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4 一五、探病的禮儀

經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過去叢林設有如意寮、省行堂、涅槃堂、延壽院等養病之所,這些都是佛教關懷病苦眾生的慈悲體現。生命是莊嚴神聖的,每一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每一個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尤其人在生病時,感情最脆弱,很希望有人來慰問關懷,因此凡佛弟子見人疾病,皆須應時看護。如何探病才如法,以及如何看護病人,都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禮儀。

(一)看護病人的禮儀

1.看護者要能寬心耐事,舉止輕聲,即使聽到病人口出惡言,亦不可怨恨或回嘴。

2.精進不懈怠,先起後臥,不貪睡。

3.須有慈悲心,不可傲慢、輕視、不耐煩。

4.以法供養,不貪飲食。

5.注意病人的起臥,給予協助,但不要觸及病人疼痛處。

6.幫助病人安睡,注意避免一切喧譁滋擾。

7.病人所使用的器具、衣服、飲食等要適當、清潔、衛生。

8.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不要輕信他人的偏方,亂投醫藥,以致誤事。

9.注意病人的飲食、睡眠、大小便等變化,並向醫生報告,可作精確的治療。

10.病人焦躁不安時,可隨機說法,使其心靈得到安慰。

11.以歡喜心為病人服務,如送信、打電話、讀報等。

12.可閱讀報章雜誌、文章或講些有趣的事,讓病人排遣寂寞,保持心情愉悅。

13.與病人談話的時間不宜太久。

14.了解病人身體的病痛外,更要知道病人的心理狀態,以幫助其恢復健康。

15.病人的問題,如事業、家人、生活經濟等,應予關懷。

16.病人垂危時,要為其說法,幫助他念佛,使病人能安然往生。

(二)探病者的禮儀

1.了解探病的時間,不宜太早或太晚,尊重病人意願,以免影響病人作息。

2.遵守病房規則。

3.可贈送鮮花(除特殊病情外)或書籍,讓病人心靈獲得慰藉。

4.事先了解病人能吃什麼,喜歡吃什麼,不要贈送病人不能食用的物品。

5.不宜介紹偏方。

6.進入病房時,表情應自然,切忌哭泣,以免影響病人及其家屬的心情。應當講體恤家屬辛勞的話。

7.不宜談刺激病人的人、事等,以免病人情緒反應過度,影響病情。

8.談話聲音適量,以免妨礙其他病人。

9.慰問病人應說充滿希望的話,給予病人鼓勵。

10.不要坐在病床上,以免令病人產生不舒服的感受。

11.不宜帶小孩去看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見到這個小孩。

12.自己感冒時最好不要去探病,以免把病菌傳染給病人,加重病情。

13.見有他人來探病,應適時告辭。

14.離開病房時,要使病人保持愉快而樂觀的情緒,祝福病人早日康復。

(三)如何幫助病患

1.病人剛進醫院,第一個產生的是對醫療儀器的恐懼,以及對未來前途的惶然。因此,多聽他傾吐,緩和他緊張的情緒最重要。

2.鼓勵他對未來抱有光明的希望。

3.事前對病人作較深入的了解,屆時觀機逗教,應病與藥。

4.病人是佛教徒,可以帶佛教文物、佛教書刊、佛像、錄音帶、大悲咒水等探望病人。人在生病時最脆弱,宗教的力量能帶給病人不可思議的幫助。

5.一般人都是在病人剛生病時,一窩蜂趕集似的前去探病,時間久了就冷淡下來,反而容易讓病人有被遺棄的感受,繼而發生身心的諸多問題。所以,要時時關心病者,才能有效的幫助病患走過病痛的歲月。

6.當病患疲累痛苦時,除了給予適當的慰語,最好的話就是身體語言──慈悲的笑容、柔和的照顧,尤其在加護病房內,病患插著各種管子,無法言語,身體語言會給他很大的信心。

7.可以告訴病人,人難免會有一些病痛,生病的人應該把事情放下,把生死交給佛菩薩。

(四)如何在探病中把佛法傳到醫院

1.探病時,除了真誠的關懷,應啟發他對宗教生起信心。

2.可小聲為病人念佛,並視病人對佛教的認識程度,為其講述佛法。

3.平時和病患建立良好關係,病人恢復健康後,也會引導他的家人皈依佛教。

4.得以佛像、念珠、梵唄錄音帶等,作為傳播佛法的橋梁。

5.成立探病小組,一組兩人,探病時可攜帶各種資料、物品,如:念珠、佛像、佛書、念佛機、錄音帶、大悲咒水等,可主動巡迴到各醫院或病患家中慰問病人,如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

當身體四大不調時,身上就有疾病。當心靈被貪瞋愚痴、懷疑邪見的病毒所侵害時,出之於口──兩舌、惡口、妄語、教唆,口中就有疾病;形之於色──沒有表情、面帶敵意,臉上就有病;動之於手──殺生、傷人、盜竊、邪淫,社會就有疾病。

身體有病,要找醫生治療;心靈生病,除了靠善知識勸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來醫治。弘法半世紀以來,我看遍人生形形色色,曾經有感而發,仿效石頭希遷禪師的「心藥方」,也為眾生的心病開了一帖藥方:

1.慈悲心腸一條

2.真心本性一片

3.惜福一點

4.感恩三分

5.言行實在

6.守德空間一塊

7.慚愧果一個

8.勤勞節儉十分

9.因緣果報全用

10.方便不拘多少

11.結緣多多益善

12.信願行通通用上

此藥用包容鍋來炒,用寬心爐來燉,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要柔和一點),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作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

切忌言清行濁、損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裡刀、兩舌語、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縱、自我約束、心性有道來對治之。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病為鑑,則可以提起正念,擴大自己。昔時,悉達多太子目睹世間疾苦,心生悲愍,因而立願精進修行,終於成就佛道,作大醫王,療治眾生病;南嶽慧思大師罹患嚴重風疾,無法行動,後以般若空慧觀照,不但豁然痊癒,而且開悟見性,後來法化一方,度眾無數。我們不必祈求疾病之不臨己身,而應該效法古聖先賢,以疾病為良藥,自救救他,以疾病為針砭,己利利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