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6 佛教與森林

森林在大自然整體的生態上,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森林中以林木生長為主,但是也維持著其他種類族群的生長,並為各種動物提供一個棲息生存的地方。在山坡上,森林更發揮保育土壤的功能,使土壤免遭沖蝕破壞。森林中的產物包括用來作為燃料以及造紙、建築用的木材等,對人類具有重大的價值。自古以來,森林更是宗教家冥思修道的好地方。因為森林的靜默沈寂使人安適,森林的馨香養分使人心曠神怡,森林的鳥鳴蟲唧使人悠遠,森林的青青翠竹,鬱鬱黃花是修道者體證如來清淨法身的媒介。

佛陀與森林

佛教是在古印度文明的孕育中誕生的,印度詩聖泰戈爾曾經說過:「希臘的文明產生於粘土建造的磚屋裡,而印度的文明則產生於森林之中。」由此可以了解佛教在印度的弘揚,大自然的森山林地貢獻出許多的資源。

釋迦牟尼佛在創立佛教之前,一直是在茂密的森林中修持苦行,錘煉思想,終於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理,進而開始了他的教化,這就是著名的鹿野苑初轉法輪。佛教的創立,最初並沒有寺院,佛陀帶領著弟子們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僧侶們早晨從山林走到村落,或托缽乞食,或遊行說法,晚上回到山林,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

後來佛陀帶領弟子們到靈鷲山的茂林修竹中修習,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親率大臣趕往靈鷲山,向佛陀請法,並在迦蘭陀竹林營建精舍,供養佛陀,使僧團能長期安住和弘法,佛教才開始有了寺院。過去印度的僧眾多於都城郊外選擇幽靜的林地營建精舍,所以僧眾止住的地方,即以「蘭若」稱之。蘭若,梵云阿蘭若,是指無諍的閒靜處。僧肇大師說:「忿競生乎眾聚,無諍出乎空閒。」所以,十方諸佛皆共讚歎修道者於阿蘭若處修行的無量功德。阿蘭若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如《釋氏要覽》所引《寶雲經》云:「獨靜無人,不為惱亂;乞食易得,非遠非近;多諸林木華果,清淨美水,龕室安穩故。」《智度論》云:「遠離處最近二里,能遠益善,去村一拘盧舍。」也就是靠近村莊不遠的森林地。

佛陀非常肯定森林生活的意義,因為森林能幫助修道者達到身心的寧靜,易於耕植智慧的種子,相對於生活在混亂和動盪中,菩提種子是不容易生長的。所以體驗森林生活,對修道者智慧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

古德與森林

中國多以「叢林」稱寺院。經典中對「叢林」一語的解釋頗多,如《大智度論》卷三記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的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經論》謂,眾僧是勝智的叢林;《禪林寶訓‧音義》載,「叢林」二字是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叢林,又以芳香的栴檀樹林比喻佛門龍象所住的清靜森林,所以又稱栴檀林。然於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另據《大乘義章》卷十三記載,叢林能生智慧、神通等功德,所以又稱功德叢林。《中峰明本禪師語錄‧東語西話》云:「世稱叢林者,蓋取喻於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從出焉。」

佛陀說:「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一、根不移動;二、皮極厚大;三、枝節遠蔭;四、靡所不覆;五、葉極茂盛。」意思是,善知識如山,有廣大茂密的樹林可庇蔭我們成長。因此,古來在森林中也孕育了無數的高僧大德。如禪宗著名公案「梅子成熟了」的主角,唐代大梅法常禪師,他在浙江餘姚南方七十里處,層巒疊翠的大梅山下,築有一間簡陋茅蓬,四周翠松環抱,寧靜安詳;茅舍前有一水池,池中荷葉田田,荷花挺立,飄送淡淡幽香。於此,大梅法常禪師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偈: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一代禪師能夠自修,也能度眾;能在熱鬧道場裡,也能到深山無人居住處。以荷葉為美衣,以松子為佳肴,以雲巖為居處,以糜鹿為伴侶,養深積厚,隨緣度眾,真不愧為自尊自重的禪者!

