序文,說明該篇主旨。茲將各篇內容擇要概述如下:

一、歸正篇

說明佛是大聖,凡俗攸歸;天地、三皇五帝,不足歸敬。

1.商太宰問孔子聖人(一)

2.子書中以佛為師(一)

3.漢法本內傳(一)

4.後漢郊祀志(一)

5.吳主孫權論佛化三宗(一)

6.宋文帝集朝宰敘佛教(一)

7.元魏孝明述佛先後(一)

8.元魏書釋老志(二)

9.高齊書述佛志(二)

10.遂古篇(江淹)(三)

11.歸心篇(顏之推)(三)

12.七錄序(阮孝緒)(三)

13.捨事李老道法詔(梁武帝)(四)

14.廢李老道法詔(齊文宣帝)(四)

15.通極論(彥琮)(四)

其中,梁武帝於〈捨事李老道法詔〉中謂:「願使未來世中童男出家,廣弘經教,化度含識,同共成佛。寧在正法中長淪惡道,不樂依老子教暫得生天。」這是梁武帝以國主身分宣示佛教為正法,因此,不但自己「舍事道法,皈依佛教」,並勸公卿百官「宜反偽就真,捨邪入正」。

@B二、辯惑篇@E

集錄辨佛道優劣真偽及歷代排佛廢寺,沙汰僧尼等文章。

1.辯道論(曹植)(五)

2.聖賢同軌老聃非大賢論(孫盛)(五)

3.老子疑問反訊(孫盛)(五)

4.均聖論(沈約)(五)

5.列代王臣滯惑解(六~七)

6.擊像焚經坑僧詔(魏太武帝)(八)

7.大集道俗廢立二教議(周武帝)(八)

8.二教論(道安)(八)

9.笑道論(甄鸞)(九)

10.周祖廢二教立通道觀詔(周帝宇文邕)(一○)

11.周祖平齊召僧敘廢立抗拒事(惠遠)(一○)

12.周祖巡鄴請開佛法事(道林)(一○)

13.周祖天元立對衛元嵩上事(王明廣)(一○)

14.唐上廢省佛僧表(傅奕)(一一)

15.唐廢省佛僧箴(法琳)(一一)

16.唐破邪論(法琳)(一一)

17.決對傅弈廢佛法僧事(明㮣)(一二)

18.辯正論十喻九箴篇(法琳)(一三)

19.內德論(李師政)(一四)

(1)《辯道論》:曹植作,批難神仙說的詐妄。

(2)《二教論》:北周道安撰,全篇採問答形式論述儒佛二教的要旨,並比較其優劣。後周天和五年(五六九),甄鸞奉進《笑道論》三卷,評論佛、道二教,群臣論之,以為傷損道教,而武帝亦崇信道教,對此大為不悅,即於殿庭焚毀;道安慨然上本書以論究儒、釋、道之優劣真偽,群臣莫敢非議,佛道二教之爭於是為之中止五年。

(3)《笑道論》:北周甄鸞撰,三卷,共三十六條。各條皆引道書而論述其說淺薄,不足採信。

以上二書都是以強烈的論點,極力論難道教的低劣,是當時有關佛道優劣論爭的重要論著。

(4)《均聖論》:南齊沈約撰,是與道士陶弘景論爭之作。說明佛教五戒中特別重視不殺生戒。周公與孔子說仁義,佛教則說示不殺生的慈悲,因此,佛教的慈悲與周孔的教化是不相矛盾的,也就是所謂「內聖、外聖,義均理一」。

@B三、佛德篇@E

集錄稱頌佛菩薩之盛德、現跡之祥瑞的讚、銘、頌、詔,及發願文、懺悔文、舍利感應記、表等。

1.佛釋迦文菩薩等像讚(支道林)(一五)

2.佛影銘(慧遠)(一五)

3.佛法銘讚(謝靈運)(一五)

4.佛記序(沈約)(一五)

5.佛像瑞集(道宣)(一五)

6.出育王舍利詔(梁武帝)(一五)

7.菩提樹頌(蕭綱)(一五)

8.梁唱導文(蕭綱)(一五)

