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7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 (第二講)

一、創辦教育事業

佛教,本來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就是一位偉大的宗教教育家。佛教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超凡入聖、解脫苦惱的教育。三藏十二部經中,長行、重頌、譬喻、本事,都是教化眾生的上等教材。佛陀每次對弟子說法,觀機逗教,舉喻說事,都是深入淺出的教育例證。

舉世各地,教育發達的必然是強大國家,文盲多的地方必然是落後地區。尤其宗教負有社會教化的責任,如果不重視教育,沒有施教的人才,怎能改善社會風氣?怎能淨化人心?

中國過去叢林寺院,就是供給十方衲子參訪修道的學校,所謂「飽參諸方叢林客,不知此中有悟無?」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諸老,創設僧伽學校、師範學堂,太虛大師更設立了許多佛學院,尤以今日台灣,兒童有星期學校、兒童夏令營;青年有青年會、大專社團;信徒有信徒共修會、信徒講習會;專業的有各級佛學院、佛學研究所。佛教徒覺醒了,佛教徒知道教育重要了。

但是,我們仍覺得遺憾,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進步:

1.為佛學院訂定高、中、初各級層次。

2.為各級佛學院考試評定合格教師。

3.為佛學院訂定各級標準教材。

4.訂定佛學院設備標準。

5.加強培養佛教教育行政人員,給予認定。

6.佛教教育應共同組織一領導中心。

7.學生畢業後,優秀者應協助其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

8.各佛教學院學生應有院際間的共同活動,如論文、講演、梵唄、書法等各種競賽。

9.規定布教師、住持、監院等應由佛學院畢業學生充任。

10.呼籲所有佛教徒支持佛教主辦的玄奘技術學院(後更名為玄奘大學)、華梵工學院(後更名為華梵大學)、慈濟護專(後更名為慈濟大學)、西來大學、佛光大學。如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支援「社會大學」,使其更擴大,都會功不唐捐。

11.設立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所有社員會考制度,認定其資格,以便使其為佛教服務。

12.鼓勵佛教界多設立獎學金會、貸學金會。當初如無安道誠獎助惠能大師十兩白銀,何有這位一代宗師?

這以上的十二點意見,盼佛教界能有共識,各發心為教育的長老們能夠注意,佛教教育必更有進步和成就。

二、加強文化傳播

說到文化,佛教非常重視文字般若的傳播。《金剛經》中有四句偈的布施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十法行中更提倡書寫、演說、披讀、印經的利益。若非鳩摩羅什、玄奘三藏等翻譯經典,何有東土佛法?日本佛教為人稱道,除佛教教育普及外,即為對佛教文化的重視。明治維新時,鼓勵大家撰寫佛傳,目前日本的佛傳,不下百種之多。台灣目前佛教的文化出版,五色繽紛、百花爭豔、萬家爭鳴,此中不乏佼佼之士,只是多數精緻不足,曲調不高,例如,一再翻版影印,不能更新;一再互相轉載,少有創作;一再分人分我,不夠默契;一再過分保守,空乏無力,故特建議如下:

1.將目前所有佛教雜誌,依讀者和性質分類,分別改為《佛教青年》、《佛教兒童》《佛教婦女》、《佛教史學》、《佛教生活》,以便讀者選讀他的需要。

觀音菩薩的慈祥,是多麼可敬的丰采。

2.成立資料中心,讓有心的人研究佛教時,非常容易找到他的需要。

3.佛光山籌備的電腦大藏經、電腦大辭典,能早日問世。

4.佛教需一份報紙,《福報日報》停刊,非常可惜,希望有心人再接再勵。甚至設立電台、電視台。

5.聯合佛教各方人才,出版一份夠水準的學報。

6.獎助佛教學者,鼓勵撰寫佛學論文、佛教文藝、音樂詩歌等。

7.獎勵佛教藏經、古典著作,分別標點、分段、註釋,增加索引,便於閱讀。佛教所有出版品,要通俗化、文藝化、生活化、美術化、音聲化、圖表化。

8.各佛教團體經常舉辦各種學會,甚至國際會議。

9.每一寺院,每週應定期舉辦一次「佛學講座」,或各種座談會。

10.寺院設立的條件,除佛殿外,起碼要有一個小型的圖書館,小型的講堂。

11.獎勵優良的出版品,如此次行政院新聞局頒給《佛光大辭典》、《文殊雜誌》及普音的金鼎獎。佛教團體應給佛教文化人的獎助,例如印順長老,就應得到佛教文化人獎。

12.有系列地出版專書,如佛史專書、唯識專書、禪學專書等。因為專書,才便於學者的研究。

關於佛教文化的問題很多,如稿費的問題、版權的問題、贈閱的問題、流通的問題,甚至佛教徒應養成讀書求解的習慣問題等。

這些建議,如獲佛教界重視採納,獲得解決和共識,則佛教文化更能發揮輝煌的效果。

三、提倡悲智行願

佛教講究智慧,但尤重慈悲;重視慈悲,更重行願。諸佛菩薩都是依靠悲智行願成就道業。佛教要興隆,佛教徒必須要有悲智行願;佛教所以衰微,也是因為佛教徒沒有悲智行願。

如何考察吾人的悲智行願?例如你每年度多少眾生?每年讀多少經論?每年為人服務多少?你發了什麼大心?你立了什麼大願?你實踐了什麼行門?你完成了什麼修行?

