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0 壹、密宗傳承史略

一、印度密教的淵源

(一)雜部密教的產生

早在佛紀一千多年前的吠陀時代,由讀誦真言咒語來祈福禳災,已流行於印度民間各階層。佛教在印度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滲入民間信仰,進而攝取其咒術密法,產生了真言咒語的使用。

初期的「真言咒語」,與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教理並無直接關係,只作為守護、消災、治毒,所雜說的片段咒語,向來被稱為「雜部密教」,簡稱為「雜密」。如《雜阿含經》所說,被兇惡毒蛇咬傷時,所持念的明咒,即屬此。

到了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間,上座部所隸屬的犢子部,除經、律、論三藏外,諸多真言密咒亦被結集,彙編成為《明咒藏》。其後,在南傳《巴利藏》中,有說護身等偈頌的經典,名為《防護藏》,至今仍盛行於錫蘭、緬甸等南傳佛教國家。到了四世紀左右,出現了專說咒法的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二)純正密教的完成

所謂「純密」,乃指結合佛教的教義和理論,如唯識、中觀、般若、性空等思想,以真言密咒為中心,而成為獨樹一幟的「密宗」。

七世紀時,印度大乘佛教的晚期,也是全盛時期,大乘佛教的中觀、瑜伽思想體系已臻完成,密教亦隨之結合大乘佛教的精粹,以真言、陀羅尼為中心,成為系統化、獨立化的一個宗派。《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出現於這個時期,成為密宗的主要二部經典。教主是大日如來(法身毗盧遮那佛),與顯教有所不同,也有其獨立性。

《大日經》是密教「胎藏界」的根據經典,旨在表現眾生本來具有的如來清淨理性;但由大悲哺育,猶如胎兒懷在母胎內,蓮花之種子蘊含在花中,因此譬喻為「胎藏」──具有攝持、含藏、本覺、理、因、化地等諸義,故名「胎藏界」。

《金剛頂經》則是「金剛界」的根據經典,旨在表現如來內證的智德,其體堅固,不為一切外物所損壞,俱有智、果、始覺、自證等諸義,故名「金剛界」。「金」、「胎」相對,二者合為密教根本兩部,於一心法界上,立「理平等」、「智差別」二門,是純正密宗最初成立時所依據的經典。

(三)時輪教的廣布

正純密教於八世紀初已發展到了極點,並集大乘教理的精粹,以真言曼荼羅為中心,加以組織之後,完成了密宗的體系。到了八世紀後半葉,逐漸分化,並且更加的通俗化,最終促成融入印度性力派等教說的左道密教的產生。

因陀羅部底王是把密教大眾化、通俗化的金剛乘之祖。之後,又轉化為「時輪教」,將大眾化的金剛乘再加以體系化。此派以「樂空不二」的無上瑜伽密法為中心,強調《金剛頂經》中的大樂說。由蓮華生傳到西藏,成為西藏佛教的主流。到了阿底峽、宗喀巴時期,加以組織淨化,成為精神昇華的表徵,一直延續至今。

二、中國密宗的傳承

中國佛教在三國時代,已有咒經的傳譯。據傳,此時竺律炎和支謙二人已譯出《摩登伽經》、《華積陀羅尼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七佛神咒經》、《八吉祥神咒經》、〈密迹金剛力士會〉等不少經咒,皆為簡易的咒法。至東晉四、五世紀間,有帛尸梨密多羅譯的《佛說大孔雀王神咒經》等經,及各種灌頂神咒的《佛說灌頂經》,此為密教經咒傳入中國之始。但仍限於消災祈福,或以咒術的靈驗事蹟來引起群眾稀奇的想望為目的。

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於唐開元年間(八世紀初)先後來到中國長安,譯出《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灌頂道場,密宗才逐漸有系統組織的傳播開來,進而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後於西元九世紀左右,由空海、最澄傳到日本,發展為「東密」、「台密」,一直流傳弘揚至今。以下就中國所傳的密宗祖師簡介如下:

(一)龍樹

龍樹,又名龍猛或龍勝,為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印度大乘佛教中觀派的創始人。其著論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美稱,在中國佛教史上被尊稱為八宗之祖。

據傳,毗盧遮那佛,以金剛界、胎藏界兩部的灌頂法,傳授給上首金剛薩埵,又使受持並結集兩部大經各十萬頌,藏在南天竺的鐵塔中,待人弘傳。佛陀入滅七百年後,經龍樹施咒於七粒白芥子,而得以開啟鐵塔之門,親禮金剛薩埵,受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大法(有說《大日經》傳於鐵塔,由文殊菩薩所傳授),因此成為密宗的開祖。

