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8 第八章 菩薩道的實踐

西元一世紀左右,大乘佛教興起。大乘,梵語Mahāyāna,音譯摩訶衍(那)。所謂「乘」,是車乘,有運載的意思。佛陀的教法能運載眾生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所以用「乘」來譬喻佛法。但因運載的方法與到達的目的不同,就有大小乘的差別。凡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自利利他,以證得佛果為究竟目的,就是大乘。相對的,如以得阿羅漢果為目的而發心去修學,就是聲聞乘,或被貶稱為小乘。

在印度大乘佛教的興起與開展過程中,大乘經典的出現,有劃時代的意義。依據這些初期大乘經典,有眾多菩薩行者廣造大乘論典,闡揚「佛果莊嚴,菩薩大行」的精神。具有代表性或思想進步的大乘菩薩,以「大乘經典也是佛說」為依據,獨創一家的思想,著書立論,駁斥小乘與外道。各種大乘論典的出現,不但獨步於當時思想界,並顯揚於後代,令大乘佛法的精神光耀閃爍至今。

菩薩思想的形成

佛陀入滅後,佛弟子對佛陀的懷念,充分表現在對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敬。佛陀的偉大崇高,從十二分教中,「本生」、「譬喻」、「因緣」的主要內容,可以一覽無遺。其中,「本生」的經典是在敘說佛陀過去發心、修行、成佛的因緣與故事。佛陀在過去無量無數劫的生死中,常以犧牲、利他的精神行菩薩道,以無上菩提為修行目的,所以稱為「菩提薩埵」(bodhisattva),簡稱「菩薩」。佛弟子最初只以解脫生死煩惱而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但因為對佛陀的崇高景仰,感受到佛陀度眾心願的遠大,所以興起效法之心,這就造成深遠的影響,開展出嶄新的大乘佛教的境界。

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受到阿難的影響極深。阿難是一位重視僧團的和合,多聞而不拘於小節小戒,珍惜福德,且尊重女性的大德;他這種寬容的風格,無疑的已蘊含後來大乘佛法大悲利他的精神。後來大眾部在東方盛行,又轉移至南方。這一支東方系的佛教在逐漸發展中,成為大乘佛法興起的主流。

從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之間,有許多「內祕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大德出現。佛陀時代,佛教有豐富的史料流傳下來;阿育王時代也還留下不少;但如重經法的大眾部系,所留下的人與事的記錄,便寥寥可數了。這其中關聯到一些「內祕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大德弟子的特殊精神,使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無量佛及菩薩思想直接相關。遍住十方、現在的佛與菩薩,已成為佛弟子的信仰核心,引發修學菩薩道的熱誠,大乘佛法也因而普遍傳揚開來。如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不但是家喻戶曉的佛菩薩,更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對象。

初期的大乘經典說到十方現前的佛與菩薩時,此世界的說法主還是佛陀,參與問答的當機者也只有聲聞弟子,如舍利弗、須菩提、阿難等。後來,有文殊、維摩詰等,發願助佛教化,因此成為娑婆世界中的菩薩。

大乘經典的介紹

在印度,確立大乘佛教地位的代表性人物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傳記中,對大乘經典的出現,有一段記載:龍樹曾進入一座佛塔出家受戒,不出九十日,他已讀完全部小乘三藏典籍,因此不斷尋找其他經典,但都苦無著落。後來,轉入雪山,發現山中有塔,塔中的一名老比丘送給他「摩訶衍經」。龍樹菩薩獲得摩訶衍經典後,精讀細閱,通達實義,與外道議論,所向披靡,但仍覺未能深入佛法奧義。悵然之餘,他獨自靜坐於水晶房中,冥想究竟。在冥想中,有大龍菩薩出現,憐憫其處境,帶他到海中龍宮,打開七寶藏,取出以七寶裝飾的華函,給他諸部深奧的方等經典,並授予無量妙法,龍樹於是用九十日讀完這些典籍。龍樹菩薩所獲得的「摩訶衍經」與諸部深奧的方等經,就是佛教出現大乘經典的最初記載。

