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8 第二章 佛陀的一生

在古印度反婆羅門制度的思潮中,佛陀無疑是最偉大的自由思想家。他的才能與見識,智慧與道德,堪稱當代人中的佼佼者。讚佛偈云: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此偈道出佛陀的偉大是超越時空,獨一無二的。佛陀是真實的覺悟者,他以親身體現的真理,引導眾生,解決煩惱。因此,佛陀是個人間行者,既非梵天,也非神話傳說。佛陀的言說教化與他的品格行誼是合一的,他以慈心悲願來救人救世,用智慧方便來教化度眾,成為佛教入世的基本精神。綜觀佛陀的一生,在平淡平凡中,卻有不朽的精神生命,是眾生的慈父良師,世人的學習楷模。

從出生到降魔成道

一、誕生與出家

二千五百年前,印度北方的釋迦族已建立了迦毗羅衛國。當時的國王,姓喬達摩,屬剎帝利種,名淨飯王,娶天臂城國王的女兒為妻,名摩耶夫人。夫人四十歲那年,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太子,據《佛說灌洗佛形像經》載,太子在四月八日降誕,誕生後不久,即行走七步,舉右手說:「天上天下,唯我為尊。」

傳說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生下悉達多太子後的第七天便辭世,從此,太子便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扶養長大。悉達多從小雖宴居宮廷,但種種富貴享樂的生活並沒有染汙他的清明宿智;人生苦樂,生命來去的問題,反而不時觸動他敏銳多感的心靈,使他經常潛心於一種超乎哲學的宗教思索。有一天,太子出城郊遊,先後在各個城門遇見佝僂老叟、命垂病患、出殯死屍等震懾人心的悲慘景象,這番機緣,讓他深刻憬悟到無法掌握的變異人生,原來一切是無常的、是苦的。最後,太子遇見一位儀容祥和的出家修行者,被他出俗脫塵的氣質所感動,興起無限崇敬,恭敬的問道:「請問你,你是什麼人?你為什麼要穿與眾不同的服裝呢?」

「呵!你要問我這個嗎?我告訴你,我是離開家庭束縛的沙門,我厭離老病死的苦惱,我為了要求得自由解脫的大道。眾生,沒有人能免除老病死,沒有人能逃脫瞬息萬變的無常,因此,我才出家來做沙門。我沒有什麼可以憂愁,也沒有什麼可以歡喜。我的希望只是能夠獲得不生也不滅,達到冤親平等的境地。

「我,沒有財欲也沒有色欲,終日隱居在山林寂靜的地方,斷絕世間名利的關係,沒有『我』的觀念,也沒有『我所有』的東西,沒有淨穢的選擇,也沒有美醜的分別,在市鎮或村莊上乞食,滋養這假合的色身。

「遇到別人有苦難的時候,我就設法為他解救,我沒有希望別人報酬的心理,更沒有求功德的念頭。我只覺得眾生的苦惱都應該讓我一個人承受,我不努力去解救生死大海中的眾生,還有誰呢?」

太子聽沙門的話後,滿心歡喜的說道:「我也有和你一樣的想法,遠離一切慾念,尋求解脫的境界。同時,我也有救度眾生的願力,只是我還沒有懂得怎樣去做,今天幸而遇到你,我彷彿見到黑暗的世間上一盞明亮的燈光。」

太子說罷,再看沙門,沙門忽然不知跑到哪兒去了。

太子以為這是過去諸佛來點化他的,他即刻決定踏上修行之路。

悉達多太子為了尋求自由解脫的境界,實現救度眾生的願力,必須割愛辭親,放棄王位。有一天,太子終於向淨飯王懇求允許他出家修行,淨飯王難過萬分,不願答應。

二、參訪明師

在十九歲那年,悉達多太子毅然決定動身求道,他在夜半喚起御者車匿,騎上白馬,疾馳出宮,離開迦毗羅衛城,踏上修行的路途。黎明時分,到了羅摩村,悉達多自行剃除鬚髮,現出沙門相貌,並命令車匿自行返宮,代他向淨飯王表明自己為了救度眾生解脫煩惱,出家求道的心志。