中國最早提到龍樹為密宗開祖的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道琳傳》,唐代義淨於西元六九一年所作。

(二)龍智

龍智,梵名‭ ‬Nāgabodhi,南印度人,在空海大師撰的《祕密漫荼羅教付法傳》裡稱他為「普賢阿闍黎」。

據傳,龍樹把兩部密法傳給龍智,令其廣為弘傳,龍智因此成為密宗祖師傳人。西元八○九年,日本空海大師在中國長安遇到般若三藏、牟尼室利三藏及南印度的婆羅門,聽說龍智仍在南印度傳授密法,因此傳說龍智活了七、八百年。八世紀初,善無畏也在那爛陀寺從龍智受密法。

另據西藏的傳說,龍智出生於現在的東孟加拉國,婆羅門族,因為家貧,受到龍樹的濟助,後來依止龍樹出家,三年內通達三藏教法。龍樹示寂後,龍智也隱居於吉祥山。

(三)善無畏(六三七~七三五)

善無畏,梵名‭ ‬Śubhakara-siṃha,出生於東印度烏荼國,也就是現在的‭ ‬Orissa,剎帝利種姓。為釋尊的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十三歲登王位,施行仁政,深得軍民愛戴,後因諸兄嫉妒其能而引起內亂。善無畏勇猛鎮暴,曾被流箭所傷,但仍大赦其兄,並讓出王位。因感悟世間無常,乃毅然出家學道。

退位後,善無畏到印度南方海濱參學,修「法華三昧」,並遊歷諸國,修行禪觀。之後又到中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禮曇無德‭ ‬Dharmaguptaka(又譯為達摩鞠多,有說即是龍智)為師,專研三藏教理及密教奧義,得受密法灌頂,被尊為「三藏阿闍黎」。

唐玄宗開元四年(七一六),善無畏以八十高齡抵達中國長安,玄宗禮之為國師,奉詔住興福寺南塔院,後移西明寺。翌年,奉詔於菩提寺譯經,譯出《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一卷。此後,致力於翻譯密教經典,為密教傳至中國的先河,與後來的金剛智、不空,併稱為「開元三大士」,共同奠定中國密教的基礎。

密教的根本經典《大日經》,又名《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共七卷,由善無畏口譯,一行記錄而成。其後又由一行編纂,加以註釋,撰成《大日經疏》二十卷。此外,尚譯有《蘇婆呼童子經》、《蘇悉地羯囉經》各三卷。

善無畏於開元二十年(七三二)上表奏請返回印度,但未得准許。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十一月七日示寂,世壽九十九,法臘八十,葬於龍門西山廣紀寺。付法弟子有寶思、一行、玄超、義林、智嚴、喜無畏、不可思議(新羅僧)、道慈(日僧)等。

自唐武宗廢佛後,密宗在中國也隨之衰微,只有善無畏所傳的「胎藏部密法」,由不空傳惠果,再傳日本空海,和金剛智所傳的「金剛部密法」相並傳習,直到今日仍流傳於日本。

(四)金剛智(六七一~七四一)

金剛智,梵名 Vajrabodhi,是中印度國王伊舍那靺摩(Isana-varma)的第三王子(另說為南印度婆羅門出身)。十歲能背誦婆羅門的經典,後來在中印度的那爛陀寺出家,隨寂靜智學習《聲明論》,十五歲到西印度留學,回到那爛陀寺後,於二十歲受具足戒。此後,修學大乘律學,研讀《般若燈論》、《百論》及《十二門論》等,以大乘空觀思想為主的論著。二十八歲,就勝賢論師學習《瑜伽論》、《唯識論》及《辯中邊論》,研究大乘有宗思想三年。三十一歲,到南印度就龍智修學密教,研究《金剛頂瑜伽經》、《大日總持陀羅尼經》等密教經典,並得受金剛界的密法灌頂。

金剛智學成密法之時,正值南印度久旱不雨,國王為此迎請金剛智到宮中求雨。果然不到數日,天降大雨。王歡喜踴躍,金剛智因而受到至高供養,及諸大臣、百姓的崇拜。從此,開始了他雲遊四方,化導眾生的弘法事業。

金剛智聽說中國佛教正盛行,因此發願到中國弘揚密教,乃取海路到中國,並攜帶《大般若經》和其他各種佛典,以及印度的七寶器具和許多名貴香料珍品。途中多次被暴民所襲,同行的商船皆受到迫害,獨有金剛智所乘的船舶得免其難。經三年時間,路經錫蘭、蘇門答臘,於開元七年(七一九)抵達廣州,建立密宗灌頂道場,開始弘揚密教。

