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79 第四篇 五蘊非有

壹、前言

「四大」說明了宇宙物質世界因緣和合的現象,然而有情眾生非僅具有物理機能,還擁有心意情識,它們又是如何在緣起法則之下運作呢?佛教的「五蘊」觀念,進一步擴大了我們的視野。

貳、何謂「五蘊」

《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五蘊就是說,世間的有為法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種元素「積聚」而成的。

五蘊又稱「五陰」,陰是「蓋覆」、「遮蔽」的意思,意指眾生因色、受、想、行、識五法遮蔽了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

參、五蘊的內容

五蘊的意義略述如上,再就內容分述如下:

一、色蘊

色蘊,「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有障礙的,都稱為色,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積聚而成。人類的肉體,以及世間的山河大地、器皿房屋等,都是屬於色的範圍。依《舍利弗阿毘曇論》的說法,色可分為三種:

1.可見有對色:如顏色方面的青黃赤白等顯色,形狀方面的長短方圓等形色,動作方面的屈伸坐臥等表色,這些都是有形質,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因此稱之為可見有對色。

2.不可見有對色:譬如聲、香、味,雖然不能以眼見,然而可用耳、鼻、舌接受,因此稱為不可見有對色。

3.不可見無可對色:又名無表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因此稱之為不可見無可對色。

二、受蘊

受蘊,「領納」的意思,是根身領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種作用。受的種類大致可分兩種:

1.身受: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所生的感覺,可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受順境而起的叫樂受,樂受易起貪心;受逆境而起的是苦受,苦受易起瞋心;受非順非逆境而起的是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則起痴心。

2.心受:意識對境所生的情緒。意識領納順境所起的感受稱為喜受,意識領納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做憂受。

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憂、喜二受的感覺較強,但是身、心二受也有連帶關係,譬如:身受熱襲,則感心煩,涼風吹拂,則感愉悅,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總而言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稱為受蘊。

三、想蘊

想蘊,「取像」的意思,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想。也就是認識外境時,攝取境相,在心中產生概念的作用。諸經論多有解釋,如《雜阿毘曇心論》說,於境界能取像貌;《五蘊論》說,於境界所取種相;《廣五蘊論》說,能增勝取諸境相。綜上所述,對於已領受的境界,再加以分別想像,就叫做想。

四、行蘊

行蘊,「遷流造作」的意思,是對於心中的概念產生思慮決斷,乃至造作動身發語的行為。《增一阿含經》說:「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又說:「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及身、口的善惡行為,都是屬於行。

五、識蘊

識蘊,「了別」的意思,是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如眼能了別青黃白黑,耳能了別好惡音聲,鼻能了別香臭之味,舌能了別酸甜苦辣,身能了別冷暖軟硬。《俱舍論》卷一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境只取總相來分別,所以類聚此六識而立名為識蘊。

換句話說,識蘊指個人精神統一的總體,由於識的了別,使境增明,使思想等有所領導。

由以上敘述,可以歸納「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一種作用。若以人體而言,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受想行識四蘊屬心理,是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

肆、五蘊非有

既然說世間的有為法都是由五蘊積聚而有,何以又說「五蘊非有」?這是因為「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這可以從屬於色蘊的物質與受想行識的精神兩方面,再做進一步說明。

就物質方面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精神方面來說,受想行識等四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當體皆空。所以「五蘊非有」,可說是佛教「無我觀」的具體表現。

伍、結語

有情眾生在五蘊的分析下,只不過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反觀我們在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下,往往因執著於「我……」或「我的……」而千般計較,萬般苦惱,甚至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危害他人,自惱惱他,造業輪迴,無有出期。原始佛教所說的「無我」,主要就是用來對治我執,所以這時的「無我」是指「人無我」,也就是「人空」。到了部派佛教,論師輩出,他們用分析的方法來了解一切法,以尋求各類現象最後存在的元素,因此在物質現象方面開出十一種色法,在精神活動方面又列出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等諸法,此外更有非物質非精神現象的無為法。

部派學者各執其理,自成一家,每一個流派都認為自己所分析出來的「法」,就是最終的實在,各有其自性。大乘中觀學者於是提出「法空」,也就是「法無我」的思想,來破除這些法執,主張所有的實法觀念都是由妄心而起分別,產生主客對待的結果。大乘後期的祖師大德們甚至更大力闡揚人我雙亡的徹底真空境界,以期將一切執著打破,安立在無住的空性中,任運消遙。

由此可知,「五蘊非有」的真理,由有情生命的分析,發展到整個宇宙世間,不但幫助我們洞悉萬有的實相,也開拓了我們的人生觀,使我們了解到自己與心、自己與身、自己與物、自己與他人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身、心、物三者之間也互相影響。如果我們能抱持無我的態度待人處事,放下執著貪愛,就能與身、心、物的關係協調,從而享受到快樂的人生。

【習題】

1.何謂五蘊?內容為何?

2.「五蘊非有」何以是佛教無我觀的具體表現?

3.舉例說明五蘊非有。

4.體認五蘊非有的真理對我們有什麼利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