首先,他到了毗舍離的苦行林,向薄伽婆仙人求法。隨後到王舍城的一處森林中,追隨數論派仙人求學解脫之道。在苦行林中,悉達多看到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苦行者:有的披著草衣,或身穿樹皮而立;有的臥在泥中,或裹塵而坐;有的裸體曝曬在炙熱的烈陽下;有的一手舉起或單腳站立,甚至赤身躺在荊棘堆上或鋪滿鐵釘的木板上;還有一些節食者,一日一米或一週一粒,或斷食一個月,乃至長達三個月以上,使肉體飽受飢餓的痛苦煎熬。

這些苦行者,認為透過對肉體與精神的折磨,最後可以達到生天的目的。面對這些苦行者的種種修行方式,太子心中感觸良深,但他認為求生天界並不能真正解脫煩惱,因為天福享盡,仍舊要墮落五趣。於是,離開苦行林,繼續尋師訪道。

當時王舍城附近的修行者,最普遍的修行法,不是苦行就是禪定。所以,悉達多離開苦行林後,轉而追隨阿羅邏迦藍與鬱陀迦羅摩子兩位修習禪定的仙人。悉達多很快獲得精深的禪定成就,還受到兩位仙人的讚賞,並希望他能留下來指導自己的弟子。可是,悉達多發現禪定固然可以獲致難得的輕安和快樂,但那只是暫時的,無法徹底解決人生的苦惱。

三、六年苦行

於是,悉達多繼續到離王舍城外更遠的盤荼婆山修習苦行和禪定。後來,又到尼連禪河邊伽耶山附近的苦行林,嘗試各種更為艱困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麥,以禪悅為食,風雨無阻。

之前淨飯王派遣王師追趕太子的時候,留下憍陳如等五人隨侍太子,但太子當初跋涉在途中,各處參訪,早就和他們五人分開。現在太子進入尼連禪河邊的森林修行,憍陳如等聽到這個消息,都從各方趕來,和太子共同修習苦行,並供太子隨時差遣。

日復一日,度過六年苦行的悉達多,肉體雖然能承受各種困苦,但內心仍無法徹底克服煩惱,使心地清淨,於是毅然放棄苦行,帶著消瘦羸弱的軀體,走到尼連禪河沐浴,洗淨身上的汙垢,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而逐漸恢復體力。

憍陳如五人見到太子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大為驚奇,他們以為勇猛精進的太子已經退失道心,因此不願再追隨左右,可是也不想回釋迦國,於是轉往西方波羅奈城外的鹿野苑修行。

四、成等正覺

悉達多恢復體力後,就在菩提樹下以柔軟的草葉鋪在座上,一心正念的端坐,並立下誓言:「若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從此,默默的思索解決生死的問題。傳聞,就在這種不可思議的甚深思惟中,掀起了天搖地動的景象,蟄伏的魔王波旬派遣諸魔女來引誘擾亂禪定中的悉達多,但是太子絲毫不為所惑。魔王又派遣眾惡羅剎來脅迫悉達多,投擲各種利刃兵器,但是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動的太子金剛座前,卻如花瓣般一一散落,不能傷害太子。

降伏惡魔以後的太子,志願更加堅固,心中更加平靜,深入在三昧的禪定境界中,心靈澄清不染,終於在一片清朗的夜空中,目睹明星,豁然大悟。成就佛果的悉達多,自內心道出讚歎的話語:「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悉達多徹底覺悟了生命的真諦,成為人間的佛陀。

佛陀所徹悟的道理就是緣起,然而眾生種種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真實微妙的道理。佛陀慨歎所證悟的真理是與世人錯覺所見相違,不易被世人接受,因此認為寧可永入涅槃,不轉法輪。據載,經過眾梵天三次誠心勸請,希望佛陀憐憫世人在無邊生死海中受苦,慈悲垂教世間,佛陀於是離開伽耶山菩提樹下的金剛座,懷著一顆救濟眾生的大悲心,開始度化眾生。