現在將大乘經典的成立年代,分為初期、中期與後期,主要的分期界線,就是以龍樹菩薩的時代為準;龍樹是西元二、三世紀之間的人。初期的大乘經典約在龍樹出世前的一、二世紀左右陸續問世,代表者有《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等。中期與後期約在世親出世前後時代,就是西元四、五世紀左右,以如來藏系的經典,如《涅槃經》、《勝鬘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等為代表。

一、初期大乘經典

1.《般若經》

在菩薩修學的菩提道中,「般若波羅蜜」居主導的地位,所以,般若波羅蜜是遍通一切大乘經典的,如《法華經》、《華嚴經》等的主要思想,都是建立在般若的基礎上。在大乘經典中,特別側重般若波羅蜜思想,以此為中心所集成的聖典就以《般若波羅蜜經》為專稱,成為一大部類,稱為「般若部」,是大乘經中最重要的部類。

般若的「諸法性空」思想,是所有大乘思想的基礎。由此可知,《般若經》在佛法中地位的重要。

《般若經》的出現,是從初期大乘佛教興起開始的,隨著大乘佛教的發展,它的部類也在次第增加中,從二部、三部、四部到八部,乃至十六部,部數繁多。《般若經》在中國的傳譯稍晚,如《道行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光讚般若經》等三部,這是印度最初的三部般若經,約在三世紀初,也就是龍樹造《大智度論》之時,印度已有了這三部般若經,但傳到中國已經是五世紀初了。後來還有《金剛般若》、《文殊般若》、《勝天王般若》等,以及到唐代才譯出的《理趣般若》等,相續闡揚「以智證入空性」的大乘精義。

2.《華嚴經》

據說龍樹菩薩到龍宮中曾看到三種《華嚴經》,上本篇幅最大,無量偈、無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現在只有下本流傳人間。

漢譯本有三種,即: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六十華嚴》、唐代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華嚴》、唐代般若所譯的《四十華嚴》。

《華嚴經》從「淨心緣起」的立場,展開廣大妙有的世界觀;又以法界緣起為基礎,講述菩薩行的宗旨與方法。大致說來,華嚴經典的精要,除了闡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不可思議境界外,又包含了菩薩修行的三大法門:一、是佛與佛剎、佛所說法、佛的威德;二、是菩薩所行的法門;三、是佛的果德。在〈十地品〉中,訂定菩薩修行的階位;在〈入法界品〉中,說明如來覺悟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及記述善財童子的參訪求道故事。

3.《法華經》

大乘佛教興起之初,已有聲聞、緣覺與菩薩等三乘的名稱。其中,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或小乘,以自身速入究竟涅槃為目的;菩薩是大乘,以悲願度眾成就佛道為理想。《法華經》則說,聲聞與緣覺的果證都是方便說,雖是二乘,終究也要成佛的。換言之,在究竟果位上,「無二無三」、「一切眾生都可成佛」,所以稱為一佛乘。

在《法華經》二十八品中,最重要是最初十四品,即所謂「跡門」的部分,其主旨在使一切人歸入一佛乘。眾生根器雖有三乘差別,但這是為了接引的方便;會三乘而融攝於一乘,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法華經》之所以在歷來被認為是諸經之王,主要是因為這種「會三歸一」,主張人人皆可成佛的重要思想所致。

後面的十四品,即所謂「本門」的部分,其中心思想是說:入滅的佛陀只是方便示現種種差別,實際上佛身是常住不滅的,佛陀的本體是久遠實成的,而一切佛法的根源就是久遠實成的法身佛。

本經大量採用詩偈、譬喻、象徵等,來讚歎久遠實成的佛,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此外,經中非常強調受持、讀誦與書寫本經的功德,這是大乘經典一貫凸顯的特色之一。《法華經》在中國流傳甚廣,研究者也多;其中,認為《法華經》是「純圓獨妙」的天台宗,更是以本經為所依,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4.《無量壽經》

