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90 第六章 佛教的轉輪聖王

佛陀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是轉輪聖王的仁王之治,轉輪聖王以擁有七寶(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長壽、無疾病、容貌出色、寶藏豐富)為德號,並以正法御世,國土豐饒,人民和樂。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佛陀為諸國國王指出如何成為仁王聖君的治國方法,當時印度的名王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等,都與佛陀有極深的因緣,並且經常向佛陀請教治國的理念與方法。他們不但深受佛教影響,成為虔誠的佛教信徒,也以正法安邦治國,更是佛教的護法長城。

佛陀入滅後,護教聖王以阿育王與迦膩色迦王為最著名。由暴虐無道到仁慈愛民的阿育王,佛法是他的治國理念,他深深明白,以武力來統治國家只能杜人之口,唯有用佛法真理來教化世間,才能服人之心。因此他在治國期間,一心致力佛法的傳播與弘揚。此外,迦膩色迦王的大力護教,廣建伽藍,促成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形成,更是大乘佛法興隆的關鍵時期。

禪讓國位的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梵 Bimbisāra),是佛陀時代摩竭陀國的國王。他與王后韋提希夫人都是皈依佛陀,深信佛法,是佛教最初的護持者。晚年之時,他們被太子阿闍世幽禁的故事,成為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的緣起。

佛陀尚未成道之前,為了追求真理,遠離祖國,途經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這時頻婆娑羅王正在皇宮高處眺望全城,忽然看見很多巿民在恭敬禮拜一位形貌莊嚴的年輕沙門。頻婆娑羅王生起好奇心,親自前往拜訪,與之交談後,才知道他是捨去王位,披上袈裟,追求出世真理,為解決人間生老病死的悉達多太子。國王非常讚許太子的才華威德,願意把國土的一半分給太子,但悉達多婉謝了他的盛意,並為他解說世間的有漏法。太子說:「恣情縱欲,是招致痛苦的主因。人的欲望如同熾烈的火,再多的木柴投下去,也會感到不足。財、色、名、食、睡的享受,若是得到了,徒然增長愛著的念頭;若是失去了,更是煩惱不安。這一切都只有使身體受苦而已。我追求真理,就是希望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救度世人。所以我潔身、乞食,捨棄欲念,遠離恩愛,過著清靜自在的生活,以免為了汲取名利而造業,將來墮入惡道。

「大王!你說老了以後再出家,然而年老的人,氣力衰了,體力弱了,年輕時代的壯志雄心都沒有了,死賊執著利劍一步一步跟隨在身後,伺候時機,送你殘生;無常好像獵夫,拿著老的弓,執著病的箭,要使如鹿一般奔馳在生死曠野的眾生斷命。這時候的你哪裡還能夠激發出抗魔、普度眾生的道念呢?」

頻婆娑羅王深受悉達多太子憐愍眾生的大悲心所感動,請求太子於得道之後,先到王舍城來受他供養,為民說法。悉達多太子也默許了他。

佛陀成道後第二年,率領弟子三迦葉等一千多人來到王舍城,頻婆娑羅王一聽悉達多太子已經成道來到王舍城,十分歡喜,帶領群臣、眷屬等一千多人前往禮拜佛陀,並恭迎佛陀入城。到了王宮,大眾坐定之後,驚見全國所尊崇的拜火教優樓頻羅迦葉道長也在佛陀徒眾席中,大家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力量使他放棄了事火的信仰呢?」

這時,頻婆娑羅王已禁不住好奇心向佛陀請示。佛陀示意優樓頻羅迦葉現身說法,以釋眾疑。優樓頻羅迦葉說道:「大王!佛陀真是三界人天的導師,是四生有情的慈父。我能在有生之年皈依在佛陀的座下,感到無比的歡喜和榮幸。過去我以事火為功德,相信精勤苦行可以生天,享受五欲快樂;如今才知道,即使上生天界享受快樂,也不能捨離貪、瞋、痴的煩惱,更無法免於老病死的恐懼。佛陀所開示的涅槃寂滅之樂,使我身心清淨,遠離三毒,因而服膺真理,自然捨棄事火的苦行,歸投在佛陀座下。」

優樓頻羅迦葉坦白說出內心真誠之言,以及讚美佛陀巍巍的功德,頻婆娑羅王聽了稱讚不已,再度懇請佛陀為大眾開示,同霑法露。

佛陀環顧四周,觀照眾生根器,慈悲的說道:「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等的一切作用和活動,就是生死起滅的原因。因為執著於『我』的存在,想滿足『我』的一切需求,所以生出種種的欲望,造作出種種的善惡業,以致無始劫來生死流轉不已。其實,所謂的『我』,只是四大假合之身,與受、想、行、識的因緣際會;明白了『我』及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就不會再受束縛了。忘了我,而只為了一切眾生,再忘了我及一切眾生,而進入不動心的領域,把心擴大,與宇宙一體,那就是『我』進入涅槃之時。大王!這才是人間本來的實相,那個地方才沒有生死煩惱。」

