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6 佛教與雕塑

雕塑,是展現藝術作品的方式之一,凡是以可雕的木、石、金屬等或可塑的土、石膏等材料,製作各種立體形象,都稱為雕塑。在雕塑過程中,作者對作品的精雕細琢,呈現出藝術生命的力量,歷久而不衰,故其價值不凡。

佛教,稱為「內學」,是內在生命的提昇、淨化,也可以說是心的雕琢。佛教裡的八萬四千法門,一如雕塑家的利刃,一刻一雕,修去累世無明、習氣、煩惱;也像雕塑家的手,一搓一拉,塑出如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幾經千錘百鍊,烈火焚燒,在電光石火中,迸出生命的光芒。

佛教的雕塑作品展現出諸佛菩薩的莊嚴聖潔,留下當代佛教信仰的虔誠恭敬,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更保留了人類的智慧、文化及藝術上的成就。尤其是佛教雕塑家的藝術創作,涵蓋了對佛法的體證與宗教情操的投入。於外,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於內,是人格的超越與莊嚴,使雕塑藝術也成為弘傳佛法的另一種方便。

佛教雕塑的發展

佛教的雕塑藝術,始於佛像的雕刻。根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及《大唐西域記》卷五的記載:原始佛教時代,跋耆國優填王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開始。

佛陀入滅百年後,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期,出現了大批的佛教雕塑藝術品。阿育王受佛法的感召,以佛法治國,在全國各地佛教遺址建立寶塔、寺院、石窟、石柱、法敕等。這些出土的文物,除了本身的藝術價值外,對佛教歷史、經典的考據,有相當大的貢獻。

在貴霜王朝時期,迦膩色迦王篤信佛法,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羅地區大量興建寺塔,雕鑿佛像。該地長期與希臘文化相互影響,雕刻作品呈現濃厚的希臘風格,被視為印度與希臘美學協調的結合,稱為犍陀羅藝術。同一時期還有秣菟羅藝術,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秣菟羅地區,雖受犍陀羅藝術的影響,但仍保留更多印度的本土風格,前者的佛像沉靜內斂,後者則穩健有力。

及至西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是印度藝術的黃金時代,以阿姜達石窟內的作品為代表。此一時期因為受到匈奴的侵擾,本土與外來文化兩相融和,使印度藝術臻至成熟。

佛教傳入前,中國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藝術,傳入之後,與中國文化相融,開拓了更深廣的內涵,豐富了中國雕塑藝術的寶庫,有寺院的雕梁畫棟、塑像、石窟的佛像雕塑及各種佛教雕刻藝術品,其中以木刻、石雕或泥塑聖像為典型的代表。

東漢末年,笮融建造佛寺,寺內有一尊金銅佛像,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佛像雕造。東晉時期,雕塑專以佛像為主,是為當時盛行的風尚。如道安大師曾在襄陽檀溪寺鑄造丈六釋迦金像,支慧護在吳郡紹靈寺鑄丈六釋迦金像,戴逵父子曾為會稽山陰靈寶寺作無量壽佛和脅侍菩薩像。

南北朝之後,隨著佛教的傳播,中國雕塑的風格也受其影響,以傳統手法融入外來作風,使中國的雕塑無論從題材到藝術風格,都發生變化,而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因此,佛教的塑像、石雕、石刻便成為這個時期主要雕塑的內容。而西域粗獷豪放的藝術作風也逐漸傳入中國,結果使漢地和西域藝術融為一體,結合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身的洞窟藝術從此發展開來。

從雕塑風格的轉變,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以人物雕塑為例,雲岡石窟中的曇曜五窟,早期的佛像高大宏偉,與印度的犍陀羅和笈多時代藝術的風格相近。到了北魏末年,一方面因為當時推行漢化,一方面則因為佛教已經逐漸與人民生活相結合,所以此時雕塑的作品已經具有中國特色。隋唐時期,是藝術最燦爛輝煌的時代,融和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雕塑作品多采多姿,美輪美奐,人物造型頎長勻稱,敦厚典雅,表現出健康歡喜的形貌。

到了唐朝,雕塑作品完全表現出中國風格的造像特色。許多雕塑奇異的作品,大多出現在武則天時期,由於武后大力提倡佛教造像,致使唐代佛教雕塑達到高峰。唐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另一個黃金時代,此時造像的特色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雕塑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與完美,充分體現出雄健奔放的時代氣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雕塑家楊惠之,就生逢此時,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江蘇吳縣保壽寺的羅漢群像,而千手千眼菩薩造像也是他首開其端的雕塑。世稱「道子畫,惠子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他們的作品廣泛受到當代的推崇與後世的仿傚。