在龍樹時代所流行的淨土往生觀,大體有三種:第一、以彌勒菩薩為主,往生於兜率天上;第二、以阿?D,往生於東方妙喜國土;第三、以阿彌陀佛為主,往生於西方極樂淨土。

後來普遍盛行於民間的,就是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淨土信仰。此淨土思想是依據佛陀於耆闍崛山所說的《無量壽經》、王舍城說的《觀無量壽經》、祇樹給孤獨園說的《阿彌陀經》等三部經而來。其中,《無量壽經》的內容,主要是記述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由來,為淨土宗重要的經典。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為法藏比丘,他曾發四十八願,誓言:一切眾生凡能志信十念者,必定往生莊嚴美妙的極樂淨土。這就是淨土信仰中的「本願思想」。

二、中後期大乘經典

1.《涅槃經》

本經的出現,約在笈多王朝的初期,即西元三世紀之後。梵本今已不存,但在中亞及日本還保存有幾頁。漢文、藏文各有兩個譯本。

本經以佛陀入滅為開端,說明如來法身常住不變,並闡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是一切善根都已斷絕的「一闡提」也可以成佛,這是本經最大的特色。因此,本經對佛性論思想的開展,影響鉅大。

2.《勝鬘經》

本經有兩種漢譯本:一是求那跋陀羅所譯的《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是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的第四十八會,名「勝鬘夫人會」。其中,以求那跋陀羅的譯本較為流行。

本經約成立於西元四世紀左右,內容主要宣說大乘一乘法,強調「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又闡述佛性、法身藏、自性清淨藏等佛性觀的思想,特別以如來藏為主題,主張如來藏自身是常住不變的。整部經以印度波斯匿王的女兒勝鬘夫人為主角,他是以女性身分修行成道的在家典範,故宣揚在家菩薩修行的大乘經典中,除了《維摩經》外,則以《勝鬘經》為最重要。

3.《解深密經》

梵文原典今已不存,現存者僅有藏譯本與漢譯本。漢譯本有三種,以唐代玄奘大師的譯本最為流通。

這部經是在闡述關於唯識的理論,被認為是瑜伽行派的根本經典。一如本經的名稱,它的內容是針對大乘經的義理,凡屬深奧隱祕的,都從唯識立場加以解釋。

本經特點之一是,對於初期大乘,如《大般若經》等的空無自性說;反之,從「說有」的立場,予以善巧的解說,如〈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所說。這是以「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為輪迴生死的主體。關於法相方面,本經最早提出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等三相,成為後來唯識學派的重要教義。最後本經強調「三相」或「三無性」,正可以補足唯識理論的體系化要求,顯現其向一切乘人所說的法,認為這才是大小乘的究竟之說。可以說,《解深密經》是一部瑜伽行究竟說的代表經典。

4.《楞伽經》

本經有三種漢譯本: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十卷、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本經是法相唯識宗所依的六經十一論之一,而四卷的《楞伽經》則為中國禪宗所重視。

本經宣說一切萬有皆由心造,吾人認識作用的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這是一部融攝唯識阿賴耶法義,而成立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經典,成立的年代約在西元五世紀前後。

大乘菩薩的代表

大乘佛教興起後,在家弟子恢復了他們在原始佛教中所具有的地位,不論是天上,或鬼道、畜生道的菩薩,或是人間的菩薩,都比佛陀時代還要廣泛興盛。在印度大乘佛教初期,在家弟子與出家弟子同樣負有弘傳大乘菩薩道的責任。