9.歸佛發願誓文(王僧孺)(一五)

10.謝述佛法事書啟(梁簡文帝)(一六)

11.寺剎像等銘(沈約等)(一六)

12.隋國立舍利塔詔(隋高祖)(一七)

13.舍利感應記(王邵)(一七)

14.慶舍利感應表(一七)

@B四、法義篇@E

集錄晉代至唐代年間,論述佛教善惡因果、神不滅、因緣、二諦、法身等義理的論、書,及諸皇帝、太子的講疏、教序等。

1.釋疑論(戴安)(一八)

2.與遠法師書(戴安)(一八)

3.難釋疑論(道祖)(一八)

4.重與遠法師書(戴安)(一八)

5.報應問(何承天)(一八)

6.辯宗論(謝靈運)(一八)

7.述佛法諸深義(姚興)(一八)

8.析疑論(慧淨)(一八)

9.內典序(沈約)(一九)

10.齊皇太子解講疏(沈約)(一九)

11.齊竟陵王發講疏(沈約)(一九)

12.齊竟陵王解講疏(沈約)(一九)

13.與荊州隱士劉虬書(竟陵王)(一九)

14.請梁祖講金字波若啟(梁皇子綱)(一九)

15.述御講波若序(陸雲)(一九)

16.敘御講波若義(蕭子顯)(一九)

17.謝御講波若竟啟(梁皇太子)(一九)

18.上大法頌(梁皇太子)(二○)

19.上太子玄圃講頌(晉安王綱)(二○)

20.涅槃經疏序(梁武帝)(二○)

21.法寶聯璧序(湘東王繹)(二○)

22.成實論義疏序(梁皇太子綱)(二○)

23.內典碑銘集序(梁元帝)(二○)

24.禪林妙記集序(玄則)(二○)

25.法苑珠林序(李儼)(二○)

26.梁昭明太子答雲法師請講書三首(二一)

27.昭明謝敕齎水犀如意啟(二一)

28.昭明太子解二諦義章(二一)

29.南澗寺釋慧超論諮二諦義(二一)

30.晉安王綱諮二諦義旨(二一)

31.招提寺釋慧琰諮二諦義(二一)

32.栖玄寺釋曇宗諮二諦義(二一)

33.中郎王規諮二諦義旨(二一)

34.靈根寺釋僧遷諮二諦義(二一)

35.羅平侯蕭正立諮二諦義旨(二一)

36.衡山侯蕭恭諮二諦義旨(二一)

37.中興寺釋僧懷諮二諦義(二一)

38.始興王第四男蕭映諮二諦義旨(二一)

39.吳平王世子蕭勵諮二諦義旨(二一)

40.宋熙寺釋慧令諮二諦義(二一)

41.始興王第五男蕭曄諮二諦義旨(二一)

42.興皇寺釋法宣諮二諦義(二一)

43.程鄉侯蕭祇諮二諦義旨(二一)

44.光宅寺釋法雲諮二諦義(二一)

45.靈根寺釋慧令諮二諦義(二一)

46.湘宮寺釋慧興諮二諦義(二一)

47.莊嚴寺釋僧旻諮二諦義(二一)

48.宣武寺釋法寵諮二諦義(二一)

49.建業寺釋僧愍諮二諦義(二一)

50.光宅寺釋敬脫諮二諦義(二一)

51.昭明太子令旨解法身義(二一)

52.招提寺釋慧琰諮法身義(二一)

53.光宅寺釋法雲諮法身義(二一)

54.莊嚴寺釋僧旻諮法身義(二一)

55.宣武寺釋法寵諮法身義(二一)

56.靈根寺釋慧令諮法身義(二一)

57.靈味寺釋靜安諮法身義(二一)

58.謝敕遣主書看講啟(梁昭明太子)(二一)

59.謝敕問解講啟(二一)

60.謝敕賚制旨大涅槃經講疏啟(二一)

61.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二一)

62.晉安王與廣信侯書述聽講事(二一)

63.晉安王與廣信侯書重述內教(二一)

64.廣信侯蕭映答王心要(二一)

65.眾生佛不相異義(沈約)(二二)

