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1 伍、禪林規範與典故

一、禪林規範

禪林的規範,源自以出家僧眾為主的印度僧團。從當代發掘出來的印度佛教遺址觀察:有的僧團遺窟僅容一人,有的則能容百人,乃至千人。佛教於東漢時代傳入中國,在新疆地區所發現的佛教遺址,有的禪窟只有一、二平方米,有的則上百平方米。由此可考證出僧團群居生活、共同修行的歷史。從原始佛教到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僧團大眾皆是恪遵佛制的戒律、制度生活。後來因天候環境、民情風俗的不同,以及乞食托缽的困難等,遂逐漸修正改變。逮至唐朝中期,禪僧為了解決居於巖穴與寄居律寺對「修禪」的諸多不便,始進行開創性的改革:「別立禪居」、「另創叢林」,制訂適合中國僧侶生活的戒律、制度──叢林清規。

(一)唐宋禪門規範的基本內容――百丈清規

中國禪林中,具有組織、規模的禪林規範,始於馬祖道一(七○九~七八八)。他的弟子百丈懷海,更稟承師志,以超然見地與恢宏器度,背負「破戒僧」的辱罵、毀謗,大刀闊斧的改制,始有中國佛教叢林制度、清規的產生,故稱「百丈清規」。

「百丈清規」的制訂,對後世中國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且具劃時代意義。一者,直接推動禪宗的發展;二者,間接的影響其他宗派制度;三者,為中國文化注入新內涵──禮儀、社會法規等。今日,「百丈清規」原文早已散佚,唯有從現存的《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禪苑清規》及《敕修百丈清規》,還可略知大要。茲略述其精神、內容如下:

1.精神方面:「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時,皆以「不立佛殿,唯樹法堂」為施設原則,徹底的將禪行者直接引向內心的修證。

2.領導方面:尊「長老」為一寺之主,相當於「住持」,必須道高臘(戒齡)長,具道眼者,方堪擔任。「長老」以下,設十寮舍,以安置全寺僧眾,並各請「首領」一人,及「職事」數人,綱維僧眾生活,領導大眾修行。後世「叢林四十八單」的形成,即源於此。

3.行持方面:「合院大眾,朝參夕聚」,由「長老」上堂說法,「賓主問答,激揚宗要」。每逢此時,徒眾必須「雁立側聆」。

4.生活方面:全寺唯「長老」一人可居住單間「方丈室」,其他「學眾」盡入「僧堂」。僧堂內設「長連床」,供學眾坐禪、寢息。睡眠時「臥必斜枕床脣,右脅吉祥而睡」。日常飲食,以粥為主,人人有份。若有犯「清規」者,由「維那」檢舉,「擯令出院」。

5.行普請法:即集體從事生產勞動,自給自足。當時百丈懷海禪師以身作則,下田耕作,直到年老,仍然持作不輟,遂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銘言傳播寰宇,成為後世佛教典範。

總之,「百丈清規」的制訂,為禪門創造一個秩序井然的良好修持環境,同時也為禪宗取得獨立地位,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宗派。特別是「普請法」的制訂,使僧團完全擺脫印度佛教的生活模式,得以在中國文化的肥沃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而流傳千古。

(二)晚唐以後的禪林規範――五宗七派與五山十剎

百丈懷海禪師之後,於晚唐五代間,江南、江北,長江上游與下游,又有無數叢林寺院產生。禪宗派下本身即有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至宋朝又有黃龍、楊岐二派的創立,於是「五宗七派」的門庭、家風於焉形成。各家在禪法的教授與生活儀禮上,因人、事、時、地、物的不同,而有若干出入,故名為「家風」。

此外,於南宋之時,政府為了便於扶植、管理,特將叢林劃分等級,而有「五山十剎」的確立。如:杭州的徑山萬壽寺、北山景德靈隱寺、南山淨慈報恩光孝寺、寧波的太白山天童景德寺、阿育王山雪峰廣利寺等,即所謂「五山」。「十剎」即:杭州的永祚寺、胡州的萬壽寺、建康的興國寺、蘇州的光孝寺、寧波的資聖寺等。

循行無常理則,時過千年的演變,禪林規範同樣無法維持舊觀不變,然大體還是依於《百丈叢林清規》的精神,如此一直流傳到清末。如清末民初的江南四大禪宗叢林──金山、高旻、天寧、天童,皆是當時禪和子往來參學的必到之處。

「五宗七派」的門庭設立,與「五山十剎」的叢林等級劃分,對於中國佛教後世的流傳,乃至世界佛教的影響都很深遠,如:日本、韓國、越南禪林的產生,以及近代台灣佛教的蓬勃發展,大多數是來自中國禪宗的傳承。