一、講說大乘的勝鬘女青年

聰慧利根的勝鬘,從小在母親末利皇后的薰陶下,對佛法產生了信心。長大後,他出嫁到很遠的阿踰闍國做了友稱王的妻子。雖然他的故鄉舍衛國與阿踰闍國距離遙遠,無法親聆佛陀的教誨,然而深具慧根的勝鬘夫人卻憑著對佛法的虔誠與歡喜心,不僅與佛陀感應道交,並得佛陀授記,在二萬阿僧祇劫之後成佛,號普光如來。在《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記載勝鬘夫人在佛前發下十大願的經過與內容。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宣說妙法,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在這次法會中,深得信解。信法不久的波斯匿王思念起遠嫁他國的女兒勝鬘,「我們的女兒勝鬘利根敏慧,假如能夠親聞佛陀的法音,必定會很快生起信仰,證悟佛法。」

末利夫人答道:「是的,我們趕緊寫信給他,使他對佛法生起信心來。」

波斯匿王於是立刻修書一封,命令親信旃提羅不分晝夜地把信送到阿踰闍國。在信中,他除了表達父母思念女兒的心情外,並簡要讚歎佛陀無量的功德,希望身在異國的勝鬘,也能和他們一樣同霑法喜。

在皇宮中的勝鬘夫人,正於思鄉情切中,忽然接到父母的來信,家書抵萬金,其內心生起的歡喜之情不可言喻。於是迫不及待地展讀家書。讀完父母來書後的勝鬘,如沐春風,感動歡喜,對佛陀生起無比的希有信心,當下即向站立一旁的旃提羅誦出讚美佛陀的詩句:

我聽見佛陀的音聲,是那麼地美妙稀有,

他的言語是世間真理,我要供養他;

他的法身遍滿虛空,不可思議,我要禮拜他;

他的智慧無與倫比,充塞宇宙,我要皈依他。

待旃提羅離去後,勝鬘夫人忍不住想親覲佛陀的聖容,他虔誠地向佛陀祈禱:「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普為一切眾生說法,現在我遠在異國,無法趕回恭臨盛會,您是否能垂慈哀憫,讓我得見佛陀您的現身,親聞法音?」由於勝鬘的至誠懇切,感應佛陀化現於空中。

勝鬘夫人與宮中眷屬等,見到佛陀的聖像金容,掩不住內心的激動,全都五體投地,頂禮佛陀,並要求皈依。

佛陀展露笑容,接受他們的皈依,並為勝鬘授記:「你深解諸佛的功德而讚歎如來所有的真實功德,以此歎佛功德的善根,將生生世世生在人天之中,為自在王,一切生處常得見我,與今無異。你能長期地修學,二萬阿僧祇劫後,一定成佛,名號普光如來。」

勝鬘夫人接受佛陀授記之後,恭敬地對佛陀表明心跡,為眾生發下十大願(十受)。他誓言: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對於我所受持的戒律,我絕對不再生起毀犯之心。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對於一切尊長,我絕對不再生起任何輕慢心。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對於一切眾生,我絕對不再生起任何瞋恚心。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對於他人的福樂、美貌,以及財產寶物,我絕對不再生起嫉妒心。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對於我所擁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若人有求於我,絕無慳吝不捨心。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我不為自己受蓄財物,凡所有一切,都是為了成就貧苦眾生。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不為自求,行四攝法,為了一切眾生,我要以無愛染心,無厭足心,無掛礙心,攝受眾生。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若見孤獨疾病困苦的眾生,我必以慈心救護,令他們脫離苦難。

偉大的佛陀啊!從今日起乃至我證得菩提時,若是見到一切不當的行為,我必維護正義,應折伏者我令折伏,應攝受者我令攝受。

偉大的佛陀啊!我願領受正法,求不忘失。

勝鬘夫人為了利益眾生,在佛前發下十大願,並盡形壽受持這十大願。他這種可敬可佩的精神,真是現代婦女的模範,也將是一切人類仰望的聖者。

二、在家典範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居士是佛世時代以在家身分奉持梵行的菩薩道行者,他也是象徵大乘佛教興起的關鍵人物。