66.六道相續作佛義(沈約)(二二)

67.因緣義(沈約)(二二)

68.形神義(沈約)(二二)

69.神不滅義(沈約)(二二)

70.難范縝神滅義(沈約)(二二)

71.因緣無性論(真觀)(二二)

72.性法自然論(朱世卿)(二二)

73.北齊三部一切經願文(魏收)(二二)

74.周經藏願文(王褒)(二二)

75.寶台經藏願文(隋煬帝)(二二)

76.三藏聖教序(唐太宗)(二二)

77.述三藏聖教序(皇太子治)(二二)

78.述注般若經序(褚亮)(二二)

79.金剛般若經集註序(李儼)(二二)

(1)《釋疑論》:東晉戴逵撰。藉安處子與玄明先生的問答,論述積善受福、積惡受禍的說法僅是聖人勸勉世人行善的權宜而已,實則人的禍福早經命定,無法改變。

(2)《難釋疑論》:東晉周道祖撰。道祖因戴逵作《釋疑論》,懷疑佛教因果報應說,因此撰本論批判其謬,闡示因果報應不爽。

(3)《辯宗論》:劉宋謝靈運撰。論述究極之理,及體得此理的方法,並集錄與法勗、僧維、慧驎、法綱、慧琳、王弘等論難內答。

五、僧行篇

輯錄褒崇僧人德行的誄文、行狀、書,以及南北朝、唐初沙汰僧眾之詔、表等。

諸僧誄行狀:

1.支曇諦(丘道護)(二三)

2.竺羅什(僧肇)(二三)

3.釋法綱(慧琳)(二三)

4.竺道生(慧琳)(二三)

5.釋曇隆(謝靈運)(二三)

6.釋慧遠(謝靈運)(二三)

7.釋玄敬(張暢)(二三)

8.釋玄運(慧林)(二三)

9.釋智稱(二三)

10.釋玄景(虞羲)(二三)

11.釋淨秀(沈約)(二三)

12.沙汰僧徒詔(宋武帝)(二四)

13.褒揚僧德詔(元魏孝文帝)(二四)

14.述僧中食論(沈約)(二四)

15.述僧設會論(沈約)(二四)

16.議沙汰僧詔(北齊文宣帝)(二四)

17.弔道澄法師亡書(梁簡文帝)(二四)

18.與東陽盛法師書(王筠)(二四)

19.與汝南周顒書(智林)(二四)

20.與舉法師書(劉孝標)(二四)

21.與皎法師書(王曼穎)(二四)

22.弔震法師亡書(劉之遴)(二四)

23.與震兄李敬朏書(劉之遴)(二四)

24.弔僧正京法師亡書(劉之遴)(二四)

25.東陽金華山栖志(劉孝標)(二四)

26.與徐僕射述役僧書(真觀)(二四)

27.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徐陵)(二四)

28.諫周祖沙汰僧表(曇積)(二四)

29.戴逵貽書仙城命禪師(二四)

30.幽林沙門惠命詶書濟北戴先生(二四)

31.弔延法師亡書(薛道衡)(二四)

32.福田論(彥琮)(二五)

33.問出家損益詔(唐高祖)(二五)

34.出沙汰佛道詔(唐高祖)(二五)

35.令道士在僧前詔(唐太宗)(二五)

36.議沙門敬三大詔(唐高宗)(二五)

六、慈濟篇

集錄止殺、斷酒肉的論文、書、詔等,闡明萬物莫不重形愛命,好生惡死,而佛陀的教法以止殺為先,由此一道,取濟群有,所以,慈為佛心,慈為佛室,慈為覺本。

1.究竟慈悲論(沈約)(二六)

2.與何胤書論止殺(周顒)(二六)

3.斷殺絕宗廟犧牲詔(梁武帝)(二六)

4.誡殺家訓(顏之推)(二六)

5.斷酒肉文(梁武帝)(二六)

〈斷酒肉文〉:南朝梁武帝撰。漢代以降,僧徒得食三淨肉,且未絕對禁殺。武帝以為帝王有弘揚佛法的責任,於是依十善戒、《大般涅槃經‧四相品》等經文而作此文,謂食肉者將斷大悲種,呼籲僧尼禁斷酒肉,並批判當時僧眾的行狀,列舉不如外道及在家眾者,各有九項。

