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2 東土律祖道宣律師

道宣律師開創中國南山律宗,集律宗之大成,世稱「南山律師」。

道宣一生鑽研《四分律》,於各地講說無數,著作等身,為當時各宗派學者所必讀,其中除「南山五大部」為後世治律指南外,為區分佛、道,著有《集古今佛道論衡》、《廣弘明集》及其他經錄、史傳、資料集等著作,共二百二十餘卷,皆為研究佛教史之珍貴文獻。道宣並於淨業寺首創戒壇,標示軌範,成為後世建築戒壇的法式,使律學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份,在佛教史上大放異彩。直至今日,中國的出家戒律仍以《四分律》為圭臬。

乘願而來 慧性顯發

道宣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四月八日,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家學淵源,世代為官,父親錢申任吏部尚書,母夢月輪貫懷而有孕,復夢一梵僧告知所懷者乃梁朝僧祐律師轉世,宜令其出家。

道宣九歲便能作賦,十五歲時由於厭倦世典,至長安日嚴寺隨智頵律師學律,開始誦習經典。智頵律師不僅通達戒律,並且歸心龍樹教法,精通《般若》、《中論》、《百論》、《唯識》等,曾宣講《法華經》,深受十方欽仰。

十六歲時,道宣隨智頵出家,潛心受教。大業十一年(六一五),道宣二十歲,依止大禪定寺智首律師受具足戒。智首律師戒德清淨,七眾宗仰,博覽三藏,頻開律學講壇,獨步長安三十餘年,有「鈔疏山積,學徒雲湧」之美譽。不久,道宣隨智首聽受四分律學。當道宣第一次聽受戒律後,便亟思修習禪定,智首即呵責道:「夫適遐自邇,因微知章,修捨有時,功願須滿,夫宜即去律也!」道宣於是虛心受教,待聽講戒律二十遍後,才前往林間修習定慧。由於道宣用功專精,竟感得舍利現於寶函之中。武德七年(六二四)道宣遷居終南山倣掌谷,營建白泉寺,大弘《四分律》。

戒行高潔 冥感天人

隋朝末年,道宣遷往崇義精舍,一年後又移徙豐德寺、淨業寺。

一次,道宣焚功德香,行般舟三昧,功行深厚,感得群龍化男女之形,競相禮謁。在場沙彌散心顧盻邪視,惹怒群龍而生起殺心,幸而群龍立時轉悔,將口中毒液盡吐井中,指陳沙彌種種過失而去,道宣旋即命人封閉該井。曾有好事者偷偷開啟,只見井中陣陣濃煙向上竄升。

道宣謹守戒律,三衣皆為紓麻所織,日中一食也只是菽豆之類;出門則錫杖不離身,唯恐傷及大地眾生;長行不倒單,坐不倚床,其精持戒律所得感應不勝枚舉。貞觀年中,某日夜半,道宣在西明寺經行,突然一陣踉蹌,行將跌倒之際,一位身著介胄的少年及時上前扶持,道宣怪而問其身分,少年回答:「弟子為毘沙門天王子張瓊,以師戒德,故來給衛耳。」臨別時並以佛牙相贈。

此外,曾有三果梵僧前來禮壇,甚至感得聖僧賓頭盧尊者現身,力讚道宣為佛滅以來弘律第一人。其餘諸天神將常來護衛,供以天饌之事亦不勝枚舉。

編修律典 南山開祖

道宣學養深厚,嚴持淨戒,精通大小乘經律,於唐武德九年(六二六),撰著完成《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他主張圓融三學,以大乘菩薩的圓教義理會通《四分律》,闡發律學精要;更依天台與唯識教義來解釋《四分律》,為小乘戒法注入大乘思想,奠定南山律宗的開宗基礎。

翌年(六二七),道宣撰有《四分律拾毘尼義鈔》六卷;其後陸續完成《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一卷、疏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一卷、疏三卷,《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和《四分律比丘尼鈔》六卷。此乃南山律宗五大疏鈔,稱為「律學五大部」,為律宗重要著作,唐朝以後講律學者,莫不宗南山,故後人又稱道宣這一系為「南山宗」,尊道宣為「南山宗祖師」。

