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2 海東華嚴初祖義湘大師

海東新羅國的義湘大師是最早來唐求法者,也是極負盛名的高僧之一,與中國華嚴三祖法藏賢首同窗。三十七歲時,跟隨華嚴二祖智儼大師學習華嚴奧義,受到智儼大師的印證,並繼承其講主地位。義湘一生之中神異事件很多,曾受善妙女化龍護持,也曾受護法神兵默默衛護。他回國後,大力宣揚華嚴教法,發展教團,門下弟子曾多達三千餘人。義湘並積極講學,培養悟真、智通、表訓、真定、真藏、道融、良圓、相源、能仁、義寂等俊秀,影響新羅佛教深遠。義湘講說之餘,更精勤修行,受到國王欽重,敕為國師,尊為「海東華嚴初祖」。

孤身來唐 誓死不退

義湘大師(六二五~七○二),俗姓金(一說朴),雞林府人。於真平王四十七年,出生在新羅國的王族家庭。義湘天資聰穎,二十歲時出家,聞大唐佛教隆盛,即立志前往大唐求法。數年後,他與元曉結伴來唐,到達遼東邊界時,卻被戍軍認為是奸細,囚禁了數十天,才把他們遣送回國。

文武王元年(六六一),他與元曉再度入唐。兩人前往海門唐州,準備覓船渡海來唐,行至途中,元曉忽感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外無法,胡為別求?」因而辭別義湘,攜囊返國。義湘則未捨初衷,獨以勇猛心,排除萬難,孤身入唐求法。

拜謁智儼 綜習華嚴

義湘三十七歲,終於如願來到唐朝,最初住在江蘇揚州州將劉至仁的衙內,受到主人殷勤的招待及豐厚的供養。不久,義湘前往終南山至相寺拜謁智儼大師。

在義湘到來前夕,智儼夢見一棵大樹生於海東,上有鳳巢,枝葉繁茂廣大,來蔭神州。智儼前往觀看,發現有一摩尼寶珠,晶瑩剔透,光明遠照。醒來深感奇異,便囑咐門徒灑掃以待。義湘一到,至相寺全體大眾以禮相迎。智儼開示門徒大眾:「我昨夜的夢境,是義湘仁者前來皈投的吉兆。」於是許為入室弟子,授以華嚴妙旨。

此後,義湘追隨於華嚴二祖智儼門下,受學十年。智儼賞識義湘精於義持,於是封義湘「義持」之號。智儼圓寂後七年間,義湘鑽研華嚴不輟,受到同門的愛戴,並繼承智儼的講主地位。可惜當時遭逢新羅國與唐朝敵對,唐高宗準備親征新羅,義湘為傳訊示警,匆匆將講主的地位讓給尚未圓頂的同學法藏賢首大師,於文武王十一年(六七一)倉促返國。

化龍隨侍 法藏推崇

《宋高僧傳》卷四及《三國遺事》卷三載,義湘在中國求法期間,曾受善妙女化龍護持及受護法神兵祐護的神異盛事:

義湘搭船入唐,在登州上岸時,有一居士請義湘到他家接受供養。居士家中一名少女善妙,麗質天生,見義湘容貌俊彥,行止威儀,傾心不已,於是數次示意,但義湘卻始終不為所動。少女頓有所悟,轉發道心,在義湘面前發願:「生生世世皈命和尚,學習大乘,永不退轉。弟子願為檀越,供給資緣。」義湘於是徑往長安終南山智儼三藏處學習華嚴。

義湘學成歸國前,再度來到登州的檀越家,感謝他們數年來的供養,隨後便搭船回國。商船啟航不久,善妙為義湘準備了滿箱的法服及器物趕來送行,然而船已漸行漸遠。善妙持咒說:「我本真實心供養法師,願此衣篋躍入前船。」說罷,善妙投篋於大浪之中,忽然颳起一陣疾風,吹此衣篋跳入義湘船內。善妙又立誓道:「我願此身化為巨龍,扶翼此船,隨師到新羅弘法。」由於虔誠力故,善妙果然化身為龍,蜿蜒船尾,到達新羅國。