維摩詰是音譯,詳稱為維摩羅詰,或簡稱維摩,舊譯淨名,新譯無垢稱,則為意譯。根據《維摩詰經》記載,維摩居士自妙喜國土化生於娑婆世界,示現在家居士相,輔翼佛陀教化,為法身大士。

他是毗舍離城中的一名富商長者,不僅辯才無礙,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們的愛戴。他的妻子貌美,名叫無垢,有一雙兒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娛。善思童子還在襁褓中時,即能與佛及諸大弟子問答妙義。

佛陀曾至毗舍離城,善思童子獻花與佛,佛陀為他說法,當下就證得無生法忍。

月上女出生時,不曾啼哭,且能開口道出宿世因緣,由他身上散發出的光明勝於月照,猶如金色,照耀家內。八歲大時,已長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內諸大臣、居士、長者、婆羅門及豪門貴族的童男愛慕追求,因而展開一場神通遊戲的招親活動,最後月上女度化了諸童子入佛道,發菩提心。月上女曾以他的辯才神通,與聲聞、菩薩討論佛法妙義,並蒙佛授記。所以經中描述維摩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這種不可思議的宿世妙緣,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範,維摩居士則堪稱是佛陀時代第一居士。

他奉行菩薩道,為度化聲聞二乘人,運用權巧方便,乃至示現生病,而由佛陀弟子、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的探病過程,凸顯維摩居士悲智雙運的菩薩道精神。他往來於各階層,經商講信用,甚至出入各種聲色場所,隨緣度眾,也都是為了要宣揚大乘佛教的教義。他教導娑婆眾生,當下照見心靈淨土,創造美好世界;闡說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強調「煩惱即菩提,不離生死而住涅槃」的不二法門,提供修行人治病的妙藥良方。

《維摩詰經》,就是記載維摩詰居士所說的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的經典。本經由三國吳支謙譯出後,即在中國盛行,歷代以來多達七種漢譯本,目前以鳩摩羅什所譯最為流暢,評價最高,流通也最廣。這部經是最長的白話詩,共兩萬五千言;也是一部最佳的劇本,富藝術創作價值。除了文學藝術價值之外,最重要的是,本經已經成為在家居士奉為圭臬的修行寶典。

三、文學家馬鳴菩薩

大乘菩薩的另一位代表馬鳴菩薩,與迦膩色迦王同時代,約為西元一世紀的人。他是位佛教詩人和哲學家,《佛所行讚》是他最重要的梵文詩歌作品。他可以說是古典時期梵語文學的先驅,開優美文學的先河,在梵語文學史上留下不朽的盛名。馬鳴是中印度舍衛國娑枳多城人,出身婆羅門家族,博學又善辯。曾與印度長老脅尊者對論,深受折服,於是皈投尊者座下,為其弟子。出家後的馬鳴,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處弘法化眾,極受國王器重。此外,他也感化了月氏國王迦膩色迦,帶領臣民皈依向佛。

一次,迦膩色迦王帶兵入侵中印度摩竭陀國,要求三億金作為撤兵條件,並揚言如果沒有錢,可以改用佛缽及馬鳴相抵。果然,迦膩色迦王獲得這兩項稀世寶物,歡喜不已,但群臣卻都表示不滿,而議論紛紛。迦膩色迦王為了使大眾能了解馬鳴的辯才與智慧,更為導引大眾體悟佛理,就召集所有沙門外道,禮請馬鳴升座說法,會中同時有七匹已經餓了六天的馬隨眾聞法。馬鳴說法後,大眾皆聞法悟道,連這些馬都感動嘶鳴,於是臣民心生感佩,景仰馬鳴的高德懿行。由於群馬受到感化的奇蹟異象,因此世人就尊稱他為「馬鳴菩薩」。

對後世更大的影響是他的作品,他以詩作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兩部較重要的詩歌作品是:將佛陀的一生用梵語寫成敘事詩的《佛所行讚》;記述佛陀的異母兄弟難陀的敘事詩《孫陀羅難陀詩》。