五大疏鈔中,《行事鈔》為研究《四分律》所不可或缺的參考要典。唐宋兩代,註解《行事鈔》者,計有六十多家,足見影響之大。直到後來,中國的律學家幾乎全以道宣的著述為圭臬。

另外,道宣對於佛教文史學的貢獻亦相當卓越。魏晉以來,前朝所遺留的佛教人物傳記,因乏人作系統的整理編寫,恐有遺逸失傳之慮,道宣遂於貞觀十九年(六四五)撰寫成《續高僧傳》三十卷;永徽元年(六五○)著《釋迦方志》二卷;後鑑於當時佛道二教論諍激烈,乃於龍朔元年(六六一)撰述《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龍朔二年(六六二)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道宣與彥悰、玄奘大師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麟德元年(六六四)完成《大唐內典錄》十卷,為一部整理經典的目錄書。道宣又針對道教之說編集《廣弘明集》三十卷、《集神州三寶感應錄》三卷;麟德二年(六六五)完成《釋迦氏譜》一卷等,凡此均為佛教重要文史著作,亦為後世治學之指南。

其中,《廣弘明集》內分十篇,選輯許多魏晉至隋唐以來珍貴的佛學論文、辯論文章及帝王的詔啟等,每篇加以編者的敘述及歷代王臣對佛法興廢的辯論,與僧祐編纂的《弘明集》,皆為研究魏晉至隋唐佛教思想的重要典籍。而《集古今佛道論衡》則記載從東漢明帝至唐太宗年間佛道二家論諍的史實,及帝王對佛道二教的態度,為研究佛教史與道教史的重要著作。

唐智昇大師於《開元釋教錄》中,稱道宣「外博九流,內精三學,戒香芬潔,定水澄奇,存護法城,著述無輟」,洵非虛譽之辭!

一代律師 聲振竺乾

唐高宗顯慶三年(六五八)六月,西明寺落成,高宗下詔禮請道宣為上座。七月,玄奘大師亦奉敕入西明寺。此時,佛道二教在西明寺已有兩次的論諍。隨後道宣奉詔參加玄奘弘福寺及西明寺的譯場,擔任綴文、筆受、潤文等工作,暇時則著手撰著。當時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精英緇素大德等共事翻譯,因此對道宣的學識見聞有相當的影響與助益。

此外,道宣和教外人士也時有往來,如喜好老莊及百家之說的藥學大師孫思邈,便與之相交甚篤。道宣無論在內學或世典方面,均能廣泛吸收,並且取精用宏,醞釀出特有的律學風格,蔚為一家。

天竺三藏善無畏初到中國,帝問:「要往何處參學?」善無畏奏曰:「在天竺時,常聞西明寺宣律師秉持第一,願往依止。」可見道宣精持戒律的盛名,不僅在中土受到尊崇,西域天竺猶然傳頌不止。

唐高宗乾封二年(六六七)二月,道宣於淨業寺創立戒壇,為諸方大德沙門二十餘人傳授具足戒,並著《關中創立戒壇圖經》,為後世建築戒壇法式。同年(六六七)十月三日坐化示寂,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二。唐高宗詔令天下寺院圖寫道宣法相奉祀,以追念遺範;唐穆宗並為之製讚;唐懿宗咸通十年(八六九),追諡「澄照」,塔號「淨光」,宋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加諡「法慧大師」。

在道宣門下受法傳教的弟子有千餘人之多,特出的有大慈、文綱、周律師、秀律師等,其中文綱及文綱弟子道岸、弘景,相繼闡揚南山律風,獲得朝野崇奉。江淮一代原本奉持《十誦律》,由此而改奉《四分律》。日後,受弘景教化的鑑真,更將南山律遠播日本。

處於易姓變朝的時代中,道宣畢其一生精力,從事律學著作與僧傳的撰述,以戒律提供修道者遵循的典範,並以僧傳堅固道念。因為只有確實軌範修道者的威儀行止,才能提升僧格,並使佛教扎根,屹立不搖。道宣一生為學修道、護法衛教的行誼風範,奠定中國叢林僧團典制的根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