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9 壹、華嚴的開宗及其傳承

一、宗名

本宗依《華嚴經》而立,故稱「華嚴宗」。陳隋之間杜順禪師作《法界觀門》一卷,總括華嚴奧旨而開宗。唐代賢首國師撰《探玄記》及章疏多種,華嚴法門因而大行,所以本宗亦稱「賢首宗」。又本宗以四法界說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故又名「法界宗」。後以現今通行的《隨疏演義鈔》是清涼國師澄觀所作,故亦名「清涼宗」。

二、傳承概說

《華嚴經》是如來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的自內證法門。佛陀入滅後七百年頃,龍樹於龍宮中見此經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或謂三十八品),流傳印度民間,且作《大不思議論》十萬偈來闡釋其文義;復作《十住毗婆沙論》,以註釋《華嚴經‧十地品》的一部分,此即華嚴釋論的濫觴。至佛陀滅度後九百年頃,世親作《十地經論》,解釋〈十地品〉;金剛軍、堅慧等諸論師亦先後作〈十地品〉的釋論。

中國於東晉義熙十四年(四一八),由佛陀跋陀羅(即覺賢)譯出本經六十卷,即所謂《舊華嚴經》,未久,有法業講之,並撰《華嚴旨歸》二卷,是中國講《華嚴經》的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間(五○八~五一一),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於洛陽譯世親的《十地經論》,僧統慧光祖述之,並開立地論宗,著有《華嚴經疏》十卷、《華嚴經略疏》四卷,立漸、頓、圓三教判,而以華嚴為圓教。地論宗雖是華嚴的別派,但仍然以《十地經論》為正依,未用及《華嚴經》。唐代聖曆二年(六九九),實叉難陀再譯本經為八十卷,此即《新華嚴經》;貞元年間,般若三藏譯出《普賢行願品》四十卷,世稱《四十華嚴》。

依用《華嚴經》,始為賢首大師法藏,法藏師事智儼,智儼師事杜順。杜順作《五教止觀》、《華嚴法界觀門》等,大為闡揚華嚴教學,受唐太宗的歸敬。智儼先後習學《四分律》、《毗曇》、《成實》、《涅槃》,以讀《華嚴經》有所省悟,乃作《華嚴經搜玄記》、《華嚴孔目章》、《華嚴五十要問答》等,發揮十玄六相的奧旨,奠定華嚴宗成立的基礎。法藏夙受則天武后崇敬,嘗就《華嚴經》提出疑義;及至永隆元年(六八○),日照三藏來華,乃以其所進獻的梵本,補原譯經的脫落處;又嘗參與實叉難陀的《新華嚴經》譯場。著有《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等,並判釋如來一代所說的教典為三時、五教,以華嚴的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為別教一乘。先後講《華嚴經》三十餘遍,以前二師教學為基礎,集一宗的大成,觀門教相至此圓備。澄觀註解新譯大經,卷帙數百,世稱華嚴疏主。其下的宗密,曾習禪學,開所謂華嚴禪,這是教禪一致的開始。

本宗歷祖相承,以毗盧遮那佛為開法教主,別立十祖,即普賢、文殊、馬鳴、龍樹、世親、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或杜順以下至宗密五師,稱五祖;此五祖再加上馬鳴、龍樹,則成七祖。宗密示寂後未久,唐武宗「會昌法難」起,經論銷毀殆盡,諸宗一時皆衰。至宋代,子璿重興本宗,門人淨源作疏倡導;又有道亭、觀復、師會、希迪各作《五教章》的註解,世稱「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圓覺、本蒿、盤谷、文才、達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在北方主要有寶通寺一派,代表人物是通理,是清代中期有名的華嚴學者。另有續法、周克復等,相繼或作章疏,或敷演《華嚴經》。此中,續法與通理亦被認為是中興華嚴者。民初復有月霞創辦華嚴大學,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塵等,均曾就讀該院,而以常惺為著。