開元八年(七二○),金剛智來到洛陽、長安,面謁玄宗,成為大唐國師,得以積極從事密教經典的翻譯,並傳授密法。譯有《金剛頂經》、《瑜伽念誦法》、《觀自在瑜伽法》等八部十一卷。所到之處,必建金剛界大曼荼羅灌頂道場,有時奉敕為國祈雨,或為妃嬪、公主加持除病等。

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金剛智奏請返回印度,經玄宗准許後,便動身返鄉,到了洛陽廣福寺,卻因病而示寂。世壽七十一,法臘五十一,葬於龍門。其付法弟子有不空、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人。

金剛智經由海路,善無畏經由陸路,分別攜帶了「金剛部」和「胎藏部」二經的灌頂傳授密法來到中國,因此,同為開中國兩部密法的始祖,並奠定了中國密宗的基礎。

(五)不空(七○五~七七四)

不空,梵名‭ ‬Amoghavajra,又稱「不空金剛」,南印度獅子國人,即今之錫蘭國(一說是北印度婆羅門族)。自幼隨叔父經商,來到中國,十五歲遇金剛智,依止為師,並剃度出家。二十歲時,於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

不空自幼聰明博學,通達多種語言,常隨侍在金剛智身邊,擔任翻譯工作。不空就金剛智學習《聲明論》,本應以十二年時間才學習完成的經論,僅費時六個月就通達了。據傳,為了得到純正密教的奧義,三年之中,曾數次向金剛智請求口授都被拒絕。因此,不空決心到印度求法,剛出發到長安東方的新豐,金剛智夢見長安的佛菩薩皆向東行,乃知不空實為法器,遂喚回不空,把所有的密教奧旨都傳授給他。

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金剛智示寂,不空遵奉遺命到南印度廣求密教經典,經廣州、訶陵而到達錫蘭,從普賢阿闍黎(一說龍智阿闍黎)處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毗盧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頂、真言祕典及諸經論之梵本五百餘部。

天寶五年(七四六),不空回到中國,為玄宗灌頂,又逢久旱不雨,皇帝請他作法求雨,不數日間,天降大雨。皇帝大喜,親賜紫袈裟,並賜號「智藏」。

乾元元年(七五八),不空向肅宗皇帝上表,請求搜集所有梵文經典,加以修補及翻譯、弘揚,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得以將過去玄奘、義淨、善無畏、菩提流支、寶勝等人所攜帶回來的梵篋經論,在大興善寺集中起來,廣譯各種顯密教典,同時傳授灌頂儀軌。不空(亦有說是義淨)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並稱為四大翻譯家。

不空在晚年令弟子含光於五台山造金閣寺、玉華寺,由此,五台山成為密教的重鎮,一直流傳到清末。

大曆九年(七七四)六月中,不空示寂,世壽七十,僧臘五十。代宗皇帝追贈「司空」,諡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付法弟子有含光、惠超、惠果、惠朗、元皎、覺超等六人,稱為「六哲」。其中惠果被尊為真言付法第七祖。

善無畏和金剛智二人首將純正密宗傳到中國,並奠定基礎,而後將密宗圓成,繼往開來,並發揚光大者,當屬不空。玄宗、肅宗、代宗三代皇帝及德宗太子,都受其灌頂,並禮為帝師。當時密宗得以順利的發展,應歸功於當代朝廷的大力支持。

(六)一行(六八三~七二七)

一行,又稱一行阿闍黎。俗姓張,唐代鉅鹿(河北鉅鹿)人,出身顯宦世家,為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自幼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有神童之稱。

一行不但是中國密宗祖師之一,也是一位出色的天文曆學家,精通曆象、陰陽、五行等世學。初就荊州弘景(恆景)禪師出家,後來在嵩山聽聞普寂禪師弘法,大為感動,乃隨禪師學禪,並從當陽真纂律師習律。曾採集律部及諸經論中之精要,編撰成《攝調伏藏》十卷。嘗師事金剛智、善無畏學習密法,得金、胎兩部密法之傳授。又奉唐玄宗詔,進宮協助善無畏譯出密教根本聖典《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受金剛智祕密灌頂。

開元九年(七二一),玄宗命其訂正傳統曆法頒行天下。開元十五年(七二七),完成《大衍曆》五十二卷,至今仍受日本所採用。又與梁令瓚共同發明黃道游儀,用來重新測定一百五十餘顆恆星位置,並算出相當於子午線緯度的長度。其後又制出渾天儀。

開元十五年(七二七),一行因長年積勞成疾而示寂,時年四十五歲,玄宗賜諡為「大慧禪師」,並為其制碑文,親書於石。

一行的佛教著作除《攝調伏藏》外,尚有關於密教的著作,如《大日經疏》二十卷,為密宗教理的代表著作。另有《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祕術如意法》、《宿曜儀軌》等各一卷,並與弟子慧覺共撰《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四十二卷。

