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9 伍、唯識宗的人間修行法

下面把唯識宗的修持方法,修持應具備的態度,約略說明如下。

一、善攝四力

我們如果想悟入唯識的境界,以了解山河大地,乃至宇宙萬有,皆由吾人的心識所變現的真理,應該具備四種力:

1.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產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識的果位,先要培養修觀唯識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來說,要多聞薰習,就是要常常聽聞佛法,種下好的因緣種子。

2.善友力:所謂善友力,就是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學佛法,親近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對於善知識,應該要虛心求教,接受其教導。善知識的薰陶能使我們增加求道的信心與力量,修學上能夠走向正確的方向,以進入唯識的境界。

3.著意力:所謂著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見解,對佛法堅信不移,永不退轉。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哲學思想,不能只從字面上去加以解釋,或者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去了解。學佛的人,應該對佛法要深一層地去認識,肯定它的立論,而不輕易改變對佛法的信心。這種由思想而產生信仰,由信仰而引發力量的過程,就叫著意力。有了著意力之後,任憑別人批評毀謗,仍能屹立不搖,毫不轉移。譬如有人批評說:「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們捫心一問:迷信也很好,比什麼都不信好多了。能夠正信,當然最好,不能正信時,至少還有信仰,連迷信都沒有的人,是空無所有,最為貧乏。

其實所謂迷信者,是指一些不講條件,不加辨別而信仰宗教的人。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公公、老婆婆跪在神明的前面,虔誠的禮拜著。雖然他們不懂高深的哲理,他們的信仰被批評為「迷信」,但是他們的信心好純潔,好高尚!

我們對於維護世間的公理、社會的正義,也要有毫無條件的道德勇氣。當我們一切抱持著「我不為什麼」時,就能擇善固執,勇於為真理犧牲。假如心中存著條件,面對犧牲時,就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傻呢?」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飛曾說:「假如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謂不要錢,不怕死,就是一種為維護真理而執著不放的迷信。這不是在提倡迷信,而是說凡事不必只為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有時不妨拋開條件,為社會奉獻一點力量。況且迷信不見得是壞事,如果對真理能產生迷信,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4.任持力:除了對自己所信仰的立論確信不變之外,並且要時時守護住它,經常思惟,才能逐漸與身心相應。同時,要能擔當起弘法的責任,擔當起救護群倫的使命,要能受持四攝六度的菩薩行,受持佛陀的慈示。

二、修行次第

唯識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識論》裡,分有五個階位,概略介紹如下:

1.資糧位:就是菩薩發堅固菩提心,欲求無上佛道,要先修持四攝、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等種種福德、智慧,作為成就佛果的資糧。諸如修橋鋪路、冬令救濟、響應慈悲愛心人運動等善行,抱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廣植福德,積集資糧。

2.加行位: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經具備了福德資糧,進入到菩薩十迴向滿心,需要再進一步邁向菩薩十地的第一極喜地,勤行四善根,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廠趕製產品,必須連夜加班,一氣呵成。又好比打鐵必須趁熱,加緊工夫,鍊鐵成鋼。

3.通達位:到此階位已能體會唯識真性,通達真如,可以說見道了,一般說的分證法身菩薩,就是指這個階位。

4.修習位:這一個階位就是修道位,從通達位進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無分別智斷二障,依我空、法空證悟唯識理。此一階段要經過十地位,修十波羅蜜,斷十重障,證十真如。

5.究竟位:菩薩修至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證二空理,轉煩惱障得涅槃,轉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達到究竟解脫。

以上我們對唯識作了簡略地介紹,主要的目的是要我們認識「識」。識是什麼?識就是我們自己,就是生命的根本。我們的身體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爛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滅亡,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識。這一個心識,是流轉生死六道輪迴的本體,有時候轉世成人,有時候出生為牛。儘管形象不一樣,但是心識只有一個,沒有不同。因此,如果我們來生希望出生何道,今世就必須將我們的心識著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來生就有希望投胎為人。如果再加修禪定,就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樂,則必須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舉出一些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其實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就是佛性,也就是我們的光明。佛教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是修學唯識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只是唯識學實在太專門了,不容易深入,如果有心學習,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必能轉凡夫為聖人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