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4 第五章 部派佛教的發展

從佛教創立初期,一直到佛陀入滅後的一百年間,弟子們嚴格奉行教法,教團內部和合,沒有爭論,佛教史上稱為「原始佛教」時期。

之後,佛教教團逐漸向外發展,由於各地方使用的語言不同,種族紛雜,加上弟子們對佛法和戒律的見解不同,逐漸產生分歧,佛陀入滅後一百餘年,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兩大部派,稱為「根本分裂」。兩大部派由於流傳地區日廣,各地傳承關係不同,風土人情迥異,便要求在說法上和制度上有所調適,因此分派愈來愈多,到佛陀入滅四百年間,先後分化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分裂」。從根本分裂到枝末分裂,在佛教史上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部派時期的佛教,在阿育王和迦膩色迦王等護法仁君的護持之下,獲得長足的發展,並且開始向國外傳播,各部派分別建立起自己的經、律、論體系,思想理論上有較大的發展變化。

上座部與大眾部

佛教從佛滅百餘年後的第二次結集,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兩大派別。上座部以僧團長老為主,思想轉為傳統和保守;大眾部則以革新派比丘為主,較為積極和前進。

部派分裂發展的根本原因,南北傳有所不同。依南傳,主要是關於戒律問題的爭論,就是在佛陀入滅後百年左右,東方毗舍離的跋耆族比丘眾對戒律的態度,與西方嚴持戒律的耶舍長老有所不同,而引起「十事非法」的諍論。北傳則是關於教理的意見不一,大天比丘對阿羅漢證果問題有五種意見,就是所謂「大天五事」。大天認為佛教僧團應該提倡自由寬大的學風,以求進步。於是主張種種新論異說,成為新派領袖。上座部長老對於大天的新論異說,大不以為然,自此,前進與保守兩派在雞園寺爭論不已。

阿育王知道此事,曾到雞園寺親為調解,然雙方各持己見,不相上下。這時大天提議說:「戒經中所載滅諍的方法,應該依多數人的意思。」阿育王遂依此方法裁決。當時兩派中,保守派年高者多,而人數較少;進取派中,年高者少,而人數卻多。表決結果,進取派自然獲得勝利,因此正式分出上座部與大眾部。

至於上座部,由長老親率眾比丘自動離開雞園寺,遠走到西北印度的迦濕彌羅城。阿育王深感惋惜,遣人到迦濕彌羅城,堅請眾比丘重返雞園寺,眾比丘不允,阿育王遂遣人在迦濕彌羅重建另外一座雞園寺,以供養上座比丘。後來上座部的教化活動一度盛行於西北印度地方。

二十部派

部派根本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之後,除了根本分裂的原因以外,加上理論詮釋上的分歧,導致兩大部派的再度分化。總計部派分裂之數,南傳說有二十四部,北傳則說有十八部或二十部。部派分化發展的原因、年代與名稱,南北傳與藏傳的文獻史料各有不同記載。

各部派分裂的年代,據南傳所述,是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年至二百多年中間;依北傳則認為,佛陀涅槃後一百年至二百年中間,先有大眾部之下各支派的分裂,而於佛陀涅槃後二百年至四百年初,才有上座部之下各支派的分裂。

於南北兩傳對於部派分裂的說法,互有差異,見附表所示:

一、南傳分派說──《大史》之說



二、北傳分派說──《異部宗輪論》之說



分二第為部子犢年百三後滅佛在裂分三第為派四下其年百三後滅佛在亦部有切一說(部沙彌、部地正)部地化(德無曇)部藏法(部因說)中中年百三後滅佛在,裂分四第為部地化中年百三後滅佛在亦,裂分五第為部藏法(沙梨優、部歲善、維葉迦)部光飲末之年百三第後滅佛在裂分六第(加提蘭迦僧、部度說、部轉說)部量經初之年百四第後滅佛在裂分七

在諸多部派名稱中,有的以創始者命名,如:法上部、賢冑部、法藏部、飲光部(迦葉)等。有的以地名作為部派名稱,如:制多山部、東山住部、北山住部、王山部。也有依教理特色立名,如:說一切有部、一說部、說出世部、多聞部、經量部、正量部。

無論十八部或二十部,基本上仍以大眾部與上座部兩大系統做為中心而分別發展。上座部系中的「說一切有部」最早形成,也是最大的派別。該部的學說一直被視為上座部的代表,它所傳的論藏典籍也最多,如《大毗婆沙論》便是。據傳上座部原來流行於印度北方,說一切有部也出現在印度北方,而逐漸流傳於印度中部,後來上座部還向南推進,傳到南方錫蘭島上,成為主流。當印度本土的上座部佛教逐漸沒落,錫蘭所傳的南傳佛教便成為上座部佛教的代表。餘如緬甸、泰國、寮國、高棉等東南亞國家也屬於上座部佛教。