佛陀又為他們說施、戒、生天的三論和四諦說,眾人聽聞了微妙之法,內心清涼,得到無上的喜悅。頻婆娑羅王也當場證法眼淨,得正知見,獲法無畏,大眾一起虔誠的皈依三寶。頻婆娑羅王誓願終生護持佛教,他感動流淚,對佛陀說:「敬愛的佛陀!領受您給予人世稀有的甘露,沒有比這些更值得歡喜了。當我還是太子時,就有五個願望:第一、是承襲國王的寶座;第二、在我的國土內能有正等正覺的大開悟者;第三、我能供奉佛陀;第四、我能得聞妙法;第五、我能證悟佛陀的教法。如今,我這五個願望都已經圓滿了。」

據《頻婆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中記載,頻婆娑羅王誓願終生護持佛教,盡形壽供養佛陀及諸比丘衣被、飲食、臥具、醫藥等物。他是佛教的擁護者,佛教第一座精舍就是他供養的。晚年並於宮殿內的塔寺安置佛陀的頭髮、指甲,早晚恭敬禮拜,以表達內心對佛陀無限的崇敬和孺慕之情。後來,因太子阿闍世篡奪王位而卒於獄中。

造像供養的優填王

優填王(梵 Udayana),是佛陀時代中印度憍賞彌國的國王。當時,憍賞彌國與摩竭陀國、憍薩羅國等對峙,威震四方。皇后崇信佛法,並已證得須陀洹果,但王妃無比夫人卻是個瞋心極重的女人。無比夫人國色天香,嬌豔動人,但因曾被佛陀拒絕婚事,懷恨在心。當時追求無比的豪門貴族眾多,但他的父親逝心長者一心只看中佛陀,佛陀以修道者不近女色拒絕他,還對他說,秀色美女也不過是膿胞臭囊,不足為戀,然而無比卻認為佛陀是在侮辱他。

後來逝心長者將無比獻給優填王,王非常高興,立他做妃子,並賜長者高官厚祿。無比夫人雖然已經身為優填王的妃子,但報復之心仍然未消,就想殺害虔信佛教的皇后以洩恨。他向優填王說,皇后信奉魔王之教,必需滅除。於是,國王敕令以百箭殺害皇后,皇后見到百箭射來,不但不畏懼,也絲毫不恚怒,長跪向王,一心只念著佛陀的大慈心,因此所射的箭全都繞皇后三圈,然後折返,停留在王的面前。這一來,令優填王大為驚懼,心想:佛陀必定是無上正等正覺的聖人,他的白衣弟子就有如此的威力,何況是正等正覺的聖者!於是馬上前往佛陀的住所,祈求懺罪,並接受佛陀的教化。優填王深感自己為女色所惑,懇請佛陀為他解說戒色之道。佛陀就告訴他說:「大王!世上男子有好色之疾,卻一味地視女人為禍水。當知男子迷於女色時,有四種惡態:一、是以淫為樂,不覺其穢;二、是為色所迷,六親不顧;三、是壞清淨行,離經叛道;四、是淫心大作,索求無度。」佛陀以偈頌告誡他:

女人為何好?但是屎尿囊。何不諦細視,為此而狂荒?

恩愛一縛著,牽人入罪門。智者覺而捨,痴者致死傷。

優填王聽聞妙法之後,內心極為歡喜,皈依了佛陀,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有一次,佛陀突然失蹤了,在教團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原來,佛陀出生的第七天,聖母摩耶夫人便與世長辭,上升到忉利天。佛陀為了要報答母恩,欲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又因為有一些弟子雖然經常追隨著佛陀,卻不知珍惜勝緣,懈怠輕忽,不樂聽聞佛法,少數弟子更常為了枝節小事紛爭不斷。佛陀心想,不如趁著僧團舉行夏安居時,暫時悄悄離開人間,或許能使那些喜好爭執的比丘猛然悔悟罷。

佛陀的四眾弟子數日不見佛陀,苦尋不獲,個個都憂心自責,因而各自發憤圖強,但是優填王卻因思佛心切而病倒,並且對人說,如果不能見到如來聖像,不久必將憂愁命終。大臣們非常著急,於是商議請來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力,帶著雕刻師上到忉利天,親睹佛陀聖容,然後用紫檀木雕刻成高達五尺的佛像,讓優填王得以瞻仰,早晚禮拜,以解除思念之苦。這就是佛像雕刻的開始。

三個月後,佛陀從忉利天宮說法完畢,回到人間,眾人欣喜若狂,紛紛前往佛所,頂禮問訊,紫檀聖像也向前迎接佛陀。佛陀微笑著對佛像說:「辛苦!辛苦!末法眾生可要靠你教化了。」

佛陀並以偈頌嘉許優填王說:

作佛形像者,今當粗說之:眼根初不壞,後得天眼視,

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形體常完具,意正不迷惑,

勢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終不墮惡趣,終輒生天上。

優填王自從皈依三寶後,一直希望能以佛法治國,為此,他特地向佛陀請示為君之道。佛陀於是告訴他十種能令聲譽日隆的功德:

1.出生尊貴:宿植德本,前世布施、供僧所得之福報。

2.得大自在:能自在主政,不受制於人。

3.性不暴惡:見群臣雖有小愆過失,容忍規勸,不馬上貶黜,不發粗言。

4.憤發輕微:群臣百官縱有大愆違越,不以重法而刑罰之。

5.恩惠猛利:有功則賞,有勞則勉,令屬下容易親近,不難承事。

6.受正直言:廣納正言,不聽阿諛。

7.善順先教:對先王所遺下的法制或舊臣,善加審思,抉擇其去留。

8.顧戀善法:篤信因果業報,具足慚愧心,不作惡行,修福持齋,慈悲喜捨。

9.善知差別:對大臣百官,心無顛倒,一一了知他們的忠信、技藝、智慧等各種差別,知人善任。

10.不行縱蕩:時時誡慎,不傲慢自大,不耽於欲樂。

「大王!如果你能增益以上這十種功德,就可以稱得上是『法王』,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都會日夜加持你、護念你;不但如此,還能夠感得國境風調雨順,兵甲休息,諸國朝貢而福祚無邊。」

佛陀又進一步說明,作為一個國王應該具備兩類的「可愛法」,每一類各有五個項目,如此才能獲得百姓的愛戴。

1.人所愛敬;自在增上;能摧冤敵;善攝養身;能修善事。

2.恩養蒼生;英勇具足;善權方便;正受境界;勤修善法。

優填王聽聞佛陀這麼說,十分歡喜,全心全意信受奉行。

懺悔得救的阿闍世王

阿闍世王(梵‭ ‬Ajātasatru),佛陀時代中印度摩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皇后韋提希的太子。皇后懷胎時,占師預言此子長大後將會弒父,頻婆娑羅王與皇后十分驚恐,就在他出生不久,把他從樓上拋擲至地面,但只摔折了他的手指,嬰兒卻活了下來。由於他處胎時就與自己結下惡緣,所以頻婆娑羅王便把他取名為未生怨。

頻婆娑羅王是佛陀最早的擁謢者,虔信三寶,而阿闍世卻輕信提婆達多讒言,認為他才是真正的梵行者。提婆達多出家十二年後,野心愈發熾盛,一再向佛陀爭取僧團的領導權,同時又煽動阿闍世弒殺父王,以篡奪王位,實現「新王——阿闍世,新佛——提婆達多」的目的。

不久,阿闍世終於聽從了提婆達多的唆使,幽閉父王在七重室內至死,取得王位;又受提婆達多的慫恿,以狂象加害佛陀。然而,不久提婆達多因犯五逆重罪而滅亡,阿闍世王也受到良心的譴責,心生悔悟,但是為時已晚,全身長滿了惡瘡,臭穢難當,他自知業報現前,地獄果報就在不遠處等著他了。

王宮的文武百官紛紛延請婆羅門外道為王治病消災,但是無一見效。後來,名醫耆婆也前來探病,阿闍世王便對他說:「耆婆!我的病很嚴重,不只身體上的病,心理上的病更嚴重,我想任何仙丹良藥也無法治好我的病苦。我日夜悔恨,懊惱過去的罪孽,呻吟痛苦,無法入眠。你雖是天下名醫,也救不了我。」

耆婆答言:「大王!你的病況,我的確無法醫治。現在世界上唯一能救大王病苦的,只有佛陀一人。」

阿闍世聽到這話,心生慚愧,對耆婆說:「可是佛陀會救我嗎?我與提婆達多做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事。」

耆婆知道阿闍世王的憂慮,便道:「大王!諸佛世尊,大悲普覆,不限一人;正法弘廣,無所不包,怨親平等,心無憎愛,終不偏為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餘人不得。

佛陀是無上醫王,是無邊大海,他能容納百川眾流。大王的苦惱既從心生,就要先把根本的病醫治好,才能醫治身體上的病。佛陀的慈愛無量無邊,惠施給一切眾生,他不分貧富貴賤,同等救度。他准許尊貴的跋提迦王子等人出家,也准許出身下賤的優波離出家;他接受富貴的須達長者的供養,也接受貧女的布施;他感化大迦葉等人加入僧團,也方便勸導貪慾的難陀披剃;他不但聽許煩惱少的優樓頻羅迦葉出家,也允許煩惱深又罪孽重的波斯匿王之弟優陀耶出家;不只令出家人得四道果,也令在家人得三道果;不僅為有智男子說法,更為女人說法;不只為富多羅等寂靜思維者說法,更為頻婆娑羅王等統領國事者說法;不只為斷酒的人說法,也為酗酒的郁伽長者說法;不但為自己的弟子說法,也為外道尼乾子說法;不僅為二十五歲盛壯青年說法,也為八十老朽說法;不僅為善根成熟的人說法,也為善根未熟的眾生說法。佛陀視一切眾生如佛子羅攖羅,請大王放心,不要疑慮!」

聽完耆婆這番話,阿闍世王即刻放寬心胸,請他代為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前往拜訪佛陀,哀求懺悔。耆婆回答說:「大王!佛法中沒有哪一天不是良辰吉日,就如同重病的人,不能再拖延等待,必須立即尋求良醫治病。大王既然要向佛陀懺悔滅罪,請今天就起程吧。」