朝鮮的華嚴宗是由與法藏同門的新羅僧義湘,稟承智儼之法而傳入海東,為海東華嚴宗的初祖,與元曉亦共同盛弘本宗。其中,元曉著有《華嚴經疏》,義湘著有《華嚴一乘法界圖》等。至高麗時代的王子義天,攜帶其國的《華嚴章疏》來宋,投於淨源門下研究宗義,歸國則大弘本宗,所以在朝鮮,本宗的研學講說較他宗為盛且久。

日本在養老六年(七二二)十一月,就已經開始書寫《新華嚴經》,而於天平八年(七三六)七月,唐代的道璿攜入《華嚴》的章疏,始傳本宗。新羅僧審祥則為日本講《華嚴經》的第一人,是日本華嚴宗的初祖。其後,傳法於日僧良辨,由於良辨的奏請,聖武天皇(七二四~七四九年在位)敕建東大寺,成為華嚴的根本道場。後經實忠、等定、正進等傳法至光智,光智是中興華嚴宗的高僧,創建尊勝院作為專修華嚴的道場,其下分為東大寺系、高山寺系。此二系派出凝然、高辨二法師,為鎌倉時代的二大巨匠,同為復興華嚴的大德。東大寺於明治五年(一八七二)九月,曾一度為淨土宗所管轄,至十九年六月方獨立。

三、華嚴五祖

(一)華嚴初祖――杜順大師(五五七~六四○)

杜順大師,雍州(今陝西省)萬年人。俗姓杜,法號法順,十八歲依止因聖寺的僧珍禪師出家習禪。一生禪通妙用,濟世度人,時人號之為「燉煌菩薩」。隋文帝敬信,以月俸供養。專宗華嚴,著作《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而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是一位融理論實踐為一體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異事蹟很多,比方說,有瞎子、聾子拜見他以後,能見能聽。有一次他涉水過河,河水忽然斷流,等上過岸後,才又水流如故。唐貞觀十四年(六四○)圓寂於義善寺,深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

重要著作有《五教止觀》一卷、《法界觀門》一卷,以上兩種著作為創立華嚴宗,開展華嚴思想的根本要典。其他尚有《十門實相觀》、《會諸宗別見頌》各一卷。

弟子有智儼、動意、達法師、樊玄智等多人,均聞名於當代。

(二)華嚴二祖――智儼大師(六○二~六六八)

智儼大師,天水人(今甘肅)。別號至相大師、雲華尊者。孩童時代喜歡堆石成塔,串花成蓋,自己就當起法師,並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做他的聽眾,為他們說法。十二歲時,初祖順和尚上門度化,父母欣然應允。智儼乃跟隨順和尚至終南山至相寺,其後跟隨師兄達法師悉心受學,兩年後出家。曾親近法常法師,聽講《攝大乘論》,後隨智正法師修學《華嚴經》。二十七歲,作《華嚴經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華嚴經搜玄記》,成一宗之規模。其他的著作,將近二十餘種。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眾為職志外,一生不求名聞,風範清高。唐高宗總章元年預知時至,對門人說:「吾此幻軀,從緣無性,今當暫往淨方,後遊蓮華藏世界,汝等隨我,亦同此志。」到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圓寂於清淨寺,世壽六十七,是為華嚴宗第二祖。

弟子聞名者有法藏、懷齊、義湘、慧曉、薄塵、道成法師等多人。其中,法藏大師為華嚴三祖;義湘大師於新羅弘揚大法,彼國推為華嚴宗初祖。

(三)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六四三~七一二)

法藏大師,康居國人,出生於長安。世稱康藏國師、賢首國師、國一法師、香象大師。法藏是他的名字,賢首是武則天皇帝封賜給他的名號。大師十六歲時,曾經在陝西法門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燒一指,以表示對佛教奉獻的虔誠。後來聽了智儼大師講《華嚴經》,就歸投在他的門下。

總章元年(六六八),有一印度僧自西域來至長安。此印度僧通曉經律論三藏,高宗亦敬以師禮。當時法藏尚未出家,曾至印度僧處求受菩薩戒。眾人即向印度僧說:「這位青年不但能讀誦《華嚴》大經,並且能理解其經義。」印度僧驚歎道:「華嚴一乘是諸佛的祕藏,此經甚難值遇,何況能理解經中要義!若有人能讀誦〈淨行品〉一品,其人已具足菩薩淨戒,不須再另求菩薩戒。」