大眾部則先在印度東方盛行,後來又移到印度南方,而後發展成為北傳大乘佛教的主流,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越南、蒙古以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各部派的學說

各部派對於佛教的基本義理,如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涅槃等,都採取完全信奉的一致態度,但各派也都有自己奉持的經典,因此造成差異。這些差異其實只是某些教義論證上的枝末細節不同。從現存的漢譯資料來看,《異部宗輪論》及其異譯《部執異論》,或《十八部論》、《異部宗輪論述記》等所述,他們爭論的問題深具哲學反省的意義。各部派中保存下來的資料最完整的是說一切有部,如《六足論》、《發智論》、《大毗婆沙論》與《俱舍論》等,這些著作不僅闡述說一切有部的基本主張,更廣泛涉及其他部派的觀點。根據這些資料,可歸納出各部派爭論的基本問題:

1.有無、真假的問題:如前所述,部派佛教的學說,大體上分別以大眾部和上座部為兩大主流而分裂發展。這兩大主流在理論上的差別,主要宗旨不外乎「空有之爭」,大眾部主張「空」,所以近乎大乘,上座部主張「有」,偏重於深奧的理論研究,於法義做精微的分析。如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認為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有實體,有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因此對一切諸法廣為分別,對一切法做「五位七十五法」的歸納分類,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法相唯識宗。另外,如犢子部則不僅主張世間法實有,而且進一步認為我法亦有。

大眾部系的一說部主張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假名,全無實體;說出世部認為世間法是假名,而出世間法全是真實;說假部則認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各有一部份是假名。以上這些關於有無、真假的問題,是就各部派的相對立場而分判的,不像後來大乘論典中各派的主張那樣明確。

2.佛陀觀的問題:上座部大致延續原始佛教的看法,認為佛陀是由世間修行而解脫成佛的,他的生身與世人一樣有苦樂感情。所以,佛陀被視為歷史真實存在的教主,是人天導師,是人格圓滿的覺悟者。大眾部則認為佛陀並無生滅變化,是威力無邊,超越時空的偉大聖者。佛陀能夠示現種種法身,印證「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的佛。後來的大乘佛教直接繼承大眾部這種佛陀觀,奠定了成佛理論的基礎。

3.心性及解脫問題:上座部認為心有染有淨,染心不能解脫。大眾部則主張「心性本淨」,人心本來清淨,只因後天各種煩惱貪著染汙,成為凡夫,所以藉由修行去除染心,必能得到解脫。此說成為大乘佛教「佛性論」的理論基礎。

4.輪迴轉世的問題:各部派主張,在三世六道輪迴的主體就是心識。他們爭論兩個問題,一是「補特伽羅」的有無,一是「中有」的有無。「補特伽羅」就是指輪迴轉生的主體,這個問題在上座部系統各部派間被廣泛討論著。其中,犢子部和正量部認為有一個補特伽羅存在;經量部認為人體內有個叫做「一味蘊」的命根,後來被唯識學派吸收發展為「阿賴耶識」;說一切有部則主張有一個「世俗補特伽羅」或「假我」存在。

關於「中有」的有無,說一切有部認為在欲界、色界都存在「中有」,它是生死輪迴的中間環節。他們並且認為「中有」的形狀像個五、六歲的孩童,但微細難見,能透過一切障礙物,少經七日,多經四十九日,就能投胎下一生,並且根據前世的善惡業來決定投生的處所。但大眾部系統則否認「中有」的存在,認為並沒有今生來世之間的神識。

部派林立的時期,諸派自守宗風,各有千秋,卻共同認定自家所傳承的一系才是正統的、純正的佛教。因此在部派思想發展過程中,百家爭鳴,有如百花齊放般的燦爛輝煌。

阿毗達磨的發達

關於「阿毗達磨」的起源,有的認為,佛陀時代,阿毗達磨在弟子間已經相當盛行;第一次結集時,已有「論藏」的結集。一般而言,部派佛教的興起,直接促成阿毗達磨的學風,甚至堪稱這一時代的佛教為「阿毗達磨佛教」。到佛陀入滅後四百多年左右,關於阿毗達磨的著作已經洋洋大觀,這些都和部派佛教的興起發展有密切關係。

何謂「阿毗達磨」?梵語 abhidharma,音譯「阿毗曇」,意譯為「對法」。就是種種法義的分類、解析和研究,形成為三藏之一的「論」藏。

阿毗達磨的出現和演進情況,先是簡單歸納一些名相,綜合法義的要領,令人容易憶持,所以早期阿毗達磨只代表佛說經典的泛稱。後來由於部派的發達,含意就複雜起來,各派的論師為了使佛法進一步條理化、系統化,就加上種種的分類、解釋,各部派都有各自立場的阿毗達磨撰述,於是深奧繁瑣的哲學式教典就此發展。