自唐宋以來,洞窟石刻的造像逐漸被各地寺院盛行的泥塑、木雕所取代。元明時期,在雕塑方面則每況愈下,至清代的雕刻,則益呈式微。

其他,如日本、韓國、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也有相當成熟的佛教雕塑藝術。

佛教雕塑的代表作

佛教雕塑的範圍很廣,主要以佛、菩薩為對象,羅漢、天龍八部、天人、飛天、金剛力士,乃至佛經裡相關故事、人物、動物、花草、樹木、景觀等等,都是豐富的素材。中國雕塑最重要的部份是石窟藝術,許多巧奪天工的雕塑品大多在石窟中完成。如麥積山石窟,山高一四二公尺,山頂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龕窟和摩崖石刻,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來一千尊以上的大佛像。

甘肅的炳靈寺石窟,自五世紀起開鑿,窟內以泥塑造像為主,也有不少的摩崖石刻。甘肅涇川縣的南石窟是魏初所建,窟內均為浮雕或塑像。

龍門石窟中有石刻佛像十四萬餘尊,工程艱鉅浩大,其中唐代雕刻技巧曾影響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像雕刻。盧舍那大佛刻畫大佛的莊嚴溫和及睿智的性格最為特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雲岡石窟鑿自五、六世紀,是中國佛教藝術三大寶庫之一,以曇曜五窟規模最大,氣象最雄偉,其餘各窟,雕飾富麗。餘如鞏縣石窟、河北南響堂山、河南北響堂山、四川廣元千佛崖、杭州西湖石窟、山東濟南千佛崖、青州雲門山、駝山等石窟,均頗富盛名。此外,石柱、石經、經幢等,也都是偉大浩瀚的雕塑巨作。

印度阿育王時代,在佛陀曾經說法的地方,豎立雕頭圓柱,並於柱身刻有誥文。代表作有巴克拉石柱、鹿野苑石柱、藍毗尼石柱、王舍城石柱等,其中以鹿野苑石柱最為有名。鹿野苑是佛陀成道後,第一次說法的地方,此石柱高約十五公尺,柱身刻有禁止破和合僧的銘文,柱頂雕了四隻連身獅子,分站中間的寶輪上,各朝一方,象徵佛陀在此初轉法輪,作獅子吼。柱頭下層是鐘形倒垂蓮花,看起來華麗雄勁,玄奘大師形容是「石含玉潤,鑒照映徹」。

這種獅子柱頭成為阿育王時期傳播佛法的代表,也象徵著當時國家的強盛。印度獨立後,更成了印度共和國國徽的圖案。

石經是指刻於岩石表面的經文。中國以儒家所刻的石經為最早,較著名的有漢代的熹平石經及唐代的開成石經。北魏時因開鑿石窟,為「正法久住」,而有佛教石經的出現,現存佛教石經中,年代以北齊為最古,規模以河北房山石經為最大。其形式有:

1.壁面刻:刻於壁面上的,稱為壁面刻。如北齊刻鏤於河南北響堂山的《維摩詰經》、《勝鬘經》、《孛經》、《彌勒成佛經》等,隋代刻於河南寶山大住窟的《勝鬘經》、《法華經》及《涅槃經》的一部分等,宋代刻於河南開封府繁塔的《十善業道經要略》、江蘇蘇州雲巖寺刻有《法華經‧普門品》、浙江杭州六和塔內刻有《四十二章經》,唐代於河南龍門香山洞刻《涅槃經》。河北居庸關過街塔內壁有元代所刻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計有梵、漢、蒙、回紇、西藏、西夏等六種文字,可比照而觀,是極為珍貴的語文史料。

2.摩崖刻:刻於摩崖上者,稱為摩崖刻。如山東泰山經石峪的花崗岩大字《金剛經》等,年代與作者不詳,或稱唐邕,計九百餘字,字體雄渾,為石經當中最突出者。北齊時於山東徂徠山映佛巖刻有《大般若經》的一部分,山西遼州屋騋嶝刻有《華嚴‧成就品》等。

3.碑板刻:刻於碑板上者,稱為碑板刻。一般多刻於石板的兩面而收藏於石室中,以河北房山石經最富盛名。隋大業年間(六○五~六一六),幽州智泉寺靜琬大師,感於北周、北齊時的廢佛,惟恐正法湮沒,發願刊造石刻大藏經,刻於河北房山雲居寺。後人相繼雕鑿,歷四八○年始告完成,為一史無前例的刻經事業,也是中國現存數量最大的文字銘刻,不僅可用來校正印本佛經的錯漏,更是書法史與藝術史的珍貴資料。

此外,朝鮮與日本也有石經,前者以全羅南道求禮邵智異山華嚴寺的《華嚴經》為代表;後者,以大和宇智川摩崖刻出的《涅槃經》碑為最古。另外,在福岡縣宗像神社的《阿彌陀經》石刻,是模刻中國湖北襄陽龍興寺的碑而成,因比一般的《阿彌陀經》多了二十一字而著稱於世,據傳是在中國宋朝時傳入,現為日本國寶。