我們可以回顧古聖先賢:如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立願「若不成佛,誓不起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也是以慈悲行願為實踐行門。玄奘大師西天取經,沙漠失水,「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鑑真大師到日本弘法,六次遇難,大海漂流,發誓「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四弘誓願更是每一個大乘行者所應奉行,茲對現代佛教徒所應奉行的悲智行願的行門,建議如下:

1.成立電話法語中心,讓求助無門的苦悶者,用電話訴說心事,給予一些佛法的指導和慰問。

2.成立佛法諮詢中心,為一些社會有疑難的人,因佛法給予心理輔導,解決其生活、職業、家庭、感情上的問題。

3.參加病患者慰問團,有組織、有計劃的到醫院,或到家庭裡慰問病患者,誦經祝福,佛書贈送,都能助其健康。

4.送醫藥到偏遠地區,如佛光山雲水醫院,讓健康的人出錢,為窮苦的人看病。

5.舉辦婦女求職中心,現代鄉村婦女到都市求職,往往遭壞人所騙,若能在求職前為其解決食住問題,有一個求職的緩衝時間,免為壞人所害。

6.組織急難扶持會,一般人常說救急不救窮,正此之謂也。

7.成立養老基金會,因為久病床前無孝子,社會上許多孤苦老人,若由某一社團或基金會代其雇人照顧,免其孤單無依之苦。

8.創辦收容之家,因故一時無家可歸的老弱婦孺,急待給予暫時收容,以便重新調整身心,再創前途。

9.日行一善,日發一願。

10.說好話,動好念,不斷的懺悔,不斷的精進。

11.薪水所得十分之一作為布施。

12.安排每一週之內有數小時為信仰或慈善服務。

佛教所有人等,不論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幼,如果能擁有悲智行願,則佛教普及社會,深入人心,指日可待。

四、組織信徒共修

佛教徒重自修,不太重共修,不少佛教徒在家燒香禮佛,甚少到寺院共修。就是出家二眾,也喜歡獨居,不樂共處,此處一精舍,彼處一佛堂,分散了佛教的力量。

尤有甚者,佛教徒不了解佛教,平時不要佛教,直至臨終的時候才想到佛教,這都因佛教沒有創造共修的環境。寺院是共修的道場,但那是出家人的,在家信徒則不易有份。

現在已有不少寺院道場為信徒舉辦一些共修活動,如念佛會、禪座會、報恩會、講經會等,但大都不能滿足信徒的要求,茲為擴大信徒共修的範圍,貢獻意見如下:

1.成立老人俱樂部,現在許多退休的老人,在家無所事事,近於等死,若能利用寺院房舍供給老人活動,如下棋、品茗、抄經、論道等,老人的經驗、時間、財富,必定對寺院也有莫大的幫助。

2.成立職業訓練輔導中心,有些佛教徒,因無專長,在社會不易求到職業,各寺道場若能視如自己子弟,助其職業的訓練,如電腦、打字、插花、烹飪、駕駛等都可。

3.成立佛書交換研讀會,因為可讀性的佛書都要購買,若能十人或百人,購佛書數種,交換研讀,甚至交換心得,實進德修業之良方。

4.成立社區布教所、村里念佛會,方便共修。

5.舉辦兩地信徒相談會,互相切磋解決疑難。

6.組織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打掃環境,種植花樹,廣結善緣,佛教自然予人好感。

7.舉辦家庭普照,度其親友參加佛教活動。

8.組織參訪團、朝山團,學法顯之西遊,效善財之南詢。

9.成立兒童星期學佛班,讓兒童接受佛法的薰陶,敬上慈下,完成佛化家庭的理想。

10.組織佛教慈愛團,定期為慈善機構義務服務。

11.參加八關齋戒會,學習僧伽的生活。

12.舉辦研討共修會,以家為主,互相輪流主持。

佛說:「佛道在眾生身上求。」國家不能沒有人民,宗教不能沒有信徒,寺院團體和信徒合作,共同運用各種方便,則佛教人口必定能大量增加。

未來的佛教,如能:

1.創辦佛教事業。

2.加強文化傳播。

3.提倡悲智行願。

4.組織信徒共修。

必能促進佛教的發展,則佛教之前途,必興隆無疑。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