(七)惠果(七四六~八○五)

惠果,唐代京兆府昭應縣(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俗姓馬。世稱青龍阿闍黎,密教付法第七祖。九歲時,隨不空的弟子曇貞研習諸經,後來受到不空賞識器重,成為其傳法弟子。

大曆元年(七六六),惠果滿二十歲,在慈恩寺受具足戒後,依止不空受金剛界密法,之後又從善無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蘇悉地諸法,並融會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思想。又將此金、胎不二的理念傳法給空海,再由空海帶回到日本;另由新羅僧惠日、悟真等,傳入新羅。

建中元年(七八○),訶陵國(Kalinga)的僧侶辨弘,原本發願到南印度尋求大悲胎藏曼荼羅法,途中遇到一位奇人,問他要到哪兒去,辨弘即為之表明心願。奇人答道:「大悲胎藏曼荼羅法已被不空三藏請去,今在中國流傳。其弟子惠果正在青龍寺傳授此法。」說完之後,消失不見,辨弘即刻改變行程到中國,成為惠果的弟子。

惠果常被請入宮中,為帝、後宮妃嬪、文武百官等修法,並繼不空法席,為青龍寺東塔院灌頂國師,故又稱青龍和尚。歷任代宗、德宗、順宗三朝國師,倍受崇敬。其付法弟子遍及海內外,但是只有日本空海得到全部的密法傳承。惠果成了中國密宗最後的祖師,同時也是日本真言宗的高祖。世壽六十,僧臘四十。碑文由空海奉敕撰寫。

三、日本佛教密宗的傳承

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密宗,由弘法大師空海所傳,以東寺及高野山金剛峰寺為根本道場的稱為「東密」;由傳教大師最澄結合天台宗思想所創立,以比叡山為總本山的稱為「台密」。

所謂密教傳燈之入唐八大家,有天台宗的最澄、圓仁(慈覺)、圓珍(智證)及真言宗的空海、常曉、圓行、宗叡、惠運等。然而,唯有弘法大師空海的法流最為廣布盛行。

最澄雖然比空海更早得到中國密法的傳承,並在日本始開灌頂修密傳法,但因其以天台宗為本,因此日本佛教史皆以空海為日本密宗的開祖。

茲就真言宗開祖空海和台密初祖最澄的事蹟簡介如下:

(一)東密始祖――空海

空海(七七四~八三五),出生於讚岐國善通寺町(京都附近),俗姓佐伯直。自幼學習日本及中國的經書、史書等。十五歲時,到京都學習儒學,後來轉入大學明經科,逐漸接觸佛教,十八歲發表《三教指歸》,評判儒、釋、道三教。在大學不到兩年,空海決定輟學,一心修習佛法。

延曆十二年(七九三),空海依止和泉槙尾山寺的勤操和尚出家,取名教海,後改名如空,專研三論及大小乘教法。延曆十四年(七九五),在東大寺受具足戒,改名空海。翌年,曾於夢中感得《大日經》,然未能解悟。

延曆二十三年(八○四),空海和最澄同時出發到中國,途中遇到大風侵襲,經過三個多月才到達福建。傳說,當空海一行人抵赤岸城時,未准許上陸,不得已轉到福建,還是不准登岸,最澄及其隨行人員因語言不通,束手無策。在瀕臨絕望之際,空海說:「可否允我寄一張呈文試試?」於是執筆疾書,大意是說:「久仰大唐文化,我們渡海求學,天朝大國俯允登陸……」由於文字優美通暢,心意誠懇,感動地方官,立即飛報洛陽,特許登陸,並待以上賓之禮。

到了中國,空海北上遍訪長安博學之士,並向般若三藏、牟尼室利三藏及不空三藏的弟子曇貞學習梵文。最後於青龍寺遇到惠果大師,承續密宗法脈,受傳法阿闍黎灌頂,成為日本真言宗開祖。惠果示寂後,碑文即由空海執筆寫成。碑文的大意是:「弟子為求佛法,來到大唐國,遙望故鄉,在東海之東。論其路程,於今思之,實困難中之困難,時須冒生命之危險。海路行船,波濤洶湧;陸路之山,雲山萬重。於今身臨大唐,能晤恩師,可惜未足一年。余得真言密教密法,感激萬幸。朝思暮想,實是恩師之導引。以上這些不可思議之法緣,牽引我、導引我,感恩萬分。」