六八四年,參訪日照三藏於西太原寺,得〈入法界品〉,補足晉譯《華嚴》的缺分。大師曾經協助實叉難陀三藏翻譯八十卷的《華嚴》,並於義淨大師譯場任證義。

他攝取了杜順大師的《法界觀門》、《五教止觀》等實踐法門,並以《華嚴經》為骨幹,融合智儼大師的《搜玄記》,完成了華嚴教理的組織系統。所以,華嚴宗到了大師的時候,才完成自家教觀雙門圓滿的架構,華嚴宗由於大師弘揚,而集其大成,因此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大師對於華嚴宗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法藏大師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多弘大法於宮廷。每有瑞應:或有光明從口而出,或見五彩祥雲凝空,或感大地震動。尤其善用實物譬喻,例如則天皇帝曾請大師在長生殿講《華嚴經》,講至天帝網義、六相、十玄的意旨時,皇帝茫然不解。大師乃指殿前金獅子為喻,解說法界構造,皇帝因此欣然了悟。大師又曾為理解力遲鈍者,取十面鏡子,分列於八方,上下亦各置一面,各面鏡子皆面面相對;再於中央置一佛像,於其後燃一炬照之。於是光影互相映現,重重無盡。眾人因此皆能理解華嚴無盡的深理。

景龍二年(七○八),奉中宗旨,集百位法師於薦福寺祈雨解旱,七日後,感應道交,大雨滂沱。中宗深受感動,發心受持菩薩戒,並賜師號「國一法師」。景雲二年(七一一)冬,奉旨祈雪,精誠上感,雪乃盈尺。法藏大師有感於寺院有導天地祥和的功能,乃奏請中宗,於東、西兩都(長安、洛陽)及吳、越、清涼山五處興建華嚴寺,收藏佛經典籍。時人敬慕,尊稱他為「大乘法師華嚴和尚」。

法藏大師歷經唐高宗、則天女皇、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受五帝敬重,禮遇有加。傳曰:「和尚雖為五帝門師,王臣並皆禮事,然猶糞掃其衣,禪悅粗食,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為務。」

弟子有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學者如雲,未能悉數列出。

在著作方面,有《華嚴探玄記》二十卷、《華嚴金獅子章》一卷、《華嚴五教章》四卷、《華嚴經旨歸》一卷、《華嚴遊心法界記》一卷、《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一卷、《華嚴經關脈義記》一卷、《華嚴經義海百門》一卷、《華嚴經文義綱目》一卷、《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華嚴三昧章》一卷、《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一卷、《華嚴策林》一卷、《華嚴經問答》二卷、《華嚴經傳記》五卷、《翻譯晉經梵語》一卷、《唐譯新經音義》一卷、《楞伽經疏》七卷、《密嚴經疏》三卷、《梵網經疏》三卷、《法華經疏》七卷、《起信論疏》三卷、《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二卷等,不下三、四十種之多。

(四)華嚴四祖――澄觀大師(七三八~八三九)

澄觀大師,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法號澄觀,字大休,號清涼國師、鎮國大師、大統國師、華嚴疏主。華嚴教法,遙承於法藏。隨本州寶林寺霈禪師出家。二十歲,於曇一大師處求受具足戒,於常照禪師處求受菩薩比丘戒,親近錢塘天竺寺法詵法師,修學華嚴教法。

大師在出家受具戒後,立下「十願」自勵,比方說,三衣一缽,從來沒有離開過身邊。三衣一缽不離身是佛教的規定,表示他對佛教的戒律非常的尊重,並且嚴持不犯。還有,他不重視金錢與權力,皇帝請他當各個大寺院的住持,他視如塵土,雖受到朝野優厚禮遇,毫無欣然自喜。