佛陀見到阿闍世王,非常歡喜,阿闍世王受寵若驚,趕快跪下,祈求懺悔。佛陀為王進入「月愛三昧」,身放光明,猶如月光,能令眾生的善心增長,其光清涼,照在王身上,惡瘡馬上痊癒,頓感輕安無比。佛陀再為阿闍世王傳授三皈五戒,王也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瓔珞、微妙伎樂供養佛陀。佛陀又為阿闍世王宣說治國之道,勉勵國王以正法治民,以德化民,多行仁政,必得民眾尊敬,行善安心,必得快樂。阿闍世王聽聞妙法,對新的生命充滿希望與信心,不禁感激泣淚,跪在佛前作禮。

阿闍世王依教奉行,成為佛教僧團的大護法。據記載,阿闍世王與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數度交戰,後來因佛陀的開示而言和。《中阿含 '雨勢經》記載,有一次,阿闍世王想發兵攻打跋祇國,派遣大臣雨勢代向佛陀請教戰略。佛陀早已知道雨勢大臣的來意,所以未等雨勢開口,便對站在身後為他拂扇的阿難說:「阿難!跋祇國今天所以會那麼富強,主要是有七種的治國妙法:一、常開會議;二、上下和合;三、尊重法治;四、以禮教化;五、孝親敬師;六、護持宗教;七、接應四方。」

聰明的雨勢大臣了解跋祇國施行仁政,是無法攻破的,於是禮謝佛陀,回到宮中覆命,阿闍世王也因而取消攻打的計劃。佛陀的權巧智慧,及時化解了一場血腥的戰爭。

佛陀剛入滅,就有一位愚痴比丘,不但不覺得悲傷,還非常歡喜地對眾比丘揚言:「如今已經完全脫離了大沙門的束縛了!」長老大迦葉聽到這句話,心想:假如今後在教團裡出現許多這種破戒的比丘,則佛陀在世時的法與律制必將很快消失,因此必須馬上結集經典,以保存正法。於是將此事告知阿闍世王,請王護持,安頓大眾,並在結集期中,每日供應飯食,以免分神去乞化。阿闍世王聽了大喜,就在當年雨季安居的三個月期間,提供五百羅漢的飲食等,於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郊外,進行佛教第一次的經典結集。

護法求法的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是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兼領有迦尸國,與摩竭陀國並列為佛陀時代的大強國。波斯匿王與佛陀同齡,曾和佛陀辯論而結成好友,視佛陀如師,在印度與頻婆娑羅王同是護持佛教的兩大國王。

由於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將位於首都舍衛城的林園賣給須達長者,須達長者在那裡建築精舍供養佛陀,這件事令波斯匿王對於佛陀的威德感到很好奇,就率領群臣拜訪住在祇園精舍的佛陀。

波斯匿王一來到精舍,就以一國之君的姿態,傲慢地問道:「聽說你是一位大覺悟的佛陀,這是不會錯的,只是我十分不解,許多修行者在深山叢林之中長住數十年,直至衰老之年尚且不能覺悟,為何你這般年輕就能證得正覺呢?」

佛陀祥和而堅定的答道:「大王!大多數人都蔑視年輕人,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世間上有四事不可輕視: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龍;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輕的僧侶。王子雖然年幼,將來也是一國之君;小龍雖小,及至長大,可以翻雲覆雨;星星之火,則可燎原。僧侶只要心能清淨,守護道業,抱有救度眾生的弘願與精神,不分貴賤老幼,都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在真理及覺悟者之前,或輕視,或惡口,將招致重罪,必須深切痛悔,才能懺除罪障。」

波斯匿王一向暴惡無信,為所欲為,從來不曾有人敢向他直心諫言。此刻,他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佛陀沈默一會,向波斯匿王說道:「為王者,要愛民如子,寬大待人,切莫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要濟弱扶貧,要安慰煩惱的人。身為一國之君,不能聽信阿諛的言詞。要為人民謀取幸福,而不是要人民都來為王者效勞。」

佛陀的法語,像陽光似的破除波斯匿王愚暗的心,從此,波斯匿王對佛陀生起了恭敬純真的信仰。

波斯匿王一直為肥胖的身體造成行住坐臥的諸多不便與辛苦而苦惱。

波斯匿王在苦惱之餘,吩咐侍衛備車,前往拜見佛陀。痴肥笨拙的身體,靠著侍衛的扶持,好不容易向釋尊作禮後,問道:「佛陀啊!我近來身體欠佳,雖然想來看您,總不能成行。現在看您身體健康,我很高興。我不知前世犯了什麼罪業,才會如此肥胖,請問要用何種方法,才能免於這種苦惱呢?」

佛陀看到國王苦惱的神情,就說道:「大王啊!人的肥胖有五種原因:一、是吃太多;二、是貪睡;三、是耽於享受;四、是不勞心;五、是不工作。基於這五種理由,身體才會肥胖臃腫。若想減肥,應當要節制飲食,努力工作,自然能恢復正常健康。」於是佛陀作了一首詩偈:

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

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國王聽了偈頌,無限歡喜,吩咐御廚,以後在他進食時,都得站在旁邊唱一遍偈文,以茲提醒。果然,御廚在每餐進食前,必定唱誦此偈文提醒國王,因此國王的食量漸漸減少,身體也隨之輕安。

有一天,波斯匿王的祖母過世,國王在痛失祖母之餘,恨不得能用任何金銀財寶、象馬車乘、奴婢僕從、城池國土,乃至自己的性命,來換取祖母的生命。他悲痛已極,突然想起佛陀所說的「有生無不死,合會要當離」的話,於是,輕騎驅車前去拜見佛陀。在佛陀安詳的目光下,波斯匿王收攝哀痛的心情,聆聽法音:「大王!切莫愁憂,一切有生,皆歸於死,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事實。我們的色身有四件事是無法抵擋的:一、是身體老化;二、是疾病之苦;三、是死亡降臨;四、是無常變化的人生。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大王應當利用有限的生命,為自身與亡者植福積德,廣作善事。」

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教法後,掃除一切憂愁,歡喜作禮而去。

有一次,一個外道梵志的獨生子死了,他晝夜追思,蓬頭垢面,衣服破爛,露宿於塚間,啼哭不已。佛陀經過,十分哀憫,對他說:「今日的愁憂苦惱,皆由恩愛所生。」

梵志聽了,豁然大悟,逢人便說:「恩愛合會皆生愁憂苦惱。」

這句話輾轉傳入波斯匿王的耳中,王感到非常疑惑,就問虔誠學佛的末利夫人:

「一般人都知道恩愛合會皆生歡樂,何獨佛陀說恩愛合會皆生愁憂苦惱?」

「大王!您歡喜見到我嗎?」末利夫人溫柔地問。

「夫人!我一見到你就感到歡喜無憂,更希望你能生生世世陪伴著我。」

末利夫人收斂起笑容,愁憂問道:「如果有一天,我必須離開您,永不再會面,您會傷心難過嗎?」波斯匿王一時無語。

末利夫人接著說:「人生在世,有很多煩惱來自於恩愛不能捨離,有家憂家,有財憂財,愚者處其中而不自覺知。佛陀說人生短暫,世間無常,有生無不死,合會要當離,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因此,貪戀世間的任何事物,都將招致苦果。」波斯匿王聽了,若有所悟,默默不語。

在佛法長期的薰陶下,波斯匿王漸漸有所體悟。有一次,波斯匿王向佛陀提起舍衛城的大富長者摩訶男往生了,留下一大筆財富,因無子息,只得將財產歸於國庫。摩訶男長者生前十分節儉苛刻,雖然家財萬貫,卻陋食敝衣,也捨不得布施貧困,供養僧伽。

佛陀隨即說了一首詩偈:

曠野湖池水,清涼極鮮淨,

無有受用者,即於彼消盡。

如是勝妙財,惡士夫所得,

徒自苦積聚,聚已而自喪。

慧者得勝財,能自樂受用,

廣施作功德,生天受福樂。

波斯匿王聽了這首詩偈,心生歡喜。在佛陀諄諄教誨下,漸漸匡正言行,不但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也成了佛陀忠誠的護法弟子。

佛陀在舍衛國前後住了二十五年之久,許多聖典就是在此處宣說的,例如:《阿含經》、《賢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大寶積經》、《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經》等,可見佛陀對於該地弘化的重視,而波斯匿王護教的功德,也影響極為深遠。

分燈世界的阿育王

阿育王(梵 As0oka),約西元前二六八年前後登基,是中印度摩竭陀國孔雀王朝第三世王,他所處的時代大約在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阿育王所統治的國度,除了全印度之外,幅員十分廣大,南至斯里蘭卡,西及希臘各國。佛教能遍及印度全國,乃至後來傳播到國外,阿育王是重要關鍵。他的政治在世界史上是無與倫比的宗教政治,印度人的轉輪聖王思想,由他的治績奠定了基礎。阿育王的文治武功,學德崇隆,在印度歷史上的地位,足以媲美於中國的禹湯文武,而他對佛教的弘揚,在人們的心中更是永垂不朽,為保護佛教最有力的統治者。

年輕的阿育個性粗暴驕縱,不得父親賓頭沙羅王的寵愛。有一次,適逢德叉尸羅國叛亂,賓頭沙羅王便下詔派阿育前往征討,平定亂事,心中卻盼望他戰死沙場。但沒想到,阿育反而平定叛亂,因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威權大振,於是在賓頭沙羅王駕崩後,殺其兄弟,登上王座。

即位以後的阿育王,仍然隨時隨地嚴密戒備,不敢絲毫大意。他繼承祖父時代,即孔雀王朝開祖旃陀羅笈多大王的強大武力,並執行嚴刑厲法。在雷厲風行的整肅行動中,朝中大臣受刑的多達五百人,因此民怨沸騰,逐漸喪失向心力。