佛教寺院與森林

自古「深山藏古寺」、「天下名山僧占多」,凡是到佛教勝地朝拜或遊覽參觀者,無不被名山古剎那依山傍水,林木繁茂的旖旎風光所折服。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許多寺院周圍的優美宜人景色並非自然而成,而是凝聚著許多高僧大德的智慧,艱苦創立,辛勤墾植而成。在各種僧傳以及大量的歷史文獻中,都有著僧侶們利用荒山隙地培植林木,建築寺院的記載。

如被稱為中土小釋迦,開創天台宗的智顗大師,在位於浙江台州府佛霞嶺山脈的天台山,其最高峰的華頂峰修道二十多年,並創建國清寺等十二所道場。寺院周圍環境清幽,前有千竿修竹,外有溪谷迴流,附近風景勝地很多,是一處層巒聳翠的深山叢林。少林寺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名剎,座落於嵩山山脈東的少室山,當地林木茂密,風景秀麗,是北魏印度高僧佛陀禪師得到孝文帝相助而建立的。多年後,菩提達摩在此面壁九年修禪入定,傳法與慧可大師,創建禪宗祖庭。位於江西省北部南嶺的廬山,風景幽雅,氣候溫和,處處奇峰峭壁,巉岩怪石,峽谷之間流泉飛瀑,雄偉奇觀,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避暑勝地。東晉時代,開創淨土宗的慧遠大師在此結社念佛,創建東林寺。江南著名古剎之一的攝山棲霞寺在深山峻嶺之中,寺後山崖鑿有眾多佛龕、佛像,稱千佛岩,與大同雲岡石窟齊名,亦是清光緒年間宗仰上人所重建。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的「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成道教化眾生的道場。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雲表,詩聖李白曾題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綉出九芙蓉。」唐代劉禹錫讚其「奇峰一見驚魂魄」,宋代王安石譽之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緻,遍布名勝古蹟。過去曾有騷人墨客來此遊,作詩描述此地風光:「一蓮峰簇萬花紅,百里春陰滌曉風,九十蓮花一齊笑,天台人立寶光中。」「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其山川之秀麗,素有「東南第一山」的美稱。

位於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的「五台山」,相傳為文殊師利菩薩應化的道場。方圓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猶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在每一座山峰都有一座寺院,如東台的海望寺、西台的法雷寺、中台的演教寺、南台的普濟寺、北台的靈隱寺。目前,整個五台山寺院林立,殿堂樓閣不計其數,為歷代的僧侶所興建。

普賢菩薩示現說法的道場,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約七公里處的峨嵋山,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岡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一八○餘公里。峨嵋山以「秀」著稱,兼具雄、奇、險、幽,各種特色。明朝末年嘉州知府譚鐘岳把峨嵋山景觀歸納成十景:聖蹟晚鐘、靈岩疊翠、蘿峰晴雲、雙橋清音、白水秋風、大坪霽雪、洪椿曉雨、九老仙府、象池夜月、金頂祥光。現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仙鋒寺、金頂、光相寺等七十餘寺院,亦是僧肇、慧通、廣濟等法師所創建。

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的普陀山,位於浙江定海縣東海中的舟山群島,四面環海,山中巖峰洞窟天然形成,玲瓏聳峭,奇險詭幻,不一而足。海潮聲與山中寺院梵音交相和鳴,構成一幅海天佛國的奇境。現有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等三大寺,僧侶二千餘人。

台灣的佛教聖地佛光山,位於高雄市大樹區,創建於一九六七年,占地五十甲的荒山野地,開闢成一山五嶺的人間淨土。依山傍水的佛光山,滿山遍植扶疏花木,五十年來,提供給全世界大眾一處身心休憩的清淨聖地。