義湘回國後,遍歷山川,至駒塵、百濟等地,見此處山秀地靈,實為轉法輪之地,心想:「華嚴大教,正需此福善之地來振興。」當時,善妙化龍知悉義湘心意,在虛空中示現神變,化成巨石,縱廣一里,蓋在伽藍頂上,作將墮不墮之狀,於是義湘入此寺中闡揚華嚴,年復一年,慕道而來者不計其數。

法藏賢首與義湘是同學,唐中宗嗣聖九年(六九二),法藏託人致書義湘,並送上自己的著作《華嚴經探玄記》,請義湘批評。義湘立即掩室研讀此書十餘天後,令門人真定、相源、良圓、表訓四人,各講五卷,並說:「博我者藏公,起予者爾輩。」法藏在信中道盡三十年的道情,並對義湘推崇備至,尊義湘為「海東新羅華嚴法師」。

華嚴十剎 海東宗派

義湘投智儼門下學華嚴,這是新羅系華嚴的嚆矢。義湘的門徒有三千餘人,其中最傑出的有真定、相源、良圓、表訓、真藏、悟真、道融、能仁、智通、義寂等十傑。義湘回國後創建浮石寺,開演華嚴一乘,發展教團,之後著手整頓中嶽公山美理寺、南嶽智異山華嚴寺、伽耶山海印寺、伽耶峽普願寺、鳥龍山岬寺、雞籃山華山寺、金井山梵魚寺、毗瑟山玉泉寺、母山國神寺及負兒山青潭寺等華嚴十剎。

隨著教團的逐漸擴張,義湘門下形成浮石宗,又名義持宗,與元曉的芬皇宗分庭抗禮,成為海東華嚴宗的一大派別。

以德治國 著作傳世

文武王十一年(六七一),義湘在全國各地弘法。五年後,在國王的支持下,於太伯山創建浮石寺,作為講學教授的根本道場,上至國王,下至百姓,無不受其教化。

一天,文武王下令建築城堡,義湘對國王說:「如果統治者有德行,有能力,即使在地上劃一橫線來表示界限,也無人會超越;如果統治者無德行,無能力,就算建了銅牆鐵壁,也無法阻擋人們犯越。」國王採納諫言,停止建城,而以德行來統領國家。

義湘著作有《華嚴一乘法界圖》、《白花道場發願門》、《入法界品鈔記》、《華嚴十門看法觀》、《阿彌陀經義記》、《諸般請文》等。義湘研究華嚴期間,所提出的論文即是《法界圖記》,本書連同《略疏》,合稱為《華嚴一乘法界圖記》,內容記述華嚴圓教宗要,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在韓國佛教的儀式裡,仍是以持誦《法界圖》中的〈法性偈〉來作為迴向,可見其重要性。

國王欽重 圓教國師

義湘既為國王所敬,一日,王欲賜義湘田莊、奴僕,義湘卻推辭不受,他表示:「我法平等,無有高下,何奴僕之有?《涅槃經》中有八不淨財,何田莊之有?貧僧以法界為家,以缽盂為田,法身慧命藉此而生矣。」從此國王更加欽重義湘,敕之為圓教國師。

自韓入唐求法的高僧,一是元曉,一是義湘。二者之不同在於元曉著重在國民的教化和研究著述,義湘則著重人才的培育與教團的發展。義湘德高望重,講說妙法時,曾感樹叢開花結果,與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事蹟同為世人所稱道讚歎。

義湘於講席之餘,精勤修行,三衣一缽之外,別無長物,凡弟子請益,觀機逗教,隨疑釋結。

孝昭王元年(七○二),義湘示寂,其入唐求法的勇猛、廣開華嚴為宗的盛大僧團以及培育後學等功績,使其成為韓國佛教的一代宗師。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