阿育王雖然勤於政務,但他待人律己卻過度嚴苛,從不體諒別人的辛勞,也無視於自己精神體力的透支。阿育王的弟弟帝須,了解人民的心聲,屢次好言相勸,但阿育王一點都不肯接納。

在即位後第九年,阿育王為了要擴張領土,統一整個印度,就帶兵大舉入侵羯陵迦國,以達成統一的目的。然而,這一次侵略戰爭的結果,卻給他一生帶來全新的扭轉。原來,當他目睹殘酷殺伐之後的悲慘場面,內心大為激動,醒悟到:由於自己好大喜功,發動戰爭,造成如此慘烈的犧牲、破壞與苦難。於是,由於苦惱而後悔,乃至深切的懺悔,而當初領軍出征時的威風已不復存在了。

其實,早在征服羯陵迦國的兩年前,阿育王就已經皈依佛門,然而並不精勤信佛。戰爭結束之後的醒悟,使他的信仰驟然一轉,變成無比堅定的宏願,以佛陀的教法作為政治的理想,成為一個仁民愛物的聖王。

虔誠皈依佛法之後的阿育王,施政原則與正法倫理相吻合,不但希望自己的臣民幸福,也祈願他國人民安樂。他視臣民如子女,具有民胞物與,眾生一體的大慈大悲精神。

阿育王的「正法」又稱「便民之法」,內容是頒行各宗教中有關倫理的教條,以便萬民遵守。他將所有正法條文鐫刻在全國各地的石柱或山岩上,包括四種石柱刻文:摩崖誥文、石柱誥文、小石柱誥文、小摩崖誥文。他更委派正法官,弘揚正法。誥文內容及實施要點如下:

1.敬長:對於父母、師父、長老及高級官員等,均應尊敬,尤其對於雙親,務必要盡孝道;對於親屬朋友,也應和藹相處。

2.愛眾:居高位者,對於下級屬員、傭僕,以及貧苦親屬,應當謙和相待。至於苦行道士、婆羅門教徒、佛教僧尼,也應敬重有加。

3.真誠:為人要真誠,說話真實,不可妄語,縱使有損錢財,亦當為之。

4.施捨:對於修禪苦行之士、老弱殘廢之徒,應竭盡所能從旁協助,或布施財物,或扶持生計,以盡人道。

5.護生:對於一切動物不可傷殺,以終其天年。

阿育王為了實現這個理念,以身作則,停止狩獵,設立獸醫院,規定宮廷御廚不得殺生。

6.容忍:宗教人士應彼此包容,不可批評他教之短,顯揚自己之長。

7.作業:堅信往生極樂世界之說。為了往生淨土,今世之人應當廣做善事。對於邊界人民偶爾發生違法亂紀的情事,阿育王都予以赦免,並讓他們能按正法生活。同時,他也訓誡他的繼承者,不可用武力征服鄰邦,應以仁民愛物的態度獲得鄰邦人民的真誠歸附。

自西元前二六一年起,阿育王開始使用政府機構的財力資源來弘揚佛教,並且曾經親身偕同優波笈多尊者等千餘人,參訪佛陀降生處藍毗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及佛陀涅槃處雙樹林。由於阿育王對佛法的大力弘揚與護持,全國人民也隨之篤信佛法,佛教因此也就成為當時的國教。

為了教法的長遠流傳,阿育王廣建寺院,給予佛教學人薪俸;將佛陀舍利分為八萬四千份,在全國各重要城市建塔分藏,共有八萬四千所佛塔。西元前二四九年,他召請目犍連子帝須上座,遴選一千多位高僧,在華氏城雞園寺舉行佛教第三次結集,統一教法與戒律。會後,阿育王派遣與會的千位高僧,攜帶結集的佛典到國外各地傳教。傳教的範圍:東至緬甸,西抵大夏,南及錫蘭,北達中央亞細亞。其中,傳到西北方的部分,以後發達於犍陀羅及中央亞細亞地區,成為北傳佛教的系統;傳到東南方的部分,後來更及於暹羅地方,成為南傳佛教的系統。

阿育王所派遣的傳教師到各地弘法,足跡遠及中南半島、亞洲、歐洲、非洲等世界各區域,使佛教從東印度進而發展成世界性的大宗教。根據史料記載,各傳教師所到之處如下:

1.末闡提,到罽賓及犍陀羅。

2.摩訶提婆,到摩醯娑慢陀羅國。

3.勒棄多,到婆那婆私國。

4.曇無德,到阿波蘭多迦國。

5.摩訶曇無德,到摩訶勒咤國。

6.摩訶勒棄多,到臾那世界國。

7.末示摩,到雪山邊國。

8.須那迦及鬱多羅,到金地國。

9.摩哂陀、鬱帝夜、參婆樓、拔陀,到師子國。

各傳教師秉持佛教教義,宣傳戰禍的悲慘,強調真正的勝利是由正法而得,因此所到之處都獲得各國人民的肯定與歡迎。對內的政治設施,阿育王也依佛法為準則,一一布令告誡,因而獲得「正法阿育」的美名,傳誦千載。