(三)當代中國的禪林規範

論及當代中國的禪林典範,在中國大陸方面,古來即有「上有文殊、寶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言。文革之後,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地殘破寺院逐漸恢復,歸還僧團。若以禪宗道場的規範而言,則以高旻寺與雲居山尚具形式、規模,日常有禪和子在坐香,每年逢冬打禪七(七七或十七不定),並訂為常年規制。香港有大嶼山寶蓮禪寺,台灣則有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千佛山等。

佛光山原本是中國禪門「臨濟宗」的法脈傳承。五十年來,依於佛陀菩薩道的思想,秉持人間佛教的理念、精神、目標,持續致力於八大宗派的弘揚,又以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具體實踐,作為利生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為了提倡禪修風氣,推動心靈環保,接引習禪者體會人間佛教禪風,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再創禪門黃金時代,更具體提出一種能治療現代「社會疾病」──功利、野心、奢侈、價值觀混淆……以及適合現代人都市生活修持,又能照顧到人性生理與內在需求的禪法,取名為「人間生活禪」。其基本理念如下:

人間生活禪的禪風:

禪修目的,在於般若、自在、菩提的圓滿果證──般若生活,自在人生。

禪修思想,在於平常、平實、平衡的意境涵養──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禪修內涵,在於信心、道心、悲心的長養增進──不變隨緣,慈悲喜捨。

禪修行持,在於規律、簡樸、惜福的用心實踐──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禪修精神,在於承擔、無畏、精進的落實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擔。

禪修運用,在於生活、生趣、生機的權變妙用──觸處皆道,機趣無限。

佛光山叢林道場,兼具有傳統與現代風格,並非專屬弘揚「禪宗」的道場,然禪堂、禪風、行事規矩等,卻可媲美於千年前的禪林風光。不但總本山與國內外別分院皆設有提供在家信眾禪修的禪堂,更有專屬於出家僧眾長期參修的禪學堂,並且每年於期頭、期尾時,受理僧眾討單參修。傳統的禪林規範,是因應僧尼日常修行生活所須而制訂的,而佛光山的禪堂規約,則因提供僧信二眾以及社會大眾共同禪修,而制定不同的守則。但基本理念,如前所述,則以思想的開導為前提。

二、禪門典故

《景德傳燈錄》中,有一千七百則公案典故,每則皆是「一時千載」的標月指、敲門磚,能夠發人深省,啟人靈性。時人若能因此而撥雲見月,找回失落的真我,則歷代祖師老婆心切的辛勞,可得告慰矣!

(一)風幡之諍

六祖惠能大師接受衣缽傳承,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五年後,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一天,途經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幡子,面紅耳赤,諍論不休。六祖上前細聽,才知道他們在諍論旗幡所以會飄動的原因,甲僧說:「如果沒有風,幡子怎麼會動呢?所以說是風在動。」乙僧反駁說:「沒有幡子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動呢?所以應該說是幡子在動。」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惠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二位先別諍論,我願意為你們做個公正的裁判:其實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子在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出,禪師們對外境的觀點,完全是反求自心,而不是滯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現象的存在是片面的,其所以有分別,完全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現前。因此,要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其關鍵就在吾人的內心,看看是否已經去除差別妄想?

(二)百丈野狐

百丈懷海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嗣人。一日,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禪師問道:「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某甲不是人,實係一隻野狐。過去古佛時,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後因一位學僧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由於這一句答語,使得我五百世墮在狐身,今請禪師代一轉語,希望能脫卻野狐之身。」

百丈禪師聽後,慈悲的說道:「請問。」

老者合掌問道:「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於言下大悟,作禮告辭而去。第二天,百丈禪師領導寺中大眾,到後山石岩下的岩洞內,以拄杖挑出一野狐死屍,囑咐依循亡僧的儀禮火葬。

這是一則有名的公案,只為了回答學僧一句「不落因果」,竟然墮落為五百世野狐。又只因為百丈禪師為其轉說一句「不昧因果」,竟能脫去五百世狐身之苦。其間一字之差,實有天壤之別!

