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2 佛教與軍事

戰爭通常會導致經濟困頓、人民傷亡、文化破壞等不良後果,為多數人所厭惡,但是數千年來,不論中外,大大小小的戰爭卻不曾停歇。

和平既然為人類所愛好,為什麼世界各地仍有大大小小的衝突、戰爭呢?《中阿含經》說:「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輾轉共諍,更相說惡,況復他人?以欲為本故,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爭,更相憎故,以種種器杖輾轉相害。」人類有歷史以來,就不斷地有各種紛爭。從上古時代的人,使用打獵的武器來對付敵人,就可以知道人類往往因為占有欲而產生戰爭等暴力行為。占有欲的根源就是「我」,因「我」而自私,因「我」而執著,因「我」而愛染,因「我」而紛爭。「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寧。因此,唯有消除熾盛的煩惱大敵,重視內心的淨化,才能遠離戰爭的夢魘,達到真正永久的和平。

世間的軍事

戰爭的本質是暴力,暴力的驅動者是人的自私與執著。因此,戰爭是一種迫使敵人屈服於我們意志的武力行動,為了將我們的意志加諸於敵人身上,以獲得本身的利益,不惜一切的運用種種軍事戰略、計謀來破壞敵方,解除敵人的戰備武裝,甚至攻心為上,擊潰敵人的心防。戰爭的武器由最原始以手投擲石塊,到發明銳利的弓劍,演變成火藥槍砲,進而發展到飛彈火箭,時至今日,則有軍艦、坦克、飛機、毒氣彈、細菌彈、原子彈、中子彈、核子彈等。一九四五年,一顆原子彈摧毀日本廣島,開啟了軍事力量毀滅文明的可能。

作戰的方式更是不斷的在改變,從過去小部落的爭執作戰,戰士們一哄而上的雜亂無章,到後來軍隊講究戰略方法,使用不同的隊形和陣戰,以應付戰場上的各種情況。漸漸地,戰事範圍更從小國擴展到大國,由局部擴展到全面,乃至爆發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後,衝突仍在全球各處發生,除了出現在中國、印度、韓國、阿爾及利亞、越南、前葡屬非洲以及南羅得西亞等處的戰爭以外,一九四五年以來,造成巨大傷亡的持久內戰或革命、暴亂、屠殺等,在數十個國家中不斷地發生。

戰爭使得各國地位互有升降,它與和平一樣,是人類歷史上不可或缺的歷程。戰爭雖然殘酷,不但造成亡命傷身、妻離子散的悲劇,而且還摧毀了各項文化建設,但是在另一方面,戰爭伸張正義,推翻暴政,無形中卻也促進了人類的文明,兩相比較,很難算清功過。重要的是人間需要和平,就算戰爭,我們應正視破壞之後如何建設的問題。

過去印度的阿育王,南征北討,所戰皆捷。雖然四方順服,稱臣朝貢,但是所到之處,百姓的目光皆充滿了仇恨。後來他篤信佛法,政風丕變,改以仁道化民,果然德風遠播,廣為人民所愛戴尊崇。可見以武力服眾,不如以道德贏得民心──唯有「法勝」才是真勝!

佛教對軍事的看法

一個國家要強盛,國防的力量不容忽視,尤其當國家有難,面臨外來的侵略,有時戰爭是避免不了的。身為佛教徒,如何面對戰場上的敵人?國家有難,佛教徒能於軍事上貢獻什麼呢?

有人認為佛教徒是消極避世的,對於國家無法善盡保衛的責任,尤其是上前線殺敵,似乎與佛教的戒律相違背。事實上,佛教是承認為真理而戰鬥的軍事,佛陀認為一個國家不可擴張武力去侵犯他國,但是為了維護本國人民的自由、平等、快樂、幸福,就必須運用佛法的權巧智慧來化解血腥的戰爭。一個推行仁政的領袖,為了人民能和樂生存,則國家須有健全的軍隊來保衛國家人民生命財產,伸張正義。所以,佛教徒不為瞋恨而殺人,為盡忠報國,救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所謂「捨生取義」的聖賢行為。如經典中記載:有一個軍人在出征前去向佛陀辭行,佛陀說:「汝等之身,受王俸祿,所作當然,此事佳善!」

又有一個耆那教的軍人,奉命戍守疆場,保衛國土,曾請示佛陀:「佛教以平等無私的慈悲心對待一切受難者,不知佛陀是否准許懲罰犯罪者?為保衛國家而戰鬥可以嗎?對於惡人的陷害、無理侵犯都應該逆來順受嗎?」