從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來看,阿育王所建造的石柱石塔,除了提供有關阿育王時代的宗教、社會、對內政策、外政措施以及佛教弘傳的寶貴史料之外,敕銘和碑柱在造型上的生動精美,更是文化史上的珍貴藝術品,使得這些石刻,除了具有歷史與宗教上的意義外,還蘊藏豐富藝術價值。

博學善辯的彌蘭陀王

西元前三二六年,亞歷山大帝率領馬其頓軍隊攻入西北印度之後,印度開始受希臘人的統治,但同時也帶來東西方文化、經濟、藝術、民風的交流。到了西元前二世紀後半,希臘籍的彌蘭陀王,便以舍竭城為首府,建立了希臘人在西北印度的王國。鼎盛時期,其疆域及於西北印度五河一帶,包括迦濕彌羅及阿富汗的喀布爾,使西北印度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

大夏王彌蘭陀(梵 Milinda),希臘人,是一位年輕、博學、善辯、聰明、仁慈的國王,具備法律、哲學、瑜伽、算術、音樂、醫藥、歷史、詩歌、交通等種種世間的學問。此外,也擅長戰爭、天文、巫術和符咒之術。王雄辯滔滔,喜歡與人論議。同時,他還以無可匹敵的英勇和謀略而著稱於世,當代印度人稱他為「全印度最偉大的君王」。

彌蘭陀王在政治上的勝利,帶來四境安和,天下太平。由於博學,使他樂於與天下名士論議,無時不在尋找對手。當他聽說有一位學養修證兼具,並已證得阿羅漢果的那先比丘正遊化舍竭城,即刻派遣大臣,迎請尊者到宮中共論經法。

那先(Nāgasena)比丘,是雪山山麓羯蠅揭羅村(Kajangala)婆羅門之子,幼年就學會了三部吠陀經。稍長,深感婆羅門教學的不足,而出家為僧。那先比丘博學睿智,語言豐富,雄辯巧妙,任誰也難以匹敵,因此,他的聲望威德普受人民的尊敬。

彌蘭陀王的信奉佛教,是在與那先比丘的一番議論之後。佛教史上著名的聖僧那先比丘與彌蘭陀賢王之間的智慧議論,收錄於北傳《那先比丘經》及南傳小部經典《彌蘭陀王問經》。這一部經在佛教文學史上極為重要,那先比丘在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題上,關於緣起、無我、業報、輪迴、涅槃、善事等佛教基本教義,均以各種善巧的譬喻說明,使彌蘭陀王歡喜地信服了佛教的真理。

例如,他們討論佛陀存在與否的精彩議論過程是:

「可敬的那先比丘,你見過佛陀嗎?」

「沒有,陛下!」

「那麼你的老師見過佛陀嗎?」

「沒有,陛下!」

「可敬的那先比丘,這麼說,就沒有佛陀了?」

「但是,你見過喜馬拉雅山的烏哈河嗎?」

「沒有,尊者!」

「你的父親見過嗎?」

「沒有,尊者!」

「那麼,陛下!是不是因此就沒有這條河?」

「那條河是有的,雖然我和我父親都不曾見過,但它還是存在的。」

「對極了!大王!雖然我和我的老師都沒有見過佛陀,但還是確有其人。」

「太好了!太好了!可敬的那先比丘!」

就這樣,彌蘭陀王相信了真有佛陀的存在。

據南傳經典記載,彌蘭陀王與那先比丘共辯論了三○四個問題,但當中卻只有二六二個問題被記錄下來。

彌蘭陀王是一個無宗教信仰的西方統治者,那先比丘則出身於印度的婆羅門家族,而在佛門中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兩人進行了一日的論辯後,那先比丘終於令王敬服而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後的彌蘭陀王,建了一座名為「彌蘭陀精舍」的寺院,供養尊者那先。他更本著佛教慈悲平等的思想治國,得到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使希臘人紛紛改信佛法,又曾鑄造貨幣,流通極廣,幣上繪輪寶,並隨刻「法者」之字,由此可知王對佛教的關心。據說,他晚年讓位給兒子,自己出家為僧,證得阿羅漢果。圓寂之後,遺骨分散到全國各處。

重視佛教藝術的迦膩色迦王

孔雀王朝到阿育王的治世,盛極一時,以後日漸衰微,至西元前一八三年,孔雀王朝結束。這時,印度北方有希臘人所建立的大夏國入侵,併吞阿富汗及印度北境;印度南方則有達羅毗荼人建立的案達羅國興起,西元前二十七年滅去摩竭陀國的甘華王朝。

西元前一三○年,大夏國被東方大月氏人侵占,大夏遂遷都阿富汗的喀布爾。西元五○年左右,大月氏中的貴霜翕侯邱就卻在新頭河地方建立貴霜王朝,定都犍陀羅,其子閻膏珍更占有恆河上游,與南方案達羅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貴霜王朝到了第三代國王迦膩色迦王(梵 Kaniska)時代(約七八~一二○年間),國力最盛。除了領有北印度外,西侵安息,勢力達於鹹海,東到蔥嶺,南邊達到頻陀山脈、印度河流域,向北則及於中亞、伊朗等地,而以布路沙布邏城(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地區)為都城,創建了自阿育王以後最強大的印度大帝國。這個時代,不但是印度政治史、文化史上的關鍵時代,而且迦膩色迦王也因繼阿育王之後,建設了信佛護法的佛教大國,在印度佛教史上,與阿育王並稱為護持佛法的二大轉輪聖王。