經幢也屬佛教石刻的一種,具弘傳和紀念價值,分為基座、幢身和幢頂三部份;經文主要刻在幢身上,其他則雕有佛、菩薩、花卉、雲紋。

印度的經幢大多以刻在佛教建築物周垣上的浮雕呈現,或在塔前樹立碑石,刻以法輪、飛天、人物、動物等。

中國以石雕經幢盛行於唐代至遼宋期間,或為立功德而鑄,如陀羅尼經幢;或為紀念高僧建立墓幢。代表作有:

1.河北趙州陀羅尼經幢:位河北趙縣內,北宋時,全部以石料疊砌而成,高約十八公尺,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座石經幢。其佛教人物、動物、花卉等圖雕手法,展現了宋朝造型設計的高度成就。

2.雲南昆明地藏寺經幢:大理國時期中建造,共七層,第一層刻有四金剛及梵文,其他則刻以佛像,雕工極精緻,是研究雲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及雕刻藝術的重要史料。

另外,韓國在十一世紀期間,為抵抗契丹大軍,發願雕刻大藏經,此即有名的《高麗藏》。後遭蒙古入侵而毀,一二五一年重雕完成,共有六五二九卷八一二五八版,至今仍收藏於「法寶寺」──海印寺。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僧人,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並將結集的經文以巴利文字鐫刻於七二九塊的方形大理石上,豎立在曼德勒山拘他陀塔寺,工程相當浩大。素有「造佛之國」美稱的日本,以奈良東大寺鑄於八世紀左右的青銅大佛最為著稱,高十七公尺,重達四五○噸,具一二○○年歷史,堪稱日本,也是全世界歷史最為悠久的大佛。位於香港大嶼山木魚峰寶蓮禪寺的「天壇大佛」,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竣工,總高度有三三點九五公尺,也是目前世界第一的青銅大佛,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以蘇東坡的詩題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可見它的沉穩雄健。這些雕塑作品的完成,集合種種殊勝因緣、願力,令人歎賞不已。

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乃至俄國、德國、美國、日本等諸大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佛教雕塑,其中以中國作品居多。有時不免痛心這些國寶流落他鄉異地,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它們受當地國家保護,視為珍寶,繼續綿延無價的藝術內涵及跨時空的宗教生命,讓更多人欣賞到它的美,也頗令人安慰。

心的雕塑

從上述幾件雕塑的代表作來看,每一個作品的完成,無不投注巨大的時間、心血,超越人力與物力的極限,唯有崇高的宗教情操才能激發生命的內在力量。從前的佛教雕塑家在創作時,有所謂的「一刀三拜」,在藝術創作的同時,更可說是對心靈的雕塑。

學佛如同雕塑。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不禁稱嘆:「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華嚴經》也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眾生本具佛性,只待我們去自我雕鑿,發掘這顆佛心本性。

例如用佛法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等,把自己雕塑成同佛陀的「三十二相,百好莊嚴」。雕塑雙手時,發願:「願將雙手常垂下,撫得人心一樣平。」作個世間的慈悲人;雕塑顏面時,願眾生「皆如普賢,莊嚴相好」;塑一雙菩薩的眼,「慈眼視眾生」;如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雙耳,能善聽、諦聽、兼聽,乃至全聽,「尋聲救苦」,濟度眾生;塑一雙踏實的足,願眾生得「如意神足」,老實修行;塑一張能安慰、鼓勵他人的口,出廣長舌,令法音宣流遍天下;雕塑這一身威儀端正、勤勞服務,行禮拜恭敬,現高雅氣質;塑一顆與諸佛菩薩相應的心,慈悲、喜捨、惜福、包容、靈巧、接受、誠意待人、和平公正……修得心淨,則國土淨,圓滿現世的一生。

佛教擴大了雕塑的領域,而雕塑也展現佛教的內涵,兩者相得益彰,為人類宗教、歷史、文化、教育等等,留下燦爛的一頁。由雕塑作品中,人們欣賞藝術之美,進而激發內心宗教情操,長養善根,佛教由此也繼續綿延弘傳。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以佛陀的教法,一如雕塑般,塑一顆善美的心,鑿去無明、習氣與煩惱,提昇人格品德的涵養,建立一個淨化的社會與健康幸福的人生,才是真正雕塑之道。

雕塑的美,不僅在於驚歎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藝術價值而已,一尊尊佛像、菩薩、羅漢、天人,乃至一幅幅經文浮雕,千餘年來,在滾滾流轉的世事中,以無聲說法;作品透出的沉定莊嚴,蘊含無限諸佛菩薩的悲心願力,無形中讓每個瞻仰、欣賞的人昇華人格,淨化心靈。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