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0 圓覺經

《圓覺經》,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名《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了義經》、《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祕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一卷。唐代佛陀多羅(覺救)譯。師罽賓人,於洛陽白馬寺譯《圓覺了義經》一部,其後行跡不詳。

圓覺,是圓滿的覺性。謂如來所證的理性具足萬德,圓滿周備,靈明朗然。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自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體而言,稱一心;就因而言,稱如來藏;就果而言,則稱圓覺。與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畢竟同一。而本經即演說此法。如〈圓覺經略疏序〉載,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稱為圓覺,其實皆為一心。背之則為凡,順之則為聖;迷之則有生死,悟之則息輪迴。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為一法。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為凡夫,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為菩薩,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為如來。離圓覺無六道,捨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為一道。

本經是透過文殊師利、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普覺、圓覺、賢善首等十二位菩薩,與佛陀的問答,而宣說大圓覺的妙理,並為不同根機眾生開示各種修行方法,使眾生能隨順悟入圓覺。全文分為十二章,自文殊章起,至圓覺章,共十一大段,每段先長行,後重頌;最後賢善首菩薩章是屬流通分。內容結構嚴謹,譬喻精彩,南宋後流通甚廣。茲就各章略述如次:

一、文殊師利菩薩章

本經的根本在前三章,而此章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因為本經名頓教大乘,所以當機受益,非智者莫屬。而文殊師利菩薩,依華嚴,表根本智,為本經的發起人,這是用來說明佛智境界。因此,本章主要在說明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是大乘菩薩發心的標準,及菩薩於大乘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1.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皆自無上法王的大陀羅尼門──圓覺流出。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2.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然此無明,非實有體,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以無生處故,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因此說名輪轉生死。

3.有無俱遣,名為淨覺(即圓照清淨覺相)隨順。

4.觀淨覺相如虛空,體常不動,於如來藏中無起無滅,無知見,如法界性,究竟圓滿,普遍十方,是名因地法行。

二、普賢菩薩章

本經主要著重在行,前章說明如來因地的圓覺清淨境界,自此以下十章,則闡述欲知證此境界的方法。

謂一切眾生種種幻化,都是從如來圓覺妙心建立。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知幻即離,不用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須別立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乃能永離諸幻,而證真覺。

三、普眼章

前章佛陀所說菩薩修行如幻三昧,即是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不作方便漸次。這對上根的人而言,固然是可以頓悟,但在初心,若無正方便及正思維,聞此三昧,其心轉生迷悶,則不能悟入圓覺。因此,本章於無方便中,權宜為說修行漸次,乃至種種方便。即:

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止)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晏坐靜室,觀身心皆如幻化……如是漸次修行,一切悉皆清淨,平等不動,遍滿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花,三世悉平等,畢竟無去來。

四、金剛藏菩薩章

本章主要在窮盡眾生本來是佛的疑念,因此藉金剛藏代設三難,說明眾生本來成佛,真如淨覺,眾生本具,非待外求,使諸菩薩與末世初心依之修學,生決定信心,永斷疑悔。

五、彌勒菩薩章

主要在除斷眾生輪迴根本,令心悟實相,具無生忍,因此敘說:

1.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亦即愛是輪迴根本。若能捨棄諸欲,斷除憎愛,便得成就佛道。

2.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淺深。此為《圓覺經》五性說。

(1)二種障──

*1理障:又名所知障,障礙正知見。這是法執。

*2事障:續諸生死。這是我執。

(2)五性──

*1凡夫性:若此二障未得斷除,名未成佛。

*2二乘性: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3菩薩種性: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4不定種性: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5外道種性: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3.菩薩利生的方便雖多,唯以大悲為首,大願持之,同事攝之。

六、清淨慧菩薩章

謂圓覺自性本來平等,凡聖無二,菩薩、眾生亦無取證次第,今因眾生迷倒,幻化未能滅除,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一)四種差別隨順覺性

1.凡夫隨順覺性:若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為信位。

2.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為賢位。

3.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同如標月之指。此為證位。

4.如來隨順覺性: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為果位。

(二)頓根無層次的隨順

謂最上根人,根性猛利,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就是遇境逢緣,隨處了當,不增生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此圓頓根機眾生能聞此法門而起信生解,受以自修,持以教人,不生驚畏,名為隨順覺性。