大理國時期「阿嵯耶觀音立像」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佛陀回答:「佛陀雖然教人要無害於一切眾生,但是作惡的還是要懲罰,行善的仍然要表揚,這個教誡並無矛盾。因為懲罰的是他所犯的罪,判罪是他做惡的結果,所以犯罪受罰,心中不該懷著怨恨,反而應該了解這是本身的惡行所應當付出的代價,應該心甘情願的接受才是。如果能有這樣的認識,心靈就能得到淨化。我告誡世人,凡是殘害同胞而戰是可悲的,但沒有說為正義而戰,為保衛和平而戰者要被譴責。一個人如果為了一己之私而爭鬥,那麼即使戰勝,甚至獲得財富、名位,最終還是不能獲得好的果報;如果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而戰,即使戰敗,雖敗猶榮,而且可以獲得無量福報。」

日本有一位知名的長勝將軍,大半生的歲月都馳騁在沙場上,帶兵領將,百戰百勝。當他年老退休的時候,許多名人去訪問他,請他發表談話,這位所向無敵的將軍很感慨的說道:「雖然戰勝了無數敵人,但不足以稱為英雄,要能打敗自己心中的一切貪瞋欲望,才是真正的英雄。」

佛教常說世間上最可怕的敵人不在外面,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貪瞋痴等八萬四千煩惱魔軍。《大智度論》說修行人有欲、憂愁、愛、睡眠、怖畏、疑、三毒、虛妄之名聞利養、自大輕慢等十種煩惱魔軍。《四十二章經》形容出家修行如披盔甲上戰場,與百萬煩惱魔軍作戰,有的心意怯弱,有的半途而逃,更有格鬥沙場而戰死,或戰勝凱旋而歸的。在戰地上是有形的敵人,而修行是對抗我們心中的萬千邪魔,這些貪欲、嫉妒、瞋恨、懈怠等種種無明煩惱的邪魔比真正的敵人還要可怕。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金剛座上戰勝了百萬魔軍,成就無上道果。所以,學佛出家就像當兵,與煩惱的大敵(我執、自私、貪、瞋、痴、慢……)作戰。人很孤單,與這麼多軍團作戰,必須有善知識來援助,佛學本身就是軍事學。軍事是有形,看得到的;煩惱是無形的,潛伏在人的心中。

僧團與軍隊一樣,要早起、早課、訓練。軍隊有放假節日的時候,僧團則二六時中激勵不休,比軍隊更嚴格。

修行就是依照佛法來降服煩惱的魔軍,有了正確的方法,好比作戰有了兵法戰術,要擊潰敵人也就容易了。因此,修學佛道應當要:

1.以正見為盔甲:戰場上的盔甲可以抵禦強敵,保衛自身,而正見就是我們心中的盔甲,可以抵禦外境的誘惑,有正見才能擊退心中不正的念頭,正見的盔甲使我們遠離煩惱的毒害。

2.以智慧為刀箭:文殊師利菩薩手持智慧寶劍,以智慧砍伐煩惱強魔。《佛遺教經》云:「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又說:「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苦之良藥也,伐煩惱樹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

3.以精進為力量:在戰場上要有勇猛力,才能衝鋒陷陣,克服困難,不生畏退。經云:「勇士上陣,先擐甲冑,於他劍戟戈矛、一切苦難,無有畏懼,然後乃能勇悍直前,殺敵致果,無退屈故。」

4.以慈悲為戰術: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往往為了一點小事而發生衝突、爭執,互相仇恨,乃至動刀槍殺傷對方,以洩心中的憤恨。瞋恨會使人失去理智,不擇手段的毀滅一切。所以,以瞋不能止瞋,唯有佛法中的「慈悲」才能化解瞋恚,才能使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例如長生童子就是以慈悲感動與其有不共戴天殺父之仇的加赦王,而收復國土。

5.以六度為大軍:統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的大軍,可以征服煩惱大敵,自生死迷界而至涅槃解脫的彼岸。

6.以真如為主帥:宋朝妙普禪師有一首詩偈說:「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學道如同衛兵防守城池一樣,不分晝夜地警戒,時時刻刻防範敵人的侵犯,六個盜賊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只要一個把持不住,就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裡應外合,擾亂我們的身心。因此,我們要喚醒自己的主人翁「真如佛性」,來保護自己的城池,也就是要增強內心的力量,讓眼耳鼻舌身聽從內心(將軍主帥)的指示,當看則看,當聽則聽,當說則說,當行則行。將一切動念意志,依八正道的人生觀生活。能戰勝自己的心,就能戰勝一切。

人的一生就是在戰場上過日子,但不是拿刀、拿槍、拿棍跟別人作戰,而是自己跟自己心中的矛與盾作戰,所以每一個人都一定要經過千生萬死的「死」了以後,才能再生,且要天天死,天天生。

