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2 佛教的參訪事業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因此有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就是說,學問除了來自書本,來自課堂上老師的傳授之外,藉著出外旅遊參學,也是增廣見聞的管道之一,甚至藉此更能把書本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上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以臻知行合一,行解並重。因此,自古以來佛教就認為「參訪」是修學辦道的方法之一。

參訪的意義與重要

參訪就是「訪師學道」,也就是為了追尋真理而走訪善知識的意思,類似今日所謂的「遊學」。

自古佛教僧侶往往行腳雲遊於各地,遍參天下的善知識,藉以增長自己的見解,究明迷悟、實妄等生死大事,例如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大隋法真禪師參訪六十餘位大善知識等,都是有名的實例。

參訪對佛教徒而言,是一項很重要的修行,可以說各宗各派均有。其中尤以禪宗更普遍,禪門弟子為了參究生死大事而行腳於天下,參訪各家風格,隨從明師學習;這種遍歷參學的作法,已成為禪宗門徒求悟過程的重要歷練。因此,在禪宗公案中,記載有關參訪問道的機緣問答語句極多,甚至由其參學的名相用語之多,也可看出禪門對參訪的重視。例如:參訪師家,致力體得佛法,稱為「參究」;弟子向師家請問並受教,稱為「參請」;參究佛法玄旨的人,稱「參玄人」;若對佛法參究有得,徹悟玄旨,稱「參飽人」;早晚扣師門,以祈請教誨,稱「晨夕參扣」、「朝參暮請」;盡其一生都在參究佛法玄旨,稱為「一生參學事」。

此外,依參請的時間與性質而分,有:五參上堂、九參上堂、日參、早參、晚參、立參、坐參、小參、大參、獨參、遍參、廣參、總參、飽參、放參等。僧侶之間一般稱為「同參」,是指同事一師,共同參學的意思。

過去寺院經常在鄉村小徑施燈、施茶,提供住宿,主要也是為了方便旅行、參訪者;今日寺院住處稱「雲水寮」,就是提供給參訪的雲水僧住宿之意。在印度,有一位比拉人士,發心興建不少公房,免費提供外出的人住宿,稱比拉公房。頭陀十八物之一的錫杖,用途之一是為了防範參訪途中發生意外。這些都足以說明佛教非常重視旅遊,重視彼此之間的相互參訪,因此,佛教可以說是旅遊事業的創始者。

然而,參訪並非觀光,不能以旅遊為目的,而是從中汲取經驗,不斷擴大人生,昇華自我,這才是參訪巡禮的真義所在。

參訪的對象與心態

佛教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高僧大德的參訪史,而開創佛門大德參學問道之先河者,正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從當初佛陀在修行時,拜訪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參訪阿羅藍仙人、鬱陀仙人,即開啟了佛教尋師訪道的典範。及至佛陀證悟成道,宣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往往於經中指出東方某某佛、西方某某佛,主要就是鼓勵佛弟子要去認識、參訪的意思。

因此,參訪的先決要件就是要探求正道,佛陀當初因為沒有正法可參,因此向外道學習,然而佛陀懂得明辨是非善惡,能夠去邪法為正法;今日佛教徒尋師訪道,要依善知識所教。善知識的條件,如《成佛之道》所說:「證教達實性,悲憫巧為說。」也就是要具備有正知正見,要能通達經教、事理圓融、慈悲樂說者。能夠善於宣說法要,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這才是全德的善知識。

尋師訪道除了應該注意慎選善知識之外,尤其不可亂傳是非,製造事端。從經典的記載可知,過去諸佛菩薩乃至禪門行者到各地參訪,都是以「道」互相往來、酬答,例如《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天人「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再如《地藏經》中,觀世音菩薩為令一切眾生瞻禮獲福,於是祈請佛陀宣說地藏菩薩不可思議功德之事。乃至古德尋師訪道,莫不以尋求自己本來面目為要務,於是「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如何是父母未生我以前的本來面目」、「如何安心」便成為千古流傳的禪宗話頭。所以,參訪應該探究「道是什麼」、「心是什麼」、「佛是什麼」,而不是到處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以免無意間犯了「破和合僧」而不自知。

此外,追求真理要有不怕困難,不怕路途遙遠的精神。今日一般信徒大都朝禮大陸四大名山,或印度四大勝地、八大勝蹟;或大陸禪門四大叢林,即長江上游文殊、寶光,長江下游金山、天寧,律宗天下第一戒壇古林、寶華,以及淨土宗的靈巖山等,這都是具有歷史而值得參訪的道場。

過去我在大陸,從金山到焦山,棲霞到天寧,古林律寺到寶華戒堂,教下、律下、宗下我都參學過,甚至多次帶團到印度朝聖。參訪還必須要有克難的精神,隨遇而安的性格,不管走到哪裡,地上可睡,樹下可坐,粗茶淡飯可以果腹。佛陀住世時,每次出外講經說法、行腳托缽,隨行的千二百五十名弟子,也不是都住祇園講堂,而是山丘、墓旁、樹下、海邊,一樣可以安住,能夠從清貧的生活中磨鍊,從克難的物質中成長,藉此參訪,增長內心的力量,培養無欲則剛的道心,這也是參訪的收穫之一。