大師一生沒有到過世俗人的家,凡是美好的東西,可愛的東西,總之能染汙身心境界的,他一概遠離。出家之後,一生沒有倒下來睡過覺,頂多是盤腿打坐而已,而且沒有離開過念佛的念珠,心裡面沒有違背過佛陀的教義,每天必誦《華嚴經》,下午還要施食給餓鬼孤魂。大師如此刻苦自勵,終於成為華嚴宗的一代祖師,把華嚴宗發揚光大起來,為中國佛教文化開出燦爛的花朵。曾參學於南山律宗及南禪、北禪、《三論》、《涅槃》等當代名師。另親近東京大詵和尚,聽受《華嚴》,聞後立時能復講,詵和尚讚歎他說:「法界宗乘,全在你了!」

唐代宗詔師與不空三藏於大興善寺翻譯《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等,任「潤文」。德宗貞元十二年(七九六),詔同罽賓般若三藏等,共譯烏荼國所進《四十華嚴》,於貞元十四年(七九八)二月二十四日完成。

大師於西元七八四年正月起,撰寫《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當他完成了《華嚴經》的註解以後,特地舉行了一個《華嚴經》註解落成法會,而這個《華嚴經疏》落成典禮的法會,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參與盛會,乃有「華嚴疏主」的美譽。大師所撰《隨疏演義鈔》九十卷,與法藏大師撰《探玄記》二十卷,被譽為「華嚴雙璧」。

清涼澄觀大師做過七個皇帝的老師,貞元十五年(七九九,一說十一年)德宗聖誕時,曾至宮中對皇族說法,皇帝聽了大悅,說:「聽大師講《華嚴經》,心裡很清涼。」因此受封為清涼國師。

順宗登位(八○五),詔大師於興唐寺,為造普光殿、華嚴閣,塑華藏剎,繪「法界會」。元和五年(八一○),憲宗問「法界」義,聞法歡喜,敕有司鑄金印,賜「僧統清涼國師」號,統冠天下僧侶,主管僧門諸事。

穆宗、敬宗二帝咸景仰大師,敕封「大照國師」號。文宗禮師受戒,誓不食蛤,加封「大統國師」之號。

綜觀澄觀大師一生宣講《華嚴》五十遍,設無遮大會十五次,身歷九朝,先後為七帝講經。弟子有宗密、僧叡、法印、寂光等,其他得法者百餘人,學僧數千人。

著作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隨疏演義鈔》九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華嚴法界玄鏡》二卷、《三聖圓融觀》一卷等三十多種。

(五)華嚴五祖――宗密大師(七八○~八四一)

宗密大師,果州(今四川)人。法名宗密,世稱圭山大師、圭峰禪師。二十七歲,依止遂州(四川巴中)大雲寺道圓禪師出家。

受戒後,參訪荊南惟忠禪師、洛陽報國寺神照禪師。西元八一○年,抵襄漢,遇恢覺寺靈峰闍黎,病中授以澄觀大師所撰《華嚴大疏》六十卷及‭ 《大鈔》四十卷。宗密得法,欣慶踴躍,立志尋師。元和五年(八一○),入澄觀大師座下,跟隨澄觀大師學《華嚴》,大師曾讚歎他說:「能夠追隨我遨遊於毗盧華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讚為不可多得的英才,繼承清涼大師,宗弘華嚴。師又隨荷澤宗的禪師學禪,提倡教禪一致,影響後代甚巨。大師畢生的貢獻之一是對《圓覺經》的精闢註釋。他以《華嚴經》為根據,對《圓覺經》做詳盡的註解,著有《圓覺經大疏》、《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等書,為歷來註解《圓覺經》的泰斗。

太和元年(八二八),文宗詔入內殿,問諸法要,因賜紫袍,敕號「大德」。

會昌元年(八四一)正月六日,坐化於興福塔院。世壽六十二。裴休宰相為撰碑文,唐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追諡「定慧禪師」。

弟子有圭峰溫、慈恩寺太恭、興善寺太錫、萬乘寺宗、瑞聖寺覺、化度寺仁瑜及玄圭、智輝等數千人。

著作有《註華嚴法界觀門》一卷、《註華嚴法界觀科文》一卷、《原人論》一卷、《禪源諸詮集》百卷(今存序)等三十餘部。

華嚴宗經過五位傑出大師的推弘,完成了華嚴宗精深的思想體系,和天台宗同為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二大圭璧。

