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68 第六篇 五停心觀

壹、五停心觀的定義

五停心觀指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念佛觀、數息觀等五種停止、息滅心中煩惱魔障所修的觀想方法,又稱為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大乘佛法以成佛為目標,因此以念佛觀代替界分別觀,五種觀法合起來又稱為五門禪。就聲聞法而言,五停心觀是進入聖賢位前所必須修行的初階法門;就大乘佛教而言,五停心觀是修習禪波羅蜜前所不可缺少的方便法門。所以,五停心觀在修行上的次第而言,處於基礎門檻的地位,學佛者不可不知。這五停心觀,主要是為對治五種煩惱,如:

不淨觀──對治貪欲

慈悲觀──對治瞋恚

緣起觀──對治愚痴

念佛觀──對治我執

數息觀──對治散亂

貳、五停心觀的內容

一、不淨觀

不淨觀是指觀想自他肉體的骯髒、齷齪,以對治貪欲煩惱的觀法。《法華經‧譬喻品》說:「諸苦所因,貪欲為本。」眾生因為貪愛,在我、我所有上產生執著愛染,生起種種痛苦,所以學佛修道,想要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首先必須止息心中的貪欲。

諸經中以不淨觀對治多貪眾生的方法很多,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1.以觀自身汙穢,對治己貪:為了這付臭皮囊,我們往往用盡各種方法去妝扮寶貝它。下列五種觀法,是用來減少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過分貪愛。

(1)種子不淨:肉身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內有煩惱業因的不淨種子,外有父精母血的不淨種子。

(2)住處不淨:在母胎中,十月不淨。

(3)自體不淨:觀想自己的身體是由四大不淨所成。依《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八說,人的身體與體內各有十二種不淨物。

*1身體:有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等十二種不淨物。

*2體內:有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等十二種不淨物。

(4)外相不淨:有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等十二種不淨物。

(5)究竟不淨:死亡後棄置塚間壞爛,永久不淨。

2.以觀他身汙穢,對治淫貪:觀想他身不淨,而止息對於他人的淫欲貪愛。《俱舍論》及《瑜伽師地論》將這種貪愛分為下列四種:

(1)顯色貪:顯色,指青、黃、赤、白等色。顯色貪,是見到對方朱唇皓齒、皮膚白晰、臉頰紅潤等顏色而生起的貪愛。

(2)形色貪:形色,指長、短、方、圓、高、下等色。形色貪,是見到對方高大英俊、千嬌百媚等形色而生起的貪愛。

(3)妙觸貪:由於對方體態柔軟輕盈、肌膚光澤細滑等感觸而生起的貪著。

(4)供奉貪:由於對方的趨承服事等,生起貪著,又名承事貪。對治淫欲貪愛的方法,不外觀想死屍的膨脹、青瘀、膿爛、壞散、血塗、蟲聚、僅餘白骨、火燒成灰、鳥獸噉食等相。當我們想到對方也是如此,就能伏滅心中的淫欲貪愛。

3.觀世間一切不淨,而息止對於一切五塵境界、資生之物等所起的貪愛。又可細分為下列諸項:

(1)以「苦惱不淨」與「下劣不淨」對治與境相應而起的貪愛:苦惱不淨,觀想我們的苦惱是心與境相觸而產生的感受。下劣不淨,觀想三界中,欲界是最下劣鄙穢者。觀想這兩種不淨,可以止息由心與境相應而生起的貪愛。

(2)以「觀待不淨」對治與色相應而起的貪愛:觀待不淨,由觀想較高的境界來對治於較低的境界,例如觀想無色界種種殊勝,就不會對色界諸法產生貪愛;觀想涅槃寂靜,就不會對諸天享樂產生貪愛。以這種對待的觀法,就能對治由心與色相應而生起的貪愛。

(3)以「煩惱不淨」與「速壞不淨」對治薩迦耶貪:煩惱不淨,觀想三界充滿煩惱,有如火宅。速壞不淨,觀想萬法由四大五蘊而成,所以無常無我。這兩種觀法能破除執著我、我所而起的貪愛。

二、慈悲觀

慈悲觀又作慈心觀、慈愍觀,是多瞋眾生觀想由予樂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樂,以對治瞋恚的觀法。

1.以「生緣慈」來止息違理瞋:有些人常常無端發怒,惱害眾生,這種瞋相稱為違理瞋恚或邪瞋。對治之道,應先取至親的人得到快樂的樣子作為觀想對象,然後再慢慢擴及怨憎的人,乃至一切眾生。

2.以「法緣慈」來止息順理瞋:在我們被他人惱害的時候,或因自己行善持戒,而對於作惡犯戒的人,往往生起瞋心,這種瞋相稱為順理瞋恚。對治之道,應該觀想眾生都是五蘊和合而成的假有法,因此無一眾生可得,既然如此,又哪裡有持戒毀犯、善惡是非等事呢?所以應該本著慈心愛念,把自己的禪悅法喜,與對方一齊分享。這樣一來,一切是非善惡之心不起,瞋心自然就能消除。

3.以「無緣慈」來止息諍論瞋:有些人以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對的,別人所說所行都是錯的,因此與人諍論時,見他人有違己意,就產生瞋心,是名諍論瞋。對治之道,應修無緣慈,泯除分別妄想,於一切法,不憶不念,因此打從心裡就沒有計執諍論,又哪裡來的瞋恚呢?所以,就能等視一切眾生,以無緣大慈覆護一切眾生。