關於阿毗達磨發達的過程,日本學者木村泰賢把它略分為四個階段:

1.契經型態時期:當時經論未分,阿毗達磨被攝於《長阿含》及《中阿含》等經典之中。

2.經典解釋時期:擔負經中的定義、分類的工作。

3.論典獨立時期:隨著部派發展而產生的獨立論書。主要以《舍利弗阿毗曇論》、《發智論》、《六足論》、《婆沙論》等為代表。

4.綱要論書時期:代表各派的主要論書已經完成,為了便於簡單學習,所以有綱要書出現。如法勝的《阿毗曇心論》、覺音的《清淨道論》(南傳論書)、世親的《俱舍論》等書。

最早期的阿毗達磨文獻,現存的有南傳七論與北傳七論。北傳七論中,以《發智論》為主,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書,它貫通舊說,演繹新知,頗多善巧。另外,以《品類足論》與《界身足論》、《識身足論》等六論為輔,這六部論典都受到《發智論》的影響,而成為有部思想的主流,稱為「六足發智」,猶如「一身六足」。

南傳佛教抱持著「論藏亦佛說」的立場,來闡揚南傳七論。七論之中,《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雙論》、《發趣論》等六論,傳說是佛說的,最後的《論事》,是目犍連子帝須在論議中為了破斥他宗而造的,可說是對異部的批判論典;在部派教義的地位上,它相當於北傳的《異部宗輪論》。

後期發展的阿毗達磨佛教,北傳以《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為中心,南傳則以《清淨道論》為中心,然該論在南傳三藏中編在「藏外」部分。

在思想方面,早期對於業、禪定、六根、六界、四諦,或中道、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佛教的基本教義,採取分別說明,並加以定義,詳盡論述。後來發展成以「問題集」的型態,加以分類總攝,再針對其問題,一一定義說明,更依據種種立場來闡明其相互關係及性質。但因發展過於繁瑣及僵化,以後又重新整理,將它們編成綱要式的「偈」、「頌」,以方便記憶。

由於阿毗達磨的極度發達,所以部派佛教又被稱為「阿毗達磨佛教」。大體來說,這個時期的佛教偏向理論化,走向哲學式的教學發展,致使佛教與人間脫節,也與實際的修道相背。因此,其後興起的大乘佛教,特別強調回歸佛陀時代,將佛法信仰落實於生活之中,確實有其思想演進的背景因素。

佛法的根本如海水一味,原始教團更是和合無諍,隨著時代因緣的變遷,佛弟子由於根器的差異性,體會佛陀的教法自然有所不同,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於是造成日後部派佛教產生的自然現象。部派佛教的兩大根本派別:上座部,代表的是傳統的、保守的、根本的思想基礎;大眾部,代表的是開放的、革新的、大眾化的、積極的思想發展。沿著這樣的發展脈絡,更衍生出小乘與大乘的各種修持理念與方法。

到了中國佛教的南北朝時代,因為經典翻譯的發達,學者的研究,行者的各抒己見,形成學派分立的局面,例如成實、俱舍、涅槃、三論、攝論等多達十三學派,盛唐的黃金時代,高僧輩出,自樹宗門,各有門人,一脈相承,創造出「大乘八大宗派」的規模,這是佛教發展史上的巔峰時期。其次,每個宗派又各有支派與分流,最顯著的是禪宗的五家七宗,就是所謂教外別傳「一花開五葉」的有力說明。(上述的詳細說明,見本書中國篇的第八章〈宗派的競相建立〉與第九章〈禪宗的風起雲湧〉。)

佛教發展到今天,形成復興與蓬勃氣象,學者專家樹起學術思想的自由與獨立的旗幟,著書立論,猶如百花綻放,繽紛奪目,因此佛教派別發展的繁複龐雜,比起隋唐時代,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本是佛教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然而時下有部分人士,常為文評論台灣各寺廟之間「山頭主義」、「各自為政」等無稽之談,實是不懂歷史淵源、不明大義,以管窺天的狹隘見識。在面對當今社會宗教與非宗教之間弊端叢生的異端邪說,我們更要提倡回歸佛陀時代,樹立根本佛法的權威性,以正法照鑑非法,自然讓邪說歪風消靡遁形。正信佛教徒當有此共識與遠大眼光,讓佛教發展猶如一棵大樹,枝葉茂密,卻仍主幹挺拔。

【習題】

1.何謂部派佛教中的根本分裂與枝末分裂?各部派爭論的問題,主要的有哪些?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