迦膩色迦王初時信奉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不相信有罪福的說法,輕侮佛法,而且征伐四方,多造殺罪,直到受馬鳴菩薩的感化,才皈依佛教;馬鳴菩薩也因此成為國王思想及精神上的指導者。此外,協助治國的智臣摩吒羅及調身的良醫遮羅迦,這兩位高僧對國王的影響也很大。他們都是迦膩色迦王所重視景仰的大德。

由於迦膩色迦王大拓疆土,開啟當時東西文明交通的要道,加上他的極力保護佛教,使佛教迅速傳播於各民族之間,因而高僧輩出,促進了大乘經典的編纂,這也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經典結集。

當時的印度佛教,部派演化不止,教義十分紛亂,迦膩色迦王便禮請脅尊者和五百羅漢在喀什米爾地方舉行三藏結集大會,把佛教經律論的各種異說重新統一起來,造立三藏各十萬頌,用梵文筆錄,刻在銅板上,再建造佛塔以永久納存。結集的聖典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大毗婆沙論》,這是說一切有部的巨著。國王又下令將抄本遠送到各地,廣為流傳。這次的編纂工作雖費時十二年之久,但國王終於完成心願,讓佛教再度興隆起來,日後還經由中亞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日本,蔚為當今世界的一大宗教。迦膩色迦王對佛教的貢獻,可以說就是印度佛教史上的「阿育王第二」。

迦膩色迦王建造了許多佛塔,據《法顯傳》、《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迦膩色迦王曾在都城郊外建立雀離大塔與迦膩色迦伽藍。雀離大塔位在布路沙布邏城的東南七、八里處,塔高四十餘丈,眾寶裝飾,壯麗威嚴,在形式上改變了原來的覆缽式,創建了五層樓式的佛塔,是法顯所見過的佛塔中最壯觀的一座。據說,這座大塔曾經幾次焚毀,又幾次重建。一九○八年,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迦膩色迦王時代的舍利容器。迦膩色迦僧伽藍則建在雀離大塔西方,有重閣、層台、洞戶、僧院等建築物,可惜到玄奘西行時已成了廢墟,其他還有一千餘所伽藍、窣堵波,但也都頹圮,不復當日。

迦膩色迦王治世時期,佛教藝術有極大的發展,開展出希臘式犍陀羅藝術,這是印度佛教美術中,風格極為特殊的一系,盛行於印度河與喀布爾河的會合區域,以首都布路沙布邏為中心而發展,影響廣及中亞、東南亞、中國、日本等地。

犍陀羅藝術的表現,主要為宮殿寺廟的建築、佛菩薩像的雕刻、繪畫等。內容大都以佛教題材為主,採用希臘系統的表現方法,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所以歷史性價值極大。可以說,犍陀羅藝術就是以印度傳統藝術為基礎,再吸收希臘、波斯、大夏、羅馬等藝術的風格,鎔為一爐,而自成一派,與一般的印度傳統藝術有所不同。

犍陀羅藝術越過北方蔥嶺,進入現今新疆地方,傳到中原,影響北魏的佛教藝術;又經由朝鮮,傳入日本,顯著影響飛鳥時代的建築、雕刻。另一派則傳到緬甸、暹邏、交趾等地。

迦膩色迦王的形貌,在他所鑄貨幣上,可以看到王的威武立像,高額大鼻,蓬鬆的鬍鬚,左手持矛,右手持劍。在他逝世之後,其子孚維什伽即位,繼承父志,使佛教廣布各地,在喀什米爾等地也建築了不少規模宏大的佛寺。

綜合各經典,我們可以了解,佛陀對於轉輪聖王的看法,其大要可分成七點:

1.一切須以法為首,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並努力護持正法於不墜。

2.以正法教化人民,並依法保護一切禽獸,免遭殺害。

3.應時時向德慧兼備的學者、專家、沙門等,諮詢國家大事。

4.矜卹孤寡,照顧貧困無依的眾生。

5.對於國家傳統的舊有法令,應該權衡制宜。

6.以十善法治理國家,讓社會道德淳善,風氣敦厚。

7.重視經濟生產,讓人民豐衣足食,生活沒有匱乏。

佛陀認為,如果能施行轉輪聖王的仁政,世間必可成為富足無爭的清淨國土。

上述幾位轉輪聖王,他們都是佛陀在世時或佛陀入滅以後,與佛教因緣深厚的英明君主,他們不但運用佛法來治理國家政治,影響社會風氣,同時又以仁心智慧來護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能在各時代展現不同的特色和風貌。

【習題】

1.分別列舉阿育王與迦膩色迦王對佛教的重要貢獻或影響。

2.試述與佛教有深厚因緣的國王如何以佛法治國。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