三、緣起觀

緣起觀又作因緣觀,是觀想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痴的觀法。觀察「痴」這個字,可以了解痴是表示知見上有了毛病。因此,愚痴是指迷於真理所產生的邪見惑障。可從下列三種緣起觀來對治:

1.以觀三世十二因緣,對治「計斷常痴」:有些人認為我及諸法是斷滅或常住,如此念念不斷,叫作斷常痴。對治之道,應觀三世十二因緣法中,屬於過去和未來的因緣各有二支,屬於現在的因緣有八支,因此三世相因,不常不斷。

2.以觀果報十二因緣,對治「計有無痴」:有些人妄起分別,認為我與諸法是實有或實無,並且於此生起執著,是為有無痴。對治之道,應觀果報十二因緣,觀想我人從無明到老死,由因緣所生,沒有自性,所以不能說是有,也不能說是無。了解非空非有的實相,就能破空有二觀。

3.以觀一念十二因緣,對治「計世性痴」:有些人見細微之性能生萬法,因而計執有四大五蘊和假名眾生及世界,如此念念相續,以世智辯聰能問能說,起貢高之心,諍競是非,與真實之道漸行漸遠,乃至思惟剖析剎那分別的心理,這種執計世間的痴相,稱為世性痴。對治之道,應深觀一念之中具足十二因緣,得知宇宙萬相一多相入相即,非一非異,以此破除相待假有的妄取相。

四、念佛觀

念佛觀是念佛的應身、報身、法身,以對治惡業障的觀法。我們過去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惡業,未來都會招感惡報,如果在未受報的中間,想要修德行善,因為善與惡違,惡業往往會在此時生起,障礙善道。解決之道,可從下列三種念佛觀來對治:

1.以觀應身佛相好光明,對治沉昏蔽塞障:在修行時,有些人容易惛沉闇睡,障礙修行。對治之道,應該在應身佛三十二相好中隨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間白毫放光相,一心觀想,再次第遍觀其他諸相。

2.以觀報身佛功德巍巍,對治惡念思惟障:有些人雖然不會惛沉闇睡,但是常常心生惡念,欲作十惡、四重、五逆、毀戒等事,無時暫停,是名惡念思惟障。對治之道,應該念報身佛以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等圓照法界,常寂不動,普現色身利益,一切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因為心中常思佛陀殊勝善法,因而生起悔心,自慚形穢,就能滅除一切惡念。

3.以觀法身佛空寂無為,對治境界逼迫障:有些人在修行時,雖然沒有上述兩項業障,但是卻時時身感病痛,或在修定時,常見魔擾;在睡眠時,常夢惡相,使心中產生逼迫苦惱的感覺,是名境界逼迫障。對治之道,應念法身佛法性平等,不生不滅,空寂無為。既是無為,人、我二法緣起性空,別無作者、受者,又哪裡來的煩惱對境呢?

五、數息觀

數息,梵語 ānāpāna,華譯安那般那,或阿那般那,略稱安般。āna,原是遣來的意思,轉指入息;āpāna,原是遣去的意思,轉指出息。所以,數息觀又稱安那般那念,指以計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對治散亂的尋伺,而令心念止持於一境。數息觀有六種因相,即數、隨、止、觀、還、淨,這六因具足,才算是圓滿,因此又稱為六妙門。

1.數:計算入息或出息的次數,以收攝心於一境中,使身心都能止息。數息的方法是從一到十,反覆地數,不增不減,因為如果少於十,則易引起急促;如果多於十,又恐怕引起散亂。同時,還要遠離三種過失:

(1)減數失:減少數目,以二息為一息,乃至以十息為九息的過失。

(2)增數失:增加數目,以一息為二息,乃至以九息為十息的過失。

(3)雜亂失:以入息為出息,或以出息為入息的過失。

在持息上,應該避免兩種過失:

(1)憶念持息太緊,容易造成身分支節顫抖等過患。

(2)憶念持息太緩,容易引起身支懈怠,心中惛昧等過患。

調和的方法,是在正修觀時,憶念上放寬身心,心息相依,不加強力,任運記數,則身心自然安穩明靜。

2.隨:久而久之,心定下來了,就不必再數出入息,只要心繫於息,隨著息風出入。

3.止:修息漸成,心自然就會止息動亂。

4.觀:觀出入息之所依身,為五蘊和合而有,破種種我執妄見。

5.還:收心還照,知能觀的心非實,則我執自亡,無漏的方便智自然流露出來。

6.淨:心無住著,泯然清淨,真實無漏智因此而發,自然斷惑證真。

參、結語

《心地觀經》卷八說:「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心受大苦故。」惡行因煩惱而起,煩惱由妄心所造。因此,學佛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以各種方法將虛妄的心識清除淨盡。

然而,藥之良窳,貴在應病予藥;修行也是如此,種種法門,各有千秋,重在運用得當。當我們使用五停心觀時,除了一一對治不同的心病以外,還需要懂得靈活運用,對多種病況應該採取兼治之法,病症改變時,必須改轉另外一種方法治療。例如貪愛和瞋恚都很重的人,應兼修不淨與慈心二觀,否則只用一種觀法,僅能偏治一病,往往使得另一邊的過失更加嚴重,徒勞無功。貪心重的人修習不淨觀成熟後,往往厭惡外境,因而生起瞋心,這時,就要轉修慈心觀,才能對症下藥,否則,過猶不及,反而增加瞋病,就得不償失了!

【習題】

1.何謂五停心觀?

2.試述五停心觀的內容。

3.如何運用五停心觀?試舉例說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