此外,還有三部佛教戲劇流傳後世,其中以從中亞發現片斷的《舍利弗故事》,為古典梵語戲劇之最重要者,也是現存梵文文學中最古老的戲劇作品。這些代表作都洋溢著熱烈的佛教信仰。論述方面的著作有《大乘莊嚴經論》等,也都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在諸作品中,以《佛所行讚》為馬鳴菩薩的代表作,他是以五言偈頌來讚述佛陀由誕生到八分舍利的一生事蹟。由於文辭優美,技巧高明,風格鮮活,在梵文文學史上,諸佛傳文學無出其右者,曾廣泛流傳於古印度。現存有梵本十七章,西藏譯本及漢譯本五卷二十八品。另有日本人寺本婉雅的日譯本,德國人韋勒(F. Weller)的德譯本及英國人喀畏爾(E. B. Cowell)、比爾(S. Beal)等人的英譯本刊行。可見其影響之廣,與受喜愛的程度。

在以阿毗達磨繁瑣論辯為勝的部派佛教時代中,佛法很不容易深入廣大群眾;直到大乘時代馬鳴菩薩的出現,將深奧的佛理融入音樂、戲曲、詩歌等文藝方式的作品中,不但受到一般庶民的歡迎,而且也收到了通俗教化的功效。

四、中觀祖師龍樹菩薩

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的龍樹菩薩,又譯稱龍猛,或龍勝,大約活躍於西元一五○年至二五○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成為大乘佛教思想的發端。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或說二百),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龍樹菩薩的主要立場,見於《中論》的主張,核心思想即在《中論》第一品第一頌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八不偈」是基於緣起法的本質而說,所以稱為「八不緣起」或「八不中道」。因為緣起法的本質是空,空即無礙,不落入空有二邊,即為中道,《中論》之名即是以其闡明中道而得的。一般人觀察世界的狀態,皆用生滅、常斷、一異、來出作為固定的觀念,所以會有外道的常見及斷見,凡夫的我執與小乘的法執生起;中道則基於緣起法為第一義諦,了知世間的真相莫不依因待緣而起,所以是空無自性的。然而,從俗諦上看,依舊呈現緣生緣滅的現象,卻不知一切法空無自性。凡夫若執著緣起幻有的世界為實在或虛無,便落入外道的境界;又若以緣起的世界雖為幻化不實,不能如實知緣起性空,反而以為觀緣起法而入涅槃境界為另一種實在,便落於小乘境界。

龍樹菩薩開創的中觀學說,令小乘學者大為折服,大乘學者也都奉為圭臬。他的學說透過鳩摩羅什翻譯並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大為顯揚,影響深遠。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五、為教殉身的提婆菩薩

龍樹的弟子很多,提婆是龍樹門下最傑出的一位,繼龍樹之後,在南印度傳播大乘空宗。佛教史上,提婆與龍樹兩人的思想一同被稱做「龍樹提婆之學」,就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的中觀學說。

提婆是師子國人,早在提婆拜師龍樹之前,便熱衷印度文化,博學多聞,才辯超絕,備受當世人推崇。傳說他曾挖鑿大自在天神金像的一隻左眼,後又自挖左眼,真心供養大自在天,感動天神。由於他只剩下一隻右眼,因此世人稱他為「迦那提婆」,意譯是「隻眼提婆」。

提婆初見龍樹時,龍樹令弟子盛滿一缽水置放其前,提婆一言不發,掏出一枚針投入水中,在無言妙辯中,兩人欣然契合,於是出家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遊歷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見。

有一次,提婆在缽羅耶伽國,與外道婆羅門論辯高手進行辯論。

婆羅門問:「你叫什麼名字?」

提婆回答:「我的名字叫『天』。」(提婆的梵語是 Deva,意譯是天。)提婆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是婆羅門外道非常不滿意,再問:「天是誰?」