參訪的事例與典故

佛教是一個崇尚和平的宗教,佛教徒溫和善良,但卻缺乏殉道的精神,參訪正可以培養冒險犯難的勇氣。

翻開佛教歷史,古來許多高僧大德,為了求得佛法,千里跋涉,到處參訪,甚至只要能夠聽到真理,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例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為了求得半句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成了羅剎的腹中物;唐朝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歷經風險,有一次途經八百里流沙,烈日當空,大師途中斷絕飲水,眼看生命危在旦夕,但玄奘大師卻發下堅定的誓願:「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善財童子以垂髫稚齡,歷經無數國土,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更為後人所稱道。所謂「學玄奘之西行,效善財之南詢」,玄奘大師為法忘軀、善財童子為求真理而到處遊學的精神,都是今日青年學子效法的楷模。

有一次,學僧問大隋法真禪師:「劫火洞然,這箇壞也不壞?」禪師答:「壞。」又問:「如此則隨他去也?」禪師漫不經心的回答:「隨他去。」意思是說心、境一致,壞時悉壞,不壞時悉壞,不必執著,然學僧不解其義,為了求得心中的落實,腳踏一雙芒鞋,踩遍大地山川,到處參學訪道,以解心中的疑惑,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美談。

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曾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歷經三年,備受飢寒,三次大病,奄奄一息,皆蒙文殊菩薩感應相救。

宋朝杭州佛日契嵩禪師七歲出家,十九歲遍參善知識,終於得法於洞山禪師,成為青原禪師門下第十世弟子。

浮山法遠圓鑑禪師仰慕歸省禪師高風,前往叩參,適逢寒冬,大雪紛飛。歸省禪師一見,喝罵驅逐,並以冷水潑之,法遠說道:「我們不遠千里而來,求法的熱誠,豈是一盆冷水可以澆息的?」法遠的求法精神終於感動歸省禪師,得以羅列門下。

此外,禪宗二祖慧可斷臂求法;四祖道信悟道以後,仍然芒鞋破缽、一笠一杖參訪法融;六祖惠能得法於五祖弘忍禪師;天衣義懷禪師在翠峰處做水頭;神會、永嘉玄覺、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南陽慧忠國師先後參訪六祖而契入佛法,都是佛教中著名的參訪實例。印度四大論師:提婆、龍樹、世親、無著,也是到處遊學參訪,中國西行的高僧玄奘、法顯、朱士行等,更是參訪專家。

尋師訪道不僅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公案,今日許多成語用詞也都與參學有關。例如「森羅萬象」一詞,其實是源於佛教用語「參羅萬象」。

參羅,與「森羅」同,形容樹木繁茂並列的狀態。宇宙間各種現象森然羅列於前,稱為參羅萬象;在佛教,特別指與本體相對的現象界,以現象界的千差萬別,而與本體的萬法一如為相對的概念。

今日一般人稱賣藝維生的人為「走江湖」,事實上走江湖本來也是禪門中的用語,是說到江西、湖南去參訪學道的意思。馬祖道一禪師住在江西,各地學禪的人都風起雲湧到江西訪道;湖南有個石頭希遷和尚,也是當時眾望所歸的禪師。由於天下僧侶不是到江西參訪馬祖道一,就是往湖南參訪石頭希遷,社會上就稱尋師參訪、參禪學道的人為「走江湖」。

一般常用的成語「一絲不掛」,也是一段參訪公案。

溫州淨居寺玄機比丘尼到大日山參訪雪峰禪師,禪師問:「從哪裡來?」

「大日山來。」

「日出也未?」意思是說,你開悟了沒有?

玄機回答:「如果太陽出來了,就融卻了雪峰。」意思說,如果我開悟了,哪裡還有你雪峰呢?哪裡還要來問你呢?

雪峰聽了,覺得他雖沒有開悟,倒也有一點道理。於是再問:「你叫什麼名字啊?」

「我叫玄機。」

「日織幾何?」意思是說,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機回答:「一絲不掛。」意思已經解脫盡淨。

談過話以後,玄機就要走了。走到門口的時候,雪峰在後面叫著:「喂!你那袈裟拖在地上呢!」

玄機一聽袈裟拖在地上,趕快回頭一看。雪峰大笑說:「好一個一絲不掛啊!」

兩人機鋒相對,留下千古傳頌的公案,「一絲不掛」的成語因此流傳開來。

「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道盡了禪師們安貧守道的高曠風骨。禪師們雲遊參訪,不是貪看風景,完全是為了找尋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道在哪裡?道就在我們的心裡。禪師們萬里雲遊,藉由外境的磨練,開發內心的般若智慧。

唐代無盡藏比丘尼有一首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首詩說明了我們追尋人生真理,探求智慧,往往本末倒置,向心外去追求而不知道向心內去尋找。

所以,修學佛法,固然要向藏經去探尋,向善知識去參訪,但卻不能忘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吃飯、穿衣、睡覺,只要能向「道」上體會,則處處都有佛法。參訪的目的是在幫助我們找到自己,如果你能肯定的說:「我找到了。」那就不枉費草鞋錢。找到什麼?我找到了本性,我認識了自己,正是「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所以參訪固然是需要,但是認識自己也很重要。

古代的禪者,他們行雲流水似的各處行腳、參訪、教化,那種隨遇而安,隨緣度化的風采,為人間樹立聖賢的典範,就連赫赫尊榮的大清順治皇帝也不禁稱羨:「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而世人被功名富貴、五欲六塵束縛的人生,假如也有那麼一點「禪」的閒情逸致,也那麼樣的逍遙參訪,人生不就美化了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