日本大同元年(八○六),空海回到日本,次年在京都久米寺講授《大日經》,三年,嵯峨天皇敕許弘揚真言宗。

空海在中國求法時期,以長安為中心,見到宮中設置鎮國道場,祈求國運昌隆,宗教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有助於弘揚的方便。因此,回到日本後,首先建設東大寺灌頂壇,成為鎮護國家的道場;進一步奏請興建宮中真言院,以祈求皇體安和,國泰民安。同一時期入唐求法的最澄,受到山林教團的影響,返回日本後,則隱遁於比叡山。日本真言宗就在空海的影響下,受到朝廷百官的歡迎,成為佛教的主流。

弘仁七年(八一六),敕賜高野山之地,建立密宗道場。弘仁九年(八一八),天皇賜空海「傳燈大法師」號,次年,高野山建寺落成,題名「金剛峰寺」。據傳,大同元年(八○六)八月,從惠果大師獲得真言密教教法的空海準備返回日本時,曾站立在明州的海邊作了祈請:「所學教法祕密,若有感應地者,我斯三鈷飛到而點著。」乃將手中的三鈷杵朝日本方向投擲,當時滿天紫霞,不知三鈷杵去向。空海回國後,遍尋三鈷杵的下落,最後發現就落在現今高野山御影堂前的松樹上,空海便決定於此建寺弘法,所以此松被稱為「三鈷之松」,三鈷杵也被稱為「飛行的三鈷」。弘仁十四年(八二三),又敕建東寺,與高野山同為密宗的根本道場。東寺的建築、佛像、僧眾威儀等,悉仿唐朝青龍寺的風貌。

天長五年(八二八),空海成立綜藝種智院,教授僧俗弟子諸學,確立密宗教學,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學校。

承和二年(八三五),空海示寂於高野山,世壽六十二。逝後將近百年,醍醐天皇諡號「弘法大師」。因其建立高野山為密宗的祖寺,時人多稱「高野大師」。

空海一生的佛學著作豐富,教義方面有:《辯顯密二教論》、《祕藏寶鑰》、《十住心論》、《付法傳》、《御請來目錄》、《御遺告》、《即身成佛義》、《聲字義》、《吽字義》、《般若心經祕鍵》等,另有《大悉曇章》與《篆隸萬象名義》。文學方面亦有《文鏡祕府論》等多種著作。空海長於書法,墨寶甚多,也曾指導密宗美術,對社會教化之功既深且廣,日本人稱其為奇僧。

空海所傳的東密,後來分出廣澤流和小野流兩大流派,合稱為「東密二流」或「野澤二流」;隨之又衍生有野澤七十餘流。然一般以三十六流為主。

(二)台密始祖――最澄

最澄(七六七~八二二),近江(滋賀縣)人,俗姓三津首,是日本天台宗的開祖,也是第一個把中國密宗傳到日本的人。最澄雖承密宗法脈,而弘法則以天台宗為本,因此日本仰為正統密教的開祖,乃歸空海。

最澄十四歲出家,遊學於南都(奈良),後於東大寺受具足戒。因樂於山林生活,受戒後到比叡山,專研佛教各宗經論。之後創建根本中堂──「比叡山寺」,號「一乘止觀院」。

延曆二十三年(八○四),最澄為了探研《法華》一乘教義,與空海同時到中國留學。到了中國,從天台宗九祖湛然的弟子道邃、行滿受天台教義,從天台山翛然受牛頭禪,並從道邃受大乘菩薩戒,後依止順曉(善無畏的弟子)受密法灌頂。次年,回到日本,於高雄山寺設立灌頂壇場傳授密法,這是日本最初的祕密灌頂。

最澄糅合天台與密宗教義,創立日本的天台宗,主張圓密一致,四宗(即圓教、密教、禪、戒)合一,對日本鎌倉時代禪宗的興起,有深遠的影響。弘仁十三年(八二二),最澄於比叡山中道院示寂,世壽五十六。清和天皇追贈「傳教大師」,時人稱「叡山大師」、「根本大師」、「山家大師」,或「澄上人」。著述有二百八十餘部(也有說四百餘部)。現存有一六○部,但其中部份真偽不詳。

依天台宗為本的台密,以比叡山延曆寺、圓城寺為中心道場。主要依據經典有《大日經》七卷、《金剛頂經》三卷、《蘇悉地經》三卷、《一字頂輪王經》五卷、《瑜祇經》一卷,並稱五部密經。主要流派有:

1.以最澄為代表的根本師流。

2.以圓仁為代表的慈覺大師流。

3.以圓珍為代表的智證大師流。

後人稱為台密三流。

四、藏密的傳承

西藏的密教,是在西元八、九世紀時,由蓮華生從印度直接弘傳到西藏,形成最早期的寧瑪派。而後又陸續有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及格魯派等幾個獨立派系的產生,這其中又分出無數的小支派。這些派系一直都有祖師代代相傳,流傳到今天的主要有寧瑪、薩迦、噶舉及格魯(後來噶當派併入此派)等四大主流。