四、華嚴宗根據道場

(一)終南山與至相寺

華嚴宗固然是與五台山有關,但是其初起是在關中的終南山。

終南山位於陝西長安縣西向二十九公里處。東起藍田,西至郿縣,綿亙八百餘里,為秦嶺山脈部份,又稱中南山、太乙山、地肺山,略稱「南山」,山名最早見於《詩經》,地近西安。

溯自周武滅法時,長安僧侶多避難山中。如靜藹法師,於法難將臨,率弟子四十餘人入終南山。於此,東西營造二十七寺。華嚴行者普安法師,晚投於藹法師門下,周武滅法,棲隱於終南山楩梓谷西坡。

四祖澄觀示寂後,亦奉全身塔於終南山。自周末至唐初,終南山高僧輩出,尤以至相寺為培養《華嚴》學者的聖地。

至相寺為隋初𩇕淵創建。𩇕淵(五四四~六一一),一生弘揚《華嚴》。常問學於靈裕。法難之際,因普安法師的力請,入終南山共創寺宇,名至相寺,高樹法幢,德望遠播。嗣後有智正仰慕𩇕淵之風,來住此寺二十八年。隋代大業七年(六一一)四月𩇕淵入寂,弟子法琳於其散骸之地,建立舍利塔一座。其後有智儼住於本寺,從法琳、智正學華嚴,為中國華嚴宗第二祖,世號至相大師。至相之名遂因智儼而著名。

隋朝六大德之一的慧藏(五二二~六○五),獨重《華嚴》,一生弘揚不輟,寂後葬於至相寺前。

華嚴宗初祖杜順,因隱居終南山,世稱「終南法順」。法琳於此山建龍田寺。

華嚴開宗至今千餘年,從初祖杜順、二祖智儼……至相寺可稱為是華嚴宗的根本道場。

(二)五台山與華嚴行者

五台山位於山西太原以北二三○公里處,有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最高峰三○六一公尺)、中台翠巖峰,五峰聳立,山頂無林木,壘土如台,故稱「五台山」。又以五巒巍然,拔乎群山之上,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為古來文殊菩薩示現的道場。《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自北魏孝文帝(四七一~四九九在位)遊中台,創建大浮圖靈鷲寺後,即佛寺林立。極盛時,五峰內外多達三百餘佛剎。武則天時代亦派建安王(武攸宜)重修清涼寺。

與《華嚴》有關的行者,如北魏僧靈辯(四七七~五二二),持誦《華嚴》多載,為求文殊菩薩加持,開悟經義,於是頂戴此經,經行於台頂,及至足破血流,改以膝行。一日,偶遇一僧,開示靈辯道:「你暫且停止行道,用心思維經義。」靈辯於是閱經,隨文自悟。熙平元年(五一六),於五台山清涼寺,撰《華嚴論》,至神龜三年(五二○),完成十帙百卷。唐高宗弘道元年(六八三),有終南山至相寺的通賢法師及玄爽、房玄德二居士同詣五台,於童子寺請得此論,持返長安,廣為流通。(今僅存〈如來光明覺品〉釋義第十卷)。

景龍二年(七○八),華嚴宗三祖法藏,受中宗禮為菩薩戒師,賜號「國一法師」。師因「萬乘歸心,八紘延首」,遂奏請於東、西兩都及吳、越、清涼山五處,興建「大華嚴寺」。

代宗大曆十一年(七七六),華嚴宗四祖澄觀登五台,禮文殊菩薩後,又至四川峨眉山禮普賢菩薩,而後重返五台山,駐錫大華嚴寺。於七八四年正月,始撰《華嚴經疏》,於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六十卷大疏。今顯通寺山門的對聯:「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即澄觀大師〈華嚴經疏序〉的文句。

顯通寺建有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薩。另「無量殿」以《華嚴經》為主,又稱「七處八會」殿,供奉毗盧遮那如來。五台山與華嚴宗淵源深厚,於此可知一斑。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