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5 佛影銘

東晉‧慧遠

夫滯於近習,不達希世之聞;撫常永日,罕懷事外之感。是使塵想制於玄襟,天羅網其神慮。若以之窮齡,則此生豈遇;以之希心,則開悟靡期。於是發憤忘寢,情百其慨,靜慮閑夜,理契其心,爾乃恩沾九澤之惠,三復無緣之慈。妙尋法身之應,以神不言之化,化不以其所感,慈不以其所緣,冥懷自得。譬日月麗天,光影彌暉,群品熙榮,有情同順,咸欣懸映之在己,罔識曲成之攸寄。妙物之談,功盡於此,將欲擬夫幽極,以言其道髣髴存焉,而不可論。何以明之?法身之運物也,不物物而兆其端,不圖終而會其成。理玄於萬化之表,數絕乎無名者也。若乃語其筌寄,則道無不在。

是故如來或晦先跡以崇基,或顯生塗而定體,或獨發於莫尋之境,或相待於既有之場。獨發類乎形,相待類乎影,推夫冥寄,為有待耶?為無待耶?自我而觀,則有間於無間矣;求之法身,原無二統,形影之分,孰際之哉?而今之聞道者,咸摹聖體於曠代之外,不悟靈應之在茲,徒知圓化之非形,而動止方其跡,豈不誣哉!

遠昔尋先師奉侍歷載,雖啟蒙慈訓,託志玄籍,每想奇聞,以篤其誠。遇西域沙門,輒餐遊方之說,故知有佛影,而傳者尚未曉然。及在此山值罽賓禪師,南國律學道士,與昔聞既同,並是其人遊歷所經,因其詳問,乃多有先徵,然後驗神道無方,觸像而寄,百慮所會,非一時之感。於是悟徹其誠,應深其信,將援同契,發其真趣,故與夫隨喜之賢,圖而銘焉。

其一

廓矣大象,理玄無名,體神入化,落影離形。迴暉層巖,凝映虛亭,

在陰不昧,處暗逾明。婉步蟬蛻,朝宗百靈,應不同方,跡絕而冥。

其二

茫茫荒宇,靡勸靡獎。淡虛寫容,拂空傳像。相具體微,中姿自朗,

白毫吐曜,昏夜中爽。感徹乃應,扣誠發響。留音停岫,津悟冥賞,

撫之有會,功弗由曩。

其三

旋踵忘敬,罔慮罔識。三光掩暉,萬象一色。庭宇幽藹,歸塗莫測。

悟之以靜,挹之以力。惠風雖遐,維塵攸息。匪伊玄覽,孰扇其極?

其四

希音遠流,乃眷東顧。欣風慕道,仰規玄度。妙盡毫端,運微輕素,

託采虛凝,殆映宵霧。跡以像告,理深其趣,奇興開襟,祥風引路。

清氣迴於軒宇,昏明交而未曙,髣髴鏡神儀,依俙若真遇。

其五

銘之圖之,曷營曷求?神之聽之,鑒爾所修。庶茲塵軌,映彼玄流。

漱情靈沼,飲和至柔。照虛應簡,智落乃周。深懷冥託,宵想神遊。

畢命一對,長謝百憂。

東晉義熙八年(四一二),歲在壬子五月一日,共立此台,擬像本山,因即以寄誠,雖成由人匠,而功無所加。至於歲次星紀,赤奮若貞于太陰之墟,九月三日乃詳撿別記,銘之於石。爰自經始,人百其誠,道俗欣之,感遺跡以悅心。於是情以本應,事忘其勞,于時揮翰之賓,僉焉同詠,咸思好遠猷,託相異聞,庶來賢之重軌。故備時人於影集大通之會,誠悲現所期,至於佇襟遐慨,固已超夫神境矣!

註:佛影窟今在北印度那揭羅曷國,阿那斯山巖之南。係古印度著名聖地。據《觀佛三昧經》卷七載,佛陀嘗於此石窟度化龍王眷屬,因龍王至誠勸請留止於此,佛陀遂於窟中作十八變,踊身入石,猶如明鏡,在於石內,復映現於外。距十餘步遠望,則如見佛金色相好、光明炳然之真形;近觀,則冥然不見,以手觸之,唯餘四壁。諸天眾等聞佛還入窟中,皆來供養佛影,影亦為其說法。此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石清白色。其西有高約七八丈之塔及七百餘僧所止之寺。窟北一里有目連窟,北面尚有一山,山下有高達十丈之浮圖。東晉法顯、道整、慧景等皆曾至此。唐朝玄奘來時,此地已荒廢,通路劫賊甚多,往返極為困難。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