七、威德自在章

說明三種修行法門:

1.奢摩他: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修此取靜為行的方便,名奢摩他。

2.三摩缽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修此如幻觀行的方便,名三摩缽提。

3.禪那: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修此定慧平均觀行的方便,名為禪那。

此三種法門,可名為三止,或名為三觀,隨順修習皆可直證圓覺,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因此,菩薩所修種種方便,或同或異,也都不出此三法門。

八、辯音菩薩章

別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即依於前章三種法門而示單複修習方式。

1.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2.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3.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4.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5.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6.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7.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8.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後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及修禪那。

9.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10.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11.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12.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13.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14.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15.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16.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17.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18.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19.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20.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21.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22.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23.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24.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25.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上述所明二十五種定輪,皆是圓覺門的修習方式。此依輪修習的方法,名為菩薩二十五輪。

九、淨諸業障菩薩章

謂眾生從無始來,因妄想執有四相,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及壽命相,所以雖有種種修行方便,仍是迷悶不能入於清淨覺。此章在闡明修行過程中的禪病,即自心病。

一○、普覺菩薩章

明示修行當求之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如何發心。茲分述如下:

1.當求之人:修大乘者,以發大心為正因,以求善知識為正緣,所以大心將發,必求善知識指導正確修行路。此等眾生所當求的善知識,是要一切正知見的人。也就是「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的善知識。

2.依何等法:謂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下列四種病,方可依之。

(1)作病: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

(2)任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

(3)止病: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

(4)滅病: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

離此四病,則知此善知識所證妙法是為清淨可依之法,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3.行何等行: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承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欲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

4.除去何病:謂無始以來,自他憎愛一切的種子即是諸病。如果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也是同樣的。因此,如果以平等的心觀法,則生死、涅槃無殊。

5.如何發心:欲求圓覺者,應當發如是心: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此發心以策修行,則不墮邪見。

一一、圓覺菩薩章

廣說入淨覺的種種方便。

(一)安居修圓覺行的方法

1.若在伽藍中,因為有安處徒眾等眾人緣上之事,不能專心修習,即可隨分思察,如〈普眼章〉所說;若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此是說明結戒壇、立期限修圓覺行。

2.若佛現在,當正思維;若佛滅,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安住之日。懸諸旛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此是說明入壇最初三七日禮佛懺悔之事;過此以後,即可一直修習三種法門。

3.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二)修習三種淨觀的初首方便

1.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2.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3.禪那:先取數門(數息法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一二、賢善首菩薩章

此最末一章是本經的流通分,說明此經教功德名字。本經義無不盡,理無不融,若能深解此經,則大小乘十二部經教得以貫通,喻如清淨眼目,明見一切,也就是所謂「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本經以佛果的境界為經義的根據,約教則為頓教,約乘則為大乘,是以正被之對象在頓根菩薩,旁亦攝漸修一切眾生,同入於如來圓覺性海,注重在行,不重知解。

本經主要說明大乘圓頓妙理及如何觀行實踐的方法,自古以來即深受修行者所重視。唐代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禪師因聞《圓覺》,感悟流涕,其後大弘圓頓之教,為作經疏、道場修證儀等,流傳於世。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十三冊、《磧砂藏》第十二冊、《龍藏》第四十三冊、《卍正藏》第二十冊、《大正藏》第十七冊。

由於本經流傳頗廣,歷代均有註疏,舉其要者如下:

1.圓覺經大疏 十二卷 唐‧宗密述

2.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二十六卷 唐‧宗密撰

3.圓覺經略疏 四卷(或二卷) 唐‧宗密述

4.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十八卷 唐‧宗密述

5.御註圓覺經 二卷 宋‧孝宗帝註

6.圓覺經直解 二卷 明‧德清解

7.圓覺經略釋 民國‧太虛

【習題】

1.試述本經主旨。

2.何謂五性說?

3.說明四種差別隨順覺性。

4.說明修行大乘者應求何善知識、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及如何發心。

5.試列舉譬喻二十則。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