禪宗常教誡弟子「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所以一個人要「重生」,必須要大死一番。要讓什麼「死」了?思想上或精神上,最嚴重最有害的要先死,如:情緒化死了、比較計較死了、人我是非死了、惡口兩舌死了、妄念妄想死了、不威儀死了、邪見死了、欲望死了、貪瞋痴死了、我慢愚痴死了、煩惱死了、懶惰死了、懈怠死了、習氣死了。

錯誤的觀念要死一萬個,不好的惰性「死」得越多,才可以「生」得很好。因此,在人生的戰場上要能在槍林彈雨中千生萬死,才能超越生死。

佛教除了對軍事有獨特的看法外,更為有難的國家、眾生,作出實質的幫助。例如:

1.貢獻智慧:佛陀為雨勢大臣講說治國七法,而化除一場血腥戰爭。在《如來示教勝軍王經》為波斯匿王開示正法治國之道,應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事來攝受群臣、百姓;藉老病死衰等強調勤修無常觀、生滅觀的重要;乃至護持佛法、願求正法聖慧的財寶。《大薩遮尼乾子受記經》中,佛陀指示:行仁政的王者要發起正義之戰,討伐無道,應先生起三種慈悲心:一、思惟敵人無慈悲心,殘害生靈百姓,我應阻止對方的惡行,來保護人民;二、不直接與之戰鬥,而以智慧權巧,攻心為上,克敵取勝;三、以權巧智慧,生擒敵方惡魁而不濫殺無辜。

佛陀指示:作為一個君主,應該避免嬉笑,專心於軍事。凡是行正法的君主,必須對不忠、不孝、不信三寶、不信因果、迫害佛教、禍害人民者加以嚴重的處罰。

在《佛說孛經抄》中,孛比丘協助藍達國王治理國家十二年,使國界安寧,五穀豐收,官員百姓都能稟承法治,臨行前還誠懇地為藍達國王講說了許多修身、齊家、為政、治國之道。歷代以來,中國佛教僧侶都是當朝君主的國師,為國家的建設提出許多的箴言。佛教徒身雖出家,但並沒有遠離國家邦梓,為伸張正義,捍衛疆土,保國衛民,佛教徒總是當仁不讓的。

2.淨化人心:佛教徒在亂世中宣揚佛教因果業報、慈悲、無我的道理,使那些好瞋好鬥的人熄下心中的怒火,拔出心中的弓與刀,對安定、淨化社會人心有很大的貢獻。

3.安住軍民:每逢兵荒馬亂時,寺院往往成為軍隊駐紮的場所,難民棲止的避風港,給予臨時的救濟與安全。如一九三七年抗戰期間,南京棲霞寺就曾經收容難民達二十萬人之多。寺裡的飯頭師父們每天為了煮稀飯給他們吃,就忙得不可開交,佛教的慈悲包容使許多遭受刀兵劫難的人免於顛沛流離的痛苦。佛教界也經常組織勞軍團至金馬前線等地弘法,帶給軍中的袍澤弟兄們信心、歡喜、智慧與勇敢,更是功德無量。

4.後防支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後,太虛大師率先呼籲佛教徒共赴國難,於政府統一指揮下奮勇護國,並懇切修持佛法,以祈禱侵略國止息凶暴,同時組織僧侶救護隊,從事救護傷兵、收容難民、掩埋死屍等後防工作。全國佛教徒起而效尤,紛紛在各省縣市成立僧侶救護隊,或佛教醫院、征衣縫紉隊,不分晝夜的奔忙,為保國衛民而努力奮戰。

世間的軍事是有形的,佛教的軍事是無形的。世間的軍事是拳頭槍砲對著敵人,佛教的軍事則是以智慧砍伐自己的煩惱魔軍。世間的軍事是一時的勝利,佛教的軍事是永久的勝利。世間的軍事會招致無窮的禍患,佛教的軍事則能究竟解脫,得成無上菩提道果。

佛教強調慈悲、包容,不像其他宗教帶有強烈的種族色彩,因此沒有種族仇恨、殘殺和宗教戰爭。荷蘭弗朗幾博士曾說:「世界戰亂之根,由於人類貪競權力思想過高,遂發為暴毒爭戰之至慘。摩西十誡亦列為深誡,杜其欲望,然義非究竟,故未能收弭兵之效。獨佛說無非究竟,戒律尤其精切。今後苟佛教普及,世界大同,指日可待。」

佛教基本上是倡導和平的,以暴制暴,以瞋止瞋,不能解決紛爭,很多事情不一定要用軍事武力的強暴姿態出現,可以用慈悲方式來解決。果真要戰爭,應與自己的八萬四千煩惱魔軍作戰,降伏心中的魔怨,自淨其意,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