提婆回答:「是『我』。」

那位外道一計未成,便又順著提婆的回答再問:「我是誰?」

提婆回答:「狗。」

這是提婆罵外道的高明處,但外道並未會意過來;因為「我」是印度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提婆的「狗」字,也意味狗也有自己的本性。所以外道以為提婆正在回答他的問題。他接著又問:「狗是誰?」

提婆答:「你。」

兩人往復問來答去,總是在「天、狗、我、你」幾個字之間來回轉,那位婆羅門外道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仔細一想,原來自己被提婆辱罵了,禁不住放聲大笑,對提婆的幽默風趣佩服得五體投地。

提婆為傳播大乘佛法,曾感化了一位南印度國王,使他皈依佛教。這位國王建立一座法壇,請提婆說法,引起其他教派的嫉妒與不滿,於是展開一場大辯論。一時,來自四面八方的各派論師一起雲集到提婆的壇場,向他挑戰。提婆憑著智慧與辯才,展開長達三個月的辯論會,降伏了八方的論師萬餘人,最後外道都成了提婆的弟子。

提婆因此揚名興教,著有《百論》、《四百論》、《廣百論》、《百字論》等論書,闡揚空義。當他的聲名達於頂峰之際,卻不幸遭到一位邪教弟子刺殺身亡。原來,這位外道雖然皈依在提婆門下,但因看到自己的老師敗於提婆,心中早已暗藏殺機,發誓:「你以口才勝了我們,我必以刀劍勝你;你以無形空刀殺我們,我必以真刀實劍殺你。」於是,趁著提婆在叢林靜坐禪定時,一劍刺中提婆腹部。提婆無怨無恨,反而為這位邪教弟子及大眾開示,並留下一首醒世的偈頌:「諸法本空,無我我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

六、瑜伽始祖彌勒菩薩

彌勒,意譯慈氏。依《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來出家為佛弟子。出家後的彌勒,經常與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大菩薩為伍,奉行菩薩道。由於彌勒菩薩常修慈心觀,發誓不殺生,不吃眾生肉,與眾生結緣度化時,處處以慈為念,因此稱為慈氏。

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彌勒菩薩是唯一被佛陀預言授記,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將下生娑婆世界,在龍華樹下成佛。那時的人將有八萬四千歲的高壽,個個威德莊嚴,沒有任何毒害惱亂的災難,人人都慈心而快樂。彌勒的壽命也有八萬四千歲,入涅槃後,他的遺教將留世一萬四千年。

另據《解深密經》所載,佛陀曾以瑜伽行之教傳授彌勒菩薩。佛陀入滅九百年後,中印度阿瑜遮國的無著菩薩上升彌勒住處兜率天宮,聽聞彌勒菩薩宣說大乘奧義,受得《瑜伽師地論》傳世。

無著返回人間後,為大眾宣說瑜伽行諸法,但弟子當中有人不信這是彌勒菩薩所傳的法。無著為除眾疑,遂請彌勒菩薩來到人間為眾說法。凡是彌勒所說的法,就被結集為頌,無著則依頌解釋。

維摩詰是在家修行的居士,素以博學睿智、辯才無礙著稱,以示病與前來問候的文殊菩薩論辯大乘佛教義理。

無著菩薩傳出了彌勒菩薩的瑜伽論頌,在漢譯中有《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經論頌》、《大乘莊嚴經論頌》等四本,造立者都是註明彌勒菩薩所造的;另有西藏譯本,如《現觀莊嚴論》等。

彌勒菩薩因此被尊為大乘瑜伽的始祖。「瑜伽」,意譯作「相應」,是依調息為主,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的觀行。於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瑜伽觀行者,稱為瑜伽師,依瑜伽師而行的境界,稱作瑜伽師地;《瑜伽師地論》一書就是從「五識身相應地」說到「無餘依地」,總共有十七地。奉持該論的學派,稱為瑜伽行派,無著與世親是此派的兩大論師,他們在西元四、五世紀間將瑜伽派發揚光大。