此外,韓國的通度寺、海印寺、松廣寺,泰國的法身寺、澳洲的中天寺、美國的鹿野苑等,也都建在廣大的叢林綠蔭中。

佛教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在胼手胝足開山建寺中,同時也把荒山禿嶺植上各種樹木,成為綠蔭蔽天,青翠蓊鬱的森林,造福國家社會。

佛教對森林的貢獻

森林是人類極其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森林。史前時期的人類,曾全面依賴森林維生。森林能夠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佛教對森林的貢獻,可以從佛經中得到印證。如《阿彌陀經》中的七寶行樹,呈現的是一處清涼蒼鬱的森林景致,而阿彌陀佛儼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專家。過去中國的佛教寺院,就已知道森林與水土保持之間的關係。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縣)年年都有水害,開元寺高僧明遠法師與郡守蘇遇等謀劃在沙湖西隙地創避水僧坊,種植松、杉、楠、檜等一萬株,消除水患,造福百姓;唐代百丈禪師在江西百丈山墾山闢田,自立禪院,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說明墾山闢田即是佛法大義;他的學生,開創黃檗山的希運禪師也是植樹栽松,勤於作務;後唐象山縣蓬萊山壽聖禪院住持永淨法師,曾經開田三百畝,植松十萬餘株,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貢獻很大。

唐代南嶽玄泰上座,嘗以衡山多被山民斬木燒山種田,危害甚鉅,於是作〈畬山謠〉,遠近傳播,上達於朝廷,而使皇帝下詔禁止。其〈畬山謠〉曰:

畬山兒,無所知,年年斫斷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嶽色,杉松利斧摧貞枝,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迴避青煙飛,猿猱路絕巖崖出,芝朮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栽鋤,千秋終是難復初。又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當陽坡。國家壽嶽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

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長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壞,而作了一首〈誡人斫松竹偈〉,以保護山林。偈云:

千年竹,萬年松,枝枝葉葉盡皆同;

為報四方玄學者,動手無非觸祖公。

自古以來,僧侶植樹、護林的善舉不勝枚舉。然而,又有多少人意識到生態破壞對人類直接影響的重要性?從古至今,對森林的濫砍濫伐,燒毀破壞的例子屢見不鮮,如三國時代陶遜營燒七百里,嚴重破壞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近代工業革命以來,隨著人類工業技術的提高,對物質慾望的膨脹,森林資源遭到空前的掠奪,根據美國的一項資料統計顯示,自二○○○年至二○一二年,世界上二三○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被砍伐,上千種動植物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有識之士開始對工業文明以來所形成的傳統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進行深刻的反省。「生態倫理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生態倫理學以人與自然的倫理道德關係為研究對象,認為人應該對自然講道德,也就是生態道德。

佛教教義與佛教森林生態觀中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如「不殺生」、「不偷盜」,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態倫理。「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然而浪費時間、破壞物資,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浪費生命;相同地,隨意的破壞生態環境也是殺生,因為人類所製造出的廢氣,需要森林所散發出來的空氣淨化。再者,「不偷盜」,凡將他人的東西,私自據為己有,就是犯了盜戒。

如一九九六年的賀伯颱風過境,與一九九七年的溫妮颱風,造成台灣南投縣的山崩與台北林肯大郡的倒塌,許多人被活生生的掩埋。像嘉義縣阿里山的土石崩塌,就是因為部份的人貪圖己利,將公有的山坡地據為己有,濫砍原有的樹林,栽種與己有利之物而破壞森林生態的自然性。假如社會大眾能重視森林具有保育土壤的價值,今天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了。

佛教與森林由來已久的密切關係,堪稱生態倫理的楷模。在現代文明中迷失的人們,不能不讚歎源遠流長的佛教森林意識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令人遺憾的是,泰戈爾在二十世紀初就倡導的「森林文明」,並未引起世人的足夠重視,反而被視為對接受西方文明的阻礙。當人類將要邁向新世紀的時候,我們真誠的期望,隨著佛法的弘揚,佛教的森林意識和生態意識將會喚醒依然沈溺於人類自我中心,漠視生態倫理的人們。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