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4 壹、俱舍宗的傳承與發展

「俱舍宗」是依據世親菩薩所造《俱舍論》而成立的小乘宗派。相對於被稱為小乘空宗的成實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此宗學者被稱為俱舍師。

約在四、五世紀,北印度的世親菩薩初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因感於當時有部教學在《大毗婆沙論》出現後,變得極為繁瑣,而立意改革。他在迦濕彌羅學習《大毗婆沙論》後,以《大毗婆沙論》為本,參酌「經量部」學說,造《阿毗達磨俱舍論》,批判說一切有部傳統的學說。此論以論理明析,敘述順序得宜,理長為宗,不偏一部,故贏得「聰明論」的美稱,帶給當時印度佛教界很大的震撼,因而研究風氣盛極一時。當時有部論師眾賢鑽研此論十二年,撰成《俱舍雹論》二萬五千頌,破世親菩薩新說。世親菩薩見書閱論,沉吟良久,對門人說:「理雖不足,辭乃有餘,於我宗多有創新發明。」而改題為《順正理論》。後來德慧、世友、安慧、稱友、滿增、寂天、陳那等,也都相繼製疏詮釋《俱舍論》,說一切有部教義由此邁向新的紀元。但這些註釋書,現今只存稱友的《俱舍釋論》梵本,其他皆已失傳。

《俱舍》的弘傳,在中國分為新、舊兩個時期。在南朝的宋、齊、梁三代,研究說一切有部的毗曇學非常盛行。陳天嘉四年(五六三),真諦在廣州制旨寺譯出《俱舍論偈》一卷(今佚),翌年又譯出《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世稱《舊俱舍》,又別作疏十六卷詮釋之。慧愷、慧淨、道岳等,也相繼製疏弘揚。其後,唐永徽五年(六五四),再重譯出《阿毗達磨俱舍論》三十卷,即本宗所依的今本,也是歷來法相宗的基本教本,世稱《新俱舍》。

玄奘大師早年曾在長安從道岳學《俱舍論》,後往印度求法,遇磔迦國小乘三藏般若羯羅(慧性),向其求解《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等疑義,都得到精闢的解答。玄奘又到迦濕彌羅國就僧稱學《俱舍論》,再回那爛陀寺依戒賢論師學習。回國後,於唐永徽二年(六五一)五月,在大慈恩寺翻經院重譯《阿毗達磨俱舍論》,於永徽五年(六五四)七月完成,共三十卷。在翻譯過程中,玄奘對於俱舍學說牽涉到有部各毗曇論典的許多問題,也沿流溯源加以釐清。之後,他又陸續譯出與《俱舍論》相關的七種論,包括《大毗婆沙論》及評破《俱舍論》的《順正理論》、《阿毗達磨藏顯宗論》等各論。

《新俱舍論》譯出後,玄奘的弟子神泰、普光、法寶,各作註疏,弘布此論。例如:神泰作《俱舍論疏》,簡稱《泰疏》;普光作《俱舍論記》,簡稱《光記》;法寶作《俱舍論疏》,簡稱《寶疏》,世稱「俱舍三大家」,替代了真諦、慧愷、道岳的舊系統,舊俱舍疏也因而失傳。後來由於《泰疏》殘缺,唯存《光記》、《寶疏》,世稱「俱舍二大疏」。稍後在開元年間,圓暉又節略普光、法寶各家疏義,撰成《俱舍論頌疏論本》三十卷,行文簡易,十分通行。之後有崇廙著《俱舍論頌疏金華鈔》十卷,解釋此疏,今已佚失,只有慧暉的《俱舍論頌疏義鈔》六卷、遁麟的《俱舍論頌疏記》二十九卷尚存。其他散佚的論疏,有窺基的《俱舍論鈔》十卷、懷素的《俱舍論疏》十五卷、神清的《俱舍論義鈔》數卷、玄約的《俱舍論金華鈔》二十卷等。當時講學研習風氣隆盛,可惜在唐朝以後,此宗遂絕而不傳。元世祖時代,帝師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論》二卷,這是研究《俱舍論》的最後餘光。

在中國藏傳佛教的前弘期,由勝友(安慧再傳弟子)大力弘揚《俱舍論》。但是到了九世紀時,朗達磨王毀佛後,便停滯了。直到佛教後弘期(第十三世紀末),才由噶當派弟子奈塘氏加以弘揚,奈塘氏為《俱舍論》研究的大成者,曾擇取西藏各派所傳精要,著作《對法莊嚴疏》,奠定了此論研究的基礎。

《俱舍論》的研究也曾盛行於日本。初唐時候,日本學僧智通、智達來華,於玄奘、智周門下學習《俱舍》。回國後,兼傳《俱舍論》,未久受玄昉等邀請,於興福寺等剎盛行此學。大抵日本修習此宗者,多附屬於法相宗而兼學之,今僅殘存學派,宗名已不傳。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