七、戒功篇

集錄有關戒德諸書或答文及淨行法門等。

1.晉沙門釋慧遠與劉遺民書(二七)

2.梁元帝與蕭諮議等書(二七)

3.梁簡文與湘東王書(二七)

4.陳律師曇瑗與朝士書(二七)

5.陳沙門釋慧津與瑗律師書(二七)

6.隋煬帝與智者顗禪師書(二七)

7.隋煬帝受菩薩大戒文(二七)

8.隋智者大師與煬帝書(二七)

9.唐終南山釋氏統略齊文宣淨行法門(二七)

《唐終南山釋氏統略齊文宣淨行法門》:《淨住子淨行法門》是南齊竟陵文宣王蕭子良撰,內容敘述佛道修行的要旨。然此書早已散佚,今僅存有唐代道宣律師抄略編集而成之《統略淨住子淨行法門》。「淨住子淨行法門」,據〈統略淨住子淨行法門序〉解釋,「言淨住者,即布薩之翻名……所謂淨身口意,如戒而住,故曰淨住也。子者,紹繼為義,以三歸七眾制御情塵,善根增長,紹續佛種,故曰淨住子也。言淨行法門者,以諸業淨,所以化行於世,了諸法門。」《統略淨住子淨行法門》計分皇覺辨德門、開物歸信門、滌除三業門、修理六根門、生老病死門、剋責身心門、檢覆三業門、訶詰四大門、出家順善門、在家從惡門、沈冥地獄門、出家懷道門、在家懷善門、三界內苦門、出三界外樂門、斷絕疑惑門、十種慚愧門、極大慚愧門、善友勸獎門、戒法攝生門、自慶畢故止新門、大忍惡對門、緣境無礙門、一志努力門、禮舍利寶塔門、敬重正法門、奉養僧田門、勸請增進門、隨喜萬善門、回向佛道門與發願莊嚴門等三十一條,且於各條之後,揭示王融所作的頌。書中引用《六師結誓經》、《自愛經》、《法句經》、《胞胎經》、《涅槃經》、《出家功德經》、《智度論》等諸經論,內容著重於懺悔,對於後世懺法的成立,具有相當的影響及意義。

八、啟福篇

集錄供養三寶、千僧會、行道度僧、立塔造寺、設無遮會、捨身、施鐘等興福的書、願文、疏、銘、詔等。

1.北代南晉前秦前燕南燕後秦諸帝與太山朗法師書(二八)

2.與林法師書(王洽)(二八)

3.南齊皇太子禮佛願疏(沈約)(二八)

4.捨身願疏(沈約)(二八)

5.南齊南郡王捨身疏(沈約)(二八)

6.千僧會願文(沈約)(二八)

7.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梁簡文)(二八)

8.八關齋制序(梁簡文)(二八)

9.為人造寺疏(梁簡文)(二八)

10.謝敕賚袈裟啟(梁簡文)(二八)

11.為諸寺作檀越願疏(梁簡文)(二八)

12.設無礙福會教(蕭綸)(二八)

13.答湘東王書(梁簡文)(二八)

14.與琰法師書(梁簡文)(二八)

15.與劉智藏書(梁元帝)(二八)

16.與約法師書(沈約)(二八)

17.與印闍梨書(劉之遴)(二八)

18.與雲僧正書(王筠)(二八)

19.與長沙王別書(王筠)(二八)

20.答雲法師書(劉孝綽)(二八)

21.北齊遼陽山寺願文(盧思道)(二八)

22.北齊武成帝以三台為寺詔(魏收)(二八)

23.周明帝立陟屺陟岵二寺詔(二八)

24.隋高祖為太祖造寺碑詔(李德林)(二八)

25.隋高祖於相州戰場立寺詔(二八)

26.隋煬帝行道度人天下敕(二八)

27.唐太宗於行陳所立七寺詔(二八)

28.唐太宗為戰亡人設齋行道詔(二八)

29.唐太宗度僧於天下詔(二八)