自密教傳到西藏,很快地成為當地佛教的骨幹,可以說西藏佛教與密教的關係,如水與乳,難以分開。今日只要談到西藏佛教,就會很自然的聯想到密教。事實上,在西藏只有少部份的密教學院是專研密法,一般的佛學院,如西藏三大寺所屬的學院(甘丹、色拉、果芒學院),上萬的出家學僧都以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學習顯教經論,畢業後才隨個人志願專研密法。進入密學院也要經過嚴格的考試審核,因此,有許多西藏僧侶以研習顯教經論為職志,一生都不曾學密法。

西藏密教有自屬的傳承,所依經論、修習次第、儀軌制度等,都有其特點。因此,傳統上把西藏密教稱為「藏密」,以區別漢地和東傳日本的密宗。

以下介紹西藏密教主要各派系始祖略史:‭ ‬

(一)寧瑪派始祖――蓮華生

蓮華生,梵名‭ ‬Padma-saṃbhava,原是八世紀左右的北印度烏仗那國(今巴基斯坦)的密教大師,以咒術降魔而聞名。曾於當時印度密教的中心地之一──孟加拉國(Bangladesh)修學,並以瑜伽行派的密教學者身分活躍於那爛陀大學,博通大小乘教法。

據西藏佛教史所傳,蓮華生入藏前的西藏佛教,常受到苯教和惡魔的逼迫侵擾,為了抵制當地帶有巫術色彩的苯教,當時留在西藏的印度高僧寂護(又稱靜命),建議藏王赤松德贊,唯有迎請蓮華生大士入藏才能降魔。

唐玄宗天寶六年(七四七),蓮華生大士應邀入藏,傳聞他在入藏的途中降伏了許多惡魔,並顯現使河水倒流等神變事蹟。入藏後,應藏王赤松德贊之請,與寂護共同策畫,在雅魯藏布江邊的拉薩東南方,建立桑耶寺,又自印度迎請十二名說一切有部的上座比丘為尊證,引度七名藏人出家,史稱「七覺士」,是西藏佛教史上第一座具備僧寶的正規佛寺。桑耶寺共有三層,基層採藏式建築,第二層為唐朝建築,第三層是印度式樣,所以又稱「三樣寺」。

桑耶寺建成後,蓮華生開始弘傳瑜伽祕密法門,傳授各種灌頂密法,開闢譯經道場,促成密教在西藏的傳播。後人把蓮華生、赤松德贊和寂護,稱為「師君三尊」。

蓮華生所傳的密教,稱為寧瑪派(密教古派之意),以大喜樂禪定的瑜伽觀法為最上密法,弘宣佛教。高徒二十五人,如虛空藏、佛智、遍照、王札寧波、智童、柱德積等人,皆為當時有名的譯師,從事梵、漢、藏佛典的譯述,並協助宣揚密法。

蓮華生不但是寧瑪派的始祖,同時也是藏密的開祖。今日,西藏的寺院中都供奉有蓮華生大士的畫像或塑像,被尊為西藏的聖守護者。後世傳承寧瑪派者,以頭戴紅帽為特徵,所以又叫「紅派」。

(二)噶當派始祖――阿底峽

九世紀中葉,由於藏王朗達瑪在位(八三八~八四二)的排佛行為,造成西藏佛教幾致潰滅的狀態。經過將近二個世紀,佛教才重現曙光,開啟了後弘佛教的時期(朗達瑪毀佛前,名為「前弘期」)。此時佛教已失去三分之一的傳統教義,內容多偏向於密教的咒術,顯教反而受到排斥。為了匡正佛教的內涵,阿底峽被迎請入藏。

阿底峽,梵名‭ ‬Atiśa(九八二~一○五四),又作阿提沙,是孟加拉地區一國王卡魯耶那珠的次子。自幼聰穎過人,十歲前便學會了醫方、工巧、文學等五明,十歲那一年離開皇宮,到山林參訪修學。再到那爛陀寺就菩提賢論師、明杜鵑菩薩學習,二十一歲即通達內外聲明、因明之學,辯論時無人能敵。

二十九歲,阿底峽從戒護律師出家,廣學大小乘經論及密教,法名吉祥燃燈智。之後又乘船到金州(今蘇門答臘)向法護求法。十二年中,求得《現觀莊嚴論》「一切教授」,和《集菩薩學論》、《入菩薩行論》等「不共教授」。