從證悟到觀機教化

偉大的佛陀,施恩惠給眾生,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佛陀的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中,感化的眾生無量無數。從最高的婆羅門階級、國王、貴族,到工商巨富,乃至販夫走卒,佛陀都一視同仁,應機說教。

一、初轉法輪、最初三寶

佛陀最先想要度化的對象,是阿羅邏迦藍與鬱陀迦羅摩子兩位教導他禪定的仙人。不幸,他們早已仙逝。

於是,佛陀到波羅奈的鹿野苑,度化還在苦行中的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五個人。佛陀為他們宣說四聖諦與八正道,這是佛陀的最初說法,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乍聞佛陀的教誨,憍陳如等五人衷心感佩,慚愧先前的猜疑背離,從此隨侍佛陀,成為佛陀最初度化的五比丘。當此之際,護持佛教久住的世間「三寶」都已具足:佛寶即佛陀,法寶即四聖諦等教說,僧寶就是五位比丘。

二、千二百五十五常隨眾

接著,佛陀度化鹿野苑長者之子耶舍出家,耶舍的父母也皈依座下,成為最早的在家信徒。耶舍出家後,還引介五十五位親友,相繼接受佛陀的教化而出家,一同修行和證果。

自從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禪定以教化世人,到鹿野苑說法為止,弟子眾組成的教團已初具規模。於是,佛陀和弟子們開始展開教化活動。

佛陀到優樓頻羅村,度化出身拜火教的迦葉三兄弟及其門下千人同時捨棄外道,皈依在其座下。佛陀又到王舍城為頻婆娑羅王說法,接引王公大臣,國王因此奉獻出郊外的竹林精舍,成為教團最初的道場。

後來在竹林精舍,佛陀度化了舍利弗與目犍連等二百位婆羅門青年;舍利弗與目犍連日後成為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至此,教團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就是佛典序文中經常提到的佛陀的常隨眾。

三、教化四姓廣被福祉

佛陀教化弟子,是依據弟子的根器差異而給予不同的教說引導。對於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皆耐心調教;對於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予以方便隨機攝受。譬如:佛陀自己苦行多年,深深體會苦行並不究竟,無法了悟正道,而大迦葉喜好苦行,堅決修持頭陀,佛陀雖然不予鼓勵,但也不直接阻止,伺機特別為大迦葉尊者宣說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阿難尊者為佛陀姨母請願,允許讓女眾出家,佛陀也隨緣接納。對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也不會囿於成見,以人廢言。

此外,佛陀對於資質愚鈍的弟子,總是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譬如周利槃陀伽不善記憶,佛陀就教他持誦「拂塵除垢」的偈誦。周利槃陀伽遵照佛陀指示,每日手持掃帚,一面掃除塵埃,一面用心持誦「拂塵除垢」,終於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比丘。對於懈怠弟子,佛陀會激勵他上進;對於操之過急,過分勇猛精進的弟子,佛陀則教以緩和之道。有一位名叫聞二百億的比丘,是琴藝超群的音樂家,由於他平日嬌生慣養,初入僧團,不能適應沙門生活,加上求道心切,過於精進,身體日漸衰弱。佛陀不忍,為他慈悲譬喻說法,告訴他:「修行就像彈琴,琴絃太緊易斷,太鬆則沒有聲音,如果不急不緩,就能彈出美妙的音聲。修行也要不急不緩,把心放平和,才能持久有成。」

佛陀教化弟子總是觀機逗教,應病與藥,所教化的對象,不分貴賤貧富,一律關愛。譬如擔糞的尼提、理髮的優波離,佛陀都慈悲納受他們,成為僧團的一分子。佛陀還曾經救度五百盜賊,使他們棄邪歸正,信仰佛教;教導妓女,令入正道;感化鬼子母,教其愛護一切幼童,有如己出。佛陀視一切弟子猶如自己的親生子女,尤其對多病眾生格外垂憐。幼童懵懂無知,需要庠序之教;眾生有煩惱,更需要佛陀的慈光照耀。

佛陀教化弟子的方法,約有四點:

1.以慈攝眾:佛陀不辭辛苦,為病比丘看病,照顧其生活起居;為目盲的阿那律穿針縫衣,不厭繁瑣。佛陀不以權威力量來懾服大眾,而以無與倫比的慈悲來攝眾。

2.以身領眾:佛陀不以身分地位來壓迫大眾,在僧團中樹立聖潔風範,使弟子們對他的圓融人格與崇高道德自然生起無限的景仰與恭敬,歡喜接受他的教導。

3.以智教眾:佛陀成道以後,四十餘年間,晝夜適時無懈地演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妙法,並且以無礙的辯才、善巧的譬喻,薰發眾生的智慧,開啟弟子的迷津。

4.以法養眾:佛陀不以金錢財物、美衣珍肴來養活眾生,而以禪悅法樂來滋潤眾生慧命。

佛陀四十餘載的弘法生涯中,足跡踏遍了恆河南北兩岸的國度,教化眾生無量,其中傑出弟子不在少數,他們多能秉持佛陀的慈心悲願,自覺覺他而行化人間,或者嚴守佛陀的教誨,用心道業。譬如大迦葉最初為尋師訪道而遍遊印度,在王舍城與那爛陀之間的多子塔,受佛陀的教化,第八天便證入阿羅漢果。他年紀較佛陀稍長,自律甚嚴,有「頭陀第一」的美稱,並曾獲得佛陀分予半座的殊榮。佛陀入滅後,大迦葉統領教團,成為第一長老。

當佛陀度化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及貴族後,佛教日漸得到發展。在前往西北方憍薩羅國的舍衛城時,還度化了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須達多。於是,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共同創建一座莊嚴的道場,稱做祇樹給孤獨園,獻給佛陀,作為弘法的中心。這就是佛經中經常提到的祇園精舍,也是佛陀一生中往來居住弘法度眾最頻繁的地方之一。後來,佛陀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國,度化其父淨飯王及釋迦族青年,如難陀、羅睺羅、優波離、阿那律、阿難及提婆達多等人。

佛陀成道後持續不斷的教化工作,活動範圍廣被北印、中印、西北印等地區,弘法長達四十九年,度眾精勤,直到涅槃之前,最後得度的是百餘歲比丘須跋陀羅。

從弘法到建立教團

一、教團的成立

佛陀度化五比丘,是教團成立的開始。其後經阿難再三請命,佛陀同意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和五百女眾出家,這是最初的比丘尼僧團。不久耶輸陀羅、孫陀利等釋迦族女性都陸續加入僧團中。於是,隨著歲月流轉及佛陀教化地區的擴增,佛教教團成員增多,佛陀便以組織與制度來領導這龐大的僧團。

具有組織的佛教教團,稱為僧伽;通常有二十位或二十位以上的比丘或比丘尼共住。不過也有因地區偏遠,致使組成人數過少,或十位、五位、四位不等。最初教團成員分為「四眾」,就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與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

出家眾主要任務是學習、實踐與弘揚佛法,出家是揚棄個人世俗的物質享受,過著團體規律的生活,修習佛法,教化眾生,使佛法因僧團而廣為流傳。在家眾則是護持佛法,供養僧團,協助僧團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不論是出家或在家的修行者,佛陀都親自為他們制定生活規約,讓僧信都能在紀律中和合共處。

二、雨安居的時與處

安居,是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棲止於一處,淨心修道的生活行事。為何施行安居,有其緣由。依《四分律》卷三十七〈安居犍度〉中記載,六群比丘不分春夏秋冬,於一切時都到世間去遊行。一次適逢夏日,雨水驟漲,所攜衣缽坐具等皆悉漂失,在慌亂中,眾比丘不免踐踏草木,傷害到蟲蟻,因而受居士們的譏嫌。於是佛陀運用種種方便開導他們,制定在雨季三個月期間,應當結夏安居。這是佛教雨安居的開始。

依據《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的記載,釋尊成道後,在四十九年說法當中,於各地雨安居的時間與地點如次:

第一年:鹿野苑;第二、三、四年:靈鷲山;第五年:毗舍離;第六年:摩拘羅山;第七年:三十三天;第八、十一、十三年:鬼神界(位於婆祇國);第九年:拘苫毗國;第十年:枝提山;第十二年:摩竭陀國閒居處;第十四年: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第十五、十六年:迦毗羅衛國;第十七、十八、二十年:羅閱城;第十九、二十一年:柘梨山。

其後則未記載詳細年代,僅說在鬼神界四回、舍衛城十九回,至於最後一年的雨安居,則是在跋耆境界的毗將村。

從圓滿到示現涅槃

一、最後遺教與涅槃

佛陀一生的教化,有因緣的都已度盡,無緣的也已種下得度的因緣。涅槃之前,佛陀接受了金銀匠淳陀最後真誠的供養。佛陀知道八十歲的應身世壽將盡,因此,選擇拘尸那羅城娑羅雙樹林作為入滅的場所。

阿難遵照佛陀的指示,在兩株娑羅樹的中間鋪敷尼師壇為床。佛陀頭向北,面朝西,右脅而臥,安詳閉目,準備證入涅槃。隨眾們不知佛陀滅後如何使正法久住,於是公推阿難向佛陀提出四個問題:

1.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滅後,以誰為師?

2.佛住世時,依佛安住;佛入滅後,依何安住?

3.佛住世時,惡人有佛調伏;佛入滅後,惡人將如何調伏?

4.佛住世時,親口言教,佛弟子易生信解;佛入滅後,若有經典結集又將如何令人起信?

佛陀回答:「你們當認識法性,我入涅槃後,你們若依法而行,則佛陀常住世間。」又指示說:「我入涅槃後,大家應當以戒為師;依四念處而安住;調伏惡人,應默擯之;為使經典結集令人起信,在一切經典之首加上『如是我聞』,以示共同約守。」

佛陀即將入滅之時,又對比丘弟子作了最後一次教誨,囑咐弟子們精進莫放逸。在《遊行經》中記載佛陀最後的教誨:「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外,在《佛遺教經》中亦有如此的囑咐:「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二、八王分舍利

佛陀涅槃後,弟子依轉輪聖王的葬禮,以金棺收斂聖體。傳聞,當時大迦葉遠遊在外,聞訊趕回,悲痛不已。這時佛陀從金棺中伸出足來,大迦葉頓然意會,誓願擔負顯揚聖教的大任;佛足隨即收入金棺,自引三昧真火荼毗。佛陀荼毗後留下的舍利,最初為拘尸那羅城的末羅族王所得,諸王不服,紛紛舉兵爭奪。參加爭奪的有王舍城的阿闍世王、毗舍離城的離車族、迦毗羅衛城的釋迦族、遮羅頗的跋利族、羅摩伽的拘利族、毗留提的大梵王及波婆的末羅族。後經調解,由香姓婆羅門勸息諸王戰爭,並以金杯來量,將舍利分成八份,八國各請回一份,建塔供養。

八個舍利塔的位置,據《八大靈塔名號經》記載為:

1.佛生處:迦毗羅衛城藍毗尼園

2.成道處:摩竭陀國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

3.初轉法輪處:迦尸國波羅奈城鹿野苑

4.現大神通處:舍衛城祇園精舍

5.從忉利天下降處:桑伽尸國曲女城

6.化度分別聲聞處:王舍城

7.思念壽量處:毗舍離城

8.入涅槃處:拘尸那羅城娑羅林雙樹間

佛陀出生在人間,修道在人間,成佛也在人間。他的一生,代表人間精進的修行典範,留給後人的是一條可遵循的解脫道路。他打破了當時印度壁壘森嚴的種姓制度,提倡四姓平等,深深影響古印度的社會、歷史、哲學、文化與宗教的發展。所以,佛教的創立,在東方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習題】

1.試述佛陀出家的因緣。

2.試述佛陀ㄧ生弘化事蹟。

3.試述佛陀證得的甚深微妙真理。

4.佛陀六年苦行具有何意義?

5.試述佛陀最後的教誡。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