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修行悟道之人,亦無法免於宿業報應,差別在於受報之時,不再迷失於業報的當下,不再妄生痛苦、煩惱,謂之「不昧因果」。

(三)南泉斬貓

一日,有東西兩堂的僧眾在爭奪一隻貓兒,正好被南泉普願禪師撞見,南泉一把將貓拎在手上,對大家說:「來來來!大家說一句有見地的話,說得出來就饒牠一命,說不出來就斬成兩半!」結果,大眾無言以對,眼睜睜看著貓兒被南泉一刀劈死。

不久,趙州禪師外出回來,南泉把這事跟他說了。趙州二話不說,脫了靴子戴在頭上,就走出去了。

南泉說:「剛才如果你在,貓兒就不會死了。」

禪師說的話,往往離經叛道,可是他是對的;凡人說法,不敢有一字違背佛經,仍然是錯的。

禪師在屎尿中,都能見到「道」的存在;凡人在佛殿三日三夜,卻也見不到佛。

雖然禪師與我們吃同樣的食物,呼吸同樣的空氣,然而禪師可以做的事,凡人未必可以做,禪師可以說的話,凡人未必可以說,這就是「證量」有無的差別。

南泉斬貓,究竟犯殺生戒否?一般人見此公案,通常會生起這樣的疑問──這就是「凡情知見」,凡夫就是被這種「凡情知見」閉住了清淨的心性。其實在南泉心中,並無殺與不殺的情見,他只是把刀與貓用做「選佛」的工具。南泉對貓兒的這一斬,石破天驚,具有一時千載的效能。直到現在,南泉禪師尚未把刀放下,因為眾生的無明煩惱尚未斷盡。如是參道,即能會意南泉老人深徹的慈悲心。

(四)丹霞燒佛

唐朝丹霞天然禪師,在一座佛寺裡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飛,丹霞即將佛殿上木刻的佛像取下來烤火。寺中糾察師一見,大聲怒斥道:「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取暖呢?」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子。」丹霞禪師從容的回答。

「胡說!木刻的佛像哪有舍利子?」糾察師大聲斥責。

「既然是木頭,沒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來烤火!」丹霞禪師於是便取下更多的佛像投入火中。

在丹霞禪師的心目中,我佛如來的法身,周遍於整個宇宙法界,而不僅僅是木刻的雕像。糾察師所維護的佛像,則是一種外相。對丹霞禪師而言,宇宙真理才是我佛法身的表徵。

「丹霞燒佛」,旨在燒掉凡人對偶像、權威的崇拜與迷信,燒掉謬見與妄執。這把火直燒到現在,還會繼續燒到未來,直到將眾生的凡情妄想燒除,三界六道燒盡,丹霞老人才會善罷甘休。

(五)婆子燒庵

有位老婆婆供養了一名禪行者二十年,常令一妙齡少女送飯、照顧。一天,老婆婆為了考驗行者的工夫,便囑咐嬌媚少女,於送飯時抱住他,並問他被抱住時的感覺怎麼樣?結果,這位禪行者的反應是:「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意謂毫無感覺,就像枯槁的樹木靠在寒冷的石頭上一樣,再抱他三年也不會動心。

少女將詳情回報老婆婆後,老婆婆說:「沒想到,二十年只供養一個自了的俗人!」於是趕走了禪行者,一把火燒了茅庵。

婆子為何燒茅庵?只因禪行者修的是「枯木禪」──不起妄念的禪定,不但沒有般若(智慧)的內涵,也缺乏慈悲的胸懷。

禪的修持,偏於「定」者,則墮枯木禪境;偏於「慧」者,往往又狂傲不遜;偏於「悲」者,會濫用慈悲,反成障道因緣;偏於「智」者,則沉空滯寂,冷酷無情。故須「定慧等持」、「悲智雙運」,才是合乎「中道」的修持。

(六)千古楷模

唐朝有馬祖道一禪師開創叢林,百丈懷海禪師繼承師志,制訂一套有系統的叢林規矩──「百丈清規」。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即此意也。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他每日除了領眾修行外,必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對於平常的瑣碎事務尤其不肯假手他人。

漸漸的,百丈禪師年紀老了,每日仍隨眾耕田作務。弟子們不忍心讓年邁的師父做粗重的工作,因此懇請他老人家不要再隨眾出坡作務。百丈禪師堅決的說道:「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因阻止不了禪師勞動作務的決心,只好將禪師所使用的扁擔、鋤頭等工具收藏起來。百丈禪師無奈,只好用絕食的方式抗議。弟子們焦急的問道:「為何不飲不食?」百丈禪師道:「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

弟子們無法,只好將工具還給他,讓他隨眾生活。百丈禪師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於是成為叢林的千古楷模。

參禪,可以開悟證道,眾所皆知。因此大家難免誤以為必須摒絕塵緣,甚至連工作也不必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實,不工作,離開了生活,哪裡還有「禪」呢?百丈禪師為了醫救禪者的時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還喊出「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的口號,作為生活的修持與實踐,不管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修行」不是「懶惰」的藉口,希望現代的禪者,聽一聽百丈禪師的慈悲示範。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