七、闡揚唯識的無著與世親

西元四世紀,北印度健馱邏國普魯夏普拉(梵 Purusa-pura)有憍尸伽人家,父親是國師,母親名比鄰持,生了三個兒子,老大是無著,老二為世親,老三因母起名,叫比鄰持子。這三人後來都出家學道,信持佛法,成了佛教有名的高僧。

最初,三人都在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出家,據說老三比鄰持子修成了阿羅漢果,終其一生信持說一切有部;老二世親的學問和膽識比他大得多。

依《婆藪槃豆法師傳》所載,婆羅門出身的無著最初在小乘有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得入門,便想自殺。後雖有東毗提訶的阿羅漢賓頭羅前來為他解說小乘空觀,但他仍感覺不能滿足,於是運用神通力前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學大乘空觀。以後還幾度往兜率天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之深義,並傳揚於世。

胞弟世親最初也在有部出家,因涉獵經量部的思想,立志改善有部的教義,而將學風保守的有部論書,整理成六百頌文的《阿毗達磨俱舍論》。這部論書體系嚴謹,論旨明徹,是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精華作品,自古以來被視為重要的教科書。傳統有云「唯識三年,俱舍八年」,這意味著需要花上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理解世親的思想。

世親才華過人,可惜信奉小乘,不信大乘。無著晚年時悲憫弟弟經常誹謗大乘,便想開導他。據說,有一次無著偽裝重病,寫信要世親來探病,無著對他說:「你因為經常毀謗大乘,將受惡報,我每想到此,就擔心而病倒了。」世親因無著的真誠而深感懺悔,便想割舌謝罪。無著因此告訴他滅罪的方法:「你的舌頭可以毀謗大乘,當然也能用來闡揚大乘。」世親於是轉向大乘瑜伽行派。

世親尚未迴入大乘之前,著有很多小乘論書,《俱舍論》是其中的代表作。又造《七十真實論》,用來攻破數論外道的《僧佉論》,因此,得到阿踰闍國王三洛沙金的賞賜。世親將這些金子分成三分,啟建三寺。後來婆羅秩底王歸依世親,並令太子從師受戒,王妃出家,成為世親的弟子。太子即位後,母子同請世親留住阿踰闍國,接受供養。

世親一方面學習大乘瑜伽行,一方面確立唯識說的組織體系,重要的論著有《攝大乘論釋》、《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三部。其他對於大乘經典,例如《華嚴》、《涅槃》、《法華》、《般若》、《維摩》、《勝鬘》等諸經,也留下大量的釋論。另有《佛性論》、《十地經論》等論書,主要是藉著批判其他學派義理,來彰顯唯識教理。

據說當世親還是小乘學者時,就曾經寫了五百部著作,在他成為大乘論師後,又寫了五百部著作,因此世人以「千部論師」來尊稱他。

無著於七十五歲示寂,世親在八十歲時示寂於阿踰闍國。這兩位兄弟建立的瑜伽行派,在印度得到長足的發展,直到西元八、九世紀為止,長達四、五百年。後來傳入中國,成為法相唯識宗,與龍樹創立的中觀派並稱為大乘佛教的兩大學派。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教興起初期在家菩薩的典範,著名詩人馬鳴菩薩和佛教哲學家龍樹菩薩,又是傑出僧侶的代表,他們開始時是小乘的學者,後來都迴小向大,信仰大乘。提婆菩薩繼承龍樹闡釋「空」理,使中觀學說傳諸後世;彌勒、無著與世親,共同舉揚「有」義,因此瑜伽唯識之學,為印度大乘佛學開創出另一個思想領域。這些肩負弘法重任,並實踐菩薩道精神的高僧大德,實對大乘佛教興起與發展具有劃時代的貢獻。

【習題】

1.試述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

2.試述中後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

3.試述大乘菩薩代表人物的重要思想。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