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4 華嚴五教章

《華嚴五教章》,全稱《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一乘教分記》,略稱《五教章》。四卷。唐代華嚴宗三祖法藏(六四三~七一二)述。

法藏字賢首,號國一法師,又稱香象大師、康藏國師。以通西域諸國語與梵文經書,奉命參與義淨的譯場,先後譯出《新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等十餘部經典。嘗為武后講華嚴十玄緣起的深義,撰成《金師子章》。師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致力於華嚴教學的組織,並仿天台,撰述《華嚴五教章》,將佛教各種思想體系分類為五教十宗,而推崇華嚴的組織居於最高地位,華嚴哲學於現實世界中是屬理想世界的實現。華嚴宗的觀門教相,至師而圓備,是華嚴宗的大成者,所以又名賢首宗。其著作有《華嚴經探玄記》、《華嚴料簡》、《大乘密教經疏》、《華嚴綱目》、《華嚴玄義章》等二十餘部。

「五教」,賢首大師將如來一代言教,就所詮或深或淺,區分教相為五類,如第四分教開宗說:「就法分教,教類有五。」

本論是華嚴教義的概說書,華嚴宗的教判論著,也可說是佛教概論書。全書共分十門,其組織次第分別為:建立一乘門、教義攝益門、古今立教門、分教開宗門、乘教開合門、起教前後門、決擇其意門、施設異相門、所詮差別門、義理分齊門,主要是開釋如來海印三昧(華嚴家以此三昧為華嚴大經所依之總定)的一乘教義,並將其分類為五教十宗,主張《華嚴經》是超越諸教的別教一乘,也就是最勝經。茲將其各門內容略述如次:

第一、建立一乘:敘述一乘的意義,即華嚴獨特的一乘與融合三乘於一乘的意義。賢首大師將一乘教義開為同教、別教二門。這是依《華嚴經》樹立其不同於三乘,超越諸教的別教一乘,依《法華經》樹立其應同三乘,開會一乘的同教一乘。因此,說明此同、別教判的特點,就是「建立一乘」的精義。

第二、教義攝益:敘述一乘與三乘的教義,與其攝化機宜利益的差別。

第三、古今立教:賢首大師謂古今諸賢所立教門各有差別,因而列舉十家,作為其龜鏡。即:一、菩提流支依《維摩經》等,立一音教;二、誕法師依《楞伽》等經,立頓漸二教;三、光統律師立漸頓圓三教;四、大衍法師立四宗教;五、護身法師立五種教;六、耆闍法師立六宗教;七、南岳思禪師及天台智者禪師立四種教;八、江南敏法師立二教;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十、大唐三藏玄奘法師依《解深密經》、《金光明經》及《瑜伽論》,立三種教,也就是指三法輪。

第四、分教開宗:此門主要是在說明華嚴宗的教相判釋。是依其自宗宗義,將佛陀一代聖教分別判作五教十宗。五教,是就所說教相分為五類: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十宗則依佛陀所說的義理區別為十: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通假實宗;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七、一切法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十、圓明具德宗。

第五、乘教開合:敘論五教相互的關係。

第六、起教前後:論述一乘、三乘、小乘教法於時間上的前後順序,分為「稱法本教」、「逐機末教」的本末二教。

第七、決擇前後意:謂諸教前後差別難知,因此以十門分別其意。即:一、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性始終定者;二、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小乘根不定,堪進入大乘初教即便定者;三、或有眾生於此世中,於小乘及初教根不定,堪入終教即便定者;四、或有眾生於漸教中根不定,堪入頓教即便定者;五、或有眾生於此世中,頓悟機熟即便定者;六、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性定者;七、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進入同教一乘者;八、或有眾生於此世中,三乘根不定,堪可進入別教一乘者;九、或有眾生於此世中,具有普賢機者;十、或有眾生於一乘別教,解行滿足已,證入果海者。

第八、施設異相:於別教一乘和三乘的眾多相異中,約略分為時異、處異、主異、眾異、所依異、說異、位異、行異、法門異、事異等十門,以顯華嚴經教與諸乘間,無盡的法化差別。

第九、明諸教所詮差別:略舉十門論述五類能詮教的不同。即:一、所依心識;二、明佛種性;三、行位分齊;四、修行時分;五、修行依身;六、斷惑分齊;七、二乘迴心;八、佛果義相;九、攝化境界;十、佛身開合。

第十、義理分齊:列舉四門以闡明華嚴別教一乘圓融無盡的義理。即:一、三性同異義;二、緣起因門六義法;三、十玄緣起無礙法;四、六相圓融義。

一、三性同異義:三性是指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此三性真妄融通,一異無礙,如本章說:「三性一際,舉一全收,真妄互融,性無障礙。」

二、緣起因門六義法:是說於諸法緣起上,作為「因」的法,具有六義:

1.空有力不待緣,是剎那滅義。

2.空有力待緣,是俱有義。

3.空無力待緣,是待眾緣義。

4.有有力不待緣,是決定義。

5.有有力待緣,是引自果義。

6.有無力待緣,是恆隨轉義。

此六義開合自在,或約體唯一,或約義分二,謂空、有;或約用分,則可歸納為三:有力不待緣、有力待緣、無力待緣。

此四門中,由上述二門而引導出十玄緣起無礙法、六相圓融義二門的意義。

十玄緣起無礙法與六相圓融義,是華嚴的根本教理,二者會通而構成法界緣起的中心內容。

三、十玄緣起無礙法:有喻說及法說。喻說是以數十錢之喻,先說明異體門與同體門以及相即、相入之義。法說是列舉十玄之名,以顯重重無盡義。

1.同時具足相應門

2.一多相容不同門

3.諸法相即自在門

4.因陀羅網境界門

5.微細相容安立門

6.祕密隱顯俱成門

7.諸藏純雜具德門

8.十世隔法異成門

9.唯心迴轉善成門

10.託事顯法生解門

四、六相圓融義:說明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六相,相互圓融而不相礙。六相圓融是十玄緣起的基本,透過六相,論述法界緣起事物中的相貌與關係,以證成華嚴法界一大總門體的圓融理境。

綜觀《五教章》,前二門建立一乘及攝益,是屬全書的概說。其次自第三古今立教至第八施設異相共六門,是說明華嚴教學在整個佛教教學上所占的地位。第九所詮差別一門是以其特色,提出對比,而說明華嚴教學與其他教學的關係。第十義理分齊門則為華嚴哲學的核心。

本書今收錄於《嘉興藏》第五冊、《龍藏》第一二一冊、《卍正藏》第六十六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其主要註疏有:

1.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 十卷 宋‧道亭述

2.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焚薪 二卷 宋‧師會錄

3.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復古記 六卷 宋‧師會述

4.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集成記 一卷 宋‧希迪述

此外可參考《華嚴五教章名目》(佚名)、日本壽靈的《華嚴五教章指事》、凝然的《五教章通路記》、龜山教信著、印海譯的《華嚴學》等。

【習題】

1.試說明華嚴宗的判教。

2.試論述賢首的十玄緣起無礙法與六相圓融義。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