30.唐太宗斷賣佛像敕(二八)

31.與暹律師等書(褚亮)(二八)

32.唐太宗造興聖寺詔(二八)

33.唐太宗為穆后追福手疏(二八)

34.周武帝二教鍾銘(二八)

35.唐太宗大興善寺鍾銘(二八)

36.唐東宮皇太子西明寺鍾銘(二八)

九、悔罪篇

集錄懺悔文等。

1.謝勅為建涅槃懺啟(梁簡文)(二八)

2.六根懺文(梁簡文)(二八)

3.悔高慢文(梁簡文)(二八)

4.懺悔文(沈約)(二八)

5.陳群臣請隋武帝懺文(江總)(二八)

6.梁陳皇帝依經悔過文(二八)

一○、統歸篇

集錄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歷代帝王、沙門、處士的詩、詞、歌、賦及檄魔文等。

1.梁高祖淨業賦(二九)

2.梁高祖孝思賦(二九)

3.梁宣帝遊七山寺賦(二九)

4.梁王錫宿山寺賦(二九)

5.魏高允鹿苑賦(二九)

6.魏李顒大乘賦(二九)

7.梁仙城釋慧命詳玄賦(二九)

8.梁蕭子雲玄圃苑講賦(二九)

9.夢賦(真觀)(二九)

10.梁江淹傷弱子賦(二九)

11.無為論(二九)

12.伐魔詔并書檄文(懿法師)(二九)

13.奏平心露布(二九)

14.晉沙門支道林讚佛詩(三○)

15.晉沙門支遁詠懷大德禪思山居詩(三○)

16.晉沙門釋慧遠念佛三昧詩序(三○)

17.晉王齊之念佛三昧詩(三○)

18.齊王元長法樂歌詞(三○)

19.梁武帝述三教詩(三○)

20.梁昭明開善寺法會詩(三○)

21.梁簡文望同泰寺浮圖詩(三○)

22.梁簡文詠五陰識支(三○)

23.梁劉孝綽百論捨罪福詩(三○)

24.梁簡文蒙華林園戒詩(三○)

25.梁簡文預懺直疏詩(三○)

26.梁昭明講訖賦三十韻詩(三○)

27.梁簡文出興業寺講詩(三○)

28.梁元帝和五明集詩(三○)

29.梁昭明鍾山解講諸人和詩(三○)

30.梁皇太子八關齋夜述四城門詩(三○)

31.梁簡文遊光宅寺詩(三○)

32.梁簡文被幽述志詩(三○)

33.宋謝靈運臨終詩(三○)

34.梁沈隱侯臨終遺上表(三○)

35.陳沙門釋智愷臨終詩(三○)

36.陳尚書令江總遊攝山寺詩(三○)

37.陳江令遊虎窟山寺詩(三○)

38.北齊盧思道從駕大慈照寺詩(三○)

39.周沙門釋亡名五苦詩(三○)

40.陳姚察遊明慶寺悵然懷古(三○)

41.陳張君祖雜詩(三○)

42.隋煬帝遊方山靈巖寺詩(三○)

43.隋煬帝昇樓望春燈詩(三○)

44.隋著作王冑述淨名詩(三○)

45.隋薛道衡入鳳林寺詩(三○)

46.唐文帝遊并州大興國寺詩(三○)

47.唐常州宣法師詠高僧(三○)

48.唐宣法師遊東山尋殊曇二法師(三○)

49.今上遊京師大慈恩寺詩(三○)

本書的特色與價值

1.是集護教史料的大成者。

2.古來易於散軼的孤文片記,由於本書的集錄,而得傳於後世,成為極珍貴的歷史資料。

3.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文獻,也是道教史的貴重資料。

4.道宣律師將《弘明集》分為七篇,分別附於與本書相關的各篇前,便於研究比照。

本書今收錄於《高麗藏》第三十三冊、《磧砂藏》第三十一冊、《龍藏》第一一三冊、《卍正藏》第五十三冊、《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習題】

1.試述本書的重要性。

2.列舉歷代帝王護教的事例。

3.梁武帝的〈斷酒肉文〉對佛教有何影響?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