四十四歲,阿底峽回到印度,駐錫於超岩寺,成為該寺首座論主。當時寺前的右邊畫著龍樹的像,左邊畫著阿底峽的像,可見人們將阿底峽與龍樹相提並論。另外,殿的左右壁,一邊畫著通達五明者,一邊畫著得成就者,尊者左右兩壁俱畫,意表二德雙具。又當時印度寺規,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鑰匙,而阿底峽一人就持有了十八支鑰匙。

一○一○年,阿底峽受西藏阿里地方智光(王族後裔)的邀請,離開超岩寺,途經尼泊爾,一路朝聖禮佛進入西藏。當時,西藏佛教已現衰微,僧俗不分,教理分歧,重密輕顯。為了恢復純正的佛教,阿底峽著書立說,振興戒律,講解顯、密教次第,從事經典翻譯。一時,佛教大盛,阿底峽創立噶當派(噶當是「教授」義),重新整頓西藏教團,使之面目革新。

噶當派的教義,把經、律、論三藏,融攝在三士道次第中,並極力提倡持戒、禪定與觀法兼修。又立「三士教」(類似中土的判教),主張上、中、下三種不同次第的修習。阿底峽的代表著作,也是成立噶當派的主要論典──《菩提道燈論》,即是因應當時西藏佛教界修行不重次第,重密輕顯或重顯輕密的混亂情況而著述。其內容以佛教修習次第為綱領,是當時第一部對整個佛教教義有系統組織的論著,主張先顯後密,顯密相關。

噶當派的教義,影響及於三百年後,格魯派始祖宗喀巴改革西藏佛教,其教義思想系統的成立,淵源於此。自格魯派成立後,噶當派逐漸與其合併為一,不再單獨存在了。

(三)噶舉派始祖――馬爾巴

馬爾巴(一○一二~一○九七),出生於西藏南部的落札縣,十五歲開始向卓彌‧釋迦意希學習梵文,也學習詩歌、戲劇,後來成為出色的藏梵雙語大譯師。

在卓彌‧釋迦意希處學習完成後,馬爾巴曾先後去過尼泊爾三次、印度四次。據傳,馬爾巴脾氣暴躁,但意志堅強,為了到印度學習密法,不惜把所有家產變賣成黃金,充作學費。到了印度,從那洛巴(藏‭ ‬Nā‭-‬ro-pa)、彌勒巴、智藏等修學密法。主要的老師是那洛巴。所學密法主要有「喜金剛」、「密集金剛」、「大印」等密法,這些都成為以後噶舉派的主要傳承。

回到西藏後,馬爾巴致力於翻譯工作,將他從印度帶回的梵文經典,翻譯為藏文,成為西藏的譯經大師之一。除了翻譯事業以外,馬爾巴以在家居士身分教授學生,傳授灌頂密法,門下有幾位傑出的弟子,人稱「四柱」,分別是梅、俄、祖爾及密勒日巴。其中以密勒日巴(一○三八~一一二二)最為傑出,是馬爾巴的嫡傳弟子。

馬爾巴於西元一○九七年示寂,世壽八十六。他直接傳承了印度那洛巴的密法,另闢噶舉派,成為該派的開祖。噶舉派注重口傳教授:「噶」,是指「佛語」或「師長的言教」;「舉」,意為「傳承」,合起來為「口傳」,也就是師徒以言語親自傳授繼承。馬爾巴按照印度密教的風習,在修法時都穿著白色僧裙。以後這種白色僧裙,成了噶舉派世代相襲的傳統,後人據此,稱之為「白教」。

噶舉派後來又分出許多支派,有所謂的四大支八小支。歷史上噶舉派的個別支系,曾經直接或間接主導過西藏地方政權。如帕竹噶舉和噶瑪噶舉,對過去西藏的政治有極大的影響力。

(四)薩迦派始祖――貢卻傑布

貢卻傑布(一○三四~一一○二),或袞曲爵保,是古代西藏王朝的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曾向卓彌‧釋迦意希學習「道果」法。一說薩迦派始祖為卓彌‧釋迦意希,他曾經到印度學習戒律、般若、密法等,回藏後,建立牛古龍寺,傳授「道果」密法。貢卻傑布是他的門徒之一。

一○七三年,貢卻傑布在後藏仲曲河谷的薩迦地方,修建了薩迦寺。「薩迦」,意為灰白色的土地,是根據當地土質的顏色而取的地名。因以地名作為寺名,後來直接成了教派的名稱。又此派寺院牆上繪有象徵文殊、觀音與金剛手菩薩的紅、白、藍三色花紋,因此又名「花派」。

薩迦法王的繼承是採娶妻生子,父傳兒子的家族傳承辦法,教主由貢卻傑布家族世代相承,為血統、法統的共同傳承。其中貢噶堅贊(薩迦四祖),又稱文殊薩迦班禪(一一八二~一二五一),曾應元帝忽必烈召請入朝,被尊為帝師,著有《薩迦格言》,流傳至今。其姪兒八思巴(薩迦五祖),亦被尊為帝師,元朝並委以全藏的統治權(一二七○),薩迦派更因此而發揚盛行。後來隨著元朝政治的衰微,此派亦消勢不少,但其教義仍然流傳到現在。

薩迦派所弘傳的密法,以「喜金剛」法為承傳,並以顯教的中觀、唯識思想為基礎,注重「道果」密法的傳授,主要分為三個修行次第,即「最初捨非福,中斷於我執,後除一切見,知此為智者」。大意是說,要得到人身而能修學佛法,最先要捨掉非福的惡業;得到人身之後,還必須要斷除我執,才能脫離輪迴之苦;最後,要斷除我執,必須具有「無我空慧」的見解,才能排除一切邪執邪見。若能明了上述三種次第的道理,就是智者了。

(五)格魯派始祖――宗喀巴

宗喀巴(一三五七~一四一九),本名羅桑札巴,出生在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包括西寧、湟中在內的青海東部湟水流域,在那時期名為「宗喀」。西藏人為了表示對羅桑札巴的尊敬,因此以地為名,稱他為「宗喀巴」。又名「傑仁波切」,是寶貝尊者的意思。

宗喀巴三歲時,遇到噶瑪派法王──噶瑪巴遊戲金剛,授他居士戒。七歲跟隨西寧當地的噶當派喇嘛頓珠仁欽出家,學習經論九年,並接受密教的灌頂。十七歲到衛藏地區學習經法,以十年時間學習顯教經論。所學主要論典有《現觀莊嚴論》(後來成為格魯派必修的論典之一)、《大乘莊嚴經論》、《辨法法性論》及《究竟一乘寶性論》等五部大論(藏傳佛教稱之為彌勒慈氏論)。這五部論,為他的學說、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此後,宗喀巴開始有系統地學習各派系所傳的主要密法,包括「道果法」、「大印法」、「勝樂輪法」等。不久,通達所有顯密教法。

一三八五年,宗喀巴跟隨楚臣仁欽受比丘戒。此後,經常對大眾講經,曾經在同一時期宣講十七部經論而不發生混雜錯誤,其名聲從此遠播四方。

一四○九年,宗喀巴在拉薩創建甘丹寺,後來與哲蚌、色拉二寺合稱為格魯派在西藏的三大寺。建寺這一年正是宗喀巴在拉薩發起一大型祈禱法會,即「傳大召」或「傳召」法會的一年。這次不分教派,不分地區的西藏佛教大法會,自各地前來參與的僧侶有一萬多人,促成宗喀巴在整個西藏佛教界的聲望地位更高。因此,後人把一四○九年作為格魯派創建的一年,創始人是宗喀巴,代表寺院為甘丹寺。

「格魯」,意為善規或善行。因為宗喀巴提倡嚴守戒律,因此,他創立的教派稱為「格魯派」。宗喀巴時代的宗教與政權都很混雜,各政派間經常發生鬥爭,佛教亦戒律廢弛,僧侶多娶妻生子,教風敗壞。有鑑於此,宗喀巴立志改革佛教,提倡戒律,並以顯教為基礎,先顯後密。

一年歲冬,宗喀巴在講經時,一反往常,改戴桃形尖頂黃色僧帽(當時僧侶多用藏紅色僧帽。西藏史上只有喇欽‧貢巴饒賽和喀且班欽‧釋迦室利戴過黃帽,這兩人都是以持戒聞名),可知宗喀巴有志從戒律開始來改革西藏已現衰微的佛教。由此,格魯派又稱為「黃派」。

一四一九年,宗喀巴圓寂。一生著作甚多,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是格魯派建立理論基礎和思想體系所依據的根本論典。

宗喀巴與兩大門徒──賈曹杰和克主杰,被西藏佛教徒尊稱為「師徒三尊」。另有重要門徒:絳央卻杰、絳欽卻杰、根敦主、堆‧喜饒桑布、麥‧喜饒桑布和喜饒僧格。

克主杰後來被追認為第一世班禪,第十世卻吉堅贊於一九八九年在中國大陸青海示寂。十一世靈童己經認證完成。根敦主被追認為第一世達賴喇嘛,今已傳到第十四世丹增嘉措,一九五九年出走到印度西北部的達蘭沙拉,並建立流亡政府至今。格魯派的教義也隨著藏僧的流亡到海外,而散播到世界各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