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03 第二篇 五乘佛法

壹、五乘佛法的意義

乘,是指車,有運載的意思。佛法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將佛法譬喻為「乘」。所謂五乘,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佛法,是佛陀為了教化眾生,依眾生根機的不同,而將之運載至理想世界的五種法門。

眾生所造的善惡諸業,是眾生未來輪迴六道的依據,修善則有升天、為人的福報;作惡則有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途的憂患,但終究還是沉淪於生死苦海中。佛陀為了愍念眾生,依眾生根器的種種差異而權設不同的方便法門,目的仍希望歸於大乘佛道。

有一類眾生因為耽著世間欲樂,不了解世間塵勞之苦而希求人天福報,因此佛陀開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間法;而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佛教的出世間法。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在於化導人類由人乘而直趣佛道,太虛大師曾提出「人成即佛成」的獨到見地,表明出世聖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所以佛陀才特立「五乘佛法」。

貳、五乘佛法的內容

人乘,以三皈五戒為乘,出三途四趣而生人道;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四洲而達天界;聲聞乘,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阿羅漢;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辟支佛;菩薩乘,以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超三界二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的彼岸。在這些法當中,「四諦與緣起」法門,是三乘共法的總綱。離了「四諦與緣起」法門,也就沒有解脫道──出世佛法可說。

一、人乘──三皈五戒

三皈依,是指皈投依靠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無邊的生死苦輪,能遠離一切的怖畏,而解脫一切的憂悲苦惱。所以經云:「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

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主要是不侵犯的意思。

不殺生,是對於他人生命的尊重,不隨便侵犯他人的生命,大家的生命就能自由,得到保障。不偷盜,是不侵犯他人的財產,財富就能安全。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體、名節。不妄語,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信用。不飲酒,是不吃刺激的東西,傷害自己的健康智慧,轉而傷害別人。戒有自由、不侵犯的意思。所以持戒能帶給我們真正的自由。如果一個人能夠奉持五戒,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能奉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能奉持五戒,這個社會、國家必定是個安和樂利的國家社會。

《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記載,人有三事勝諸天:人能勇猛修諸梵行,精進不怠勝於天;人能記憶過去所作所說的事,不會忘失記憶比天殊勝;人能修持淨戒勝於天。所以佛出人間,諸天命終也以人間為淨土,因為人間是最適宜修學佛法的國土,因此佛陀開示人乘佛法,讓眾生有切身的體證。

二、天乘──十善業道

十善業也稱十善戒,依《華嚴經‧十地品》所說,十善業道為菩薩戒。從《阿含經》以來,十善業是主要的德行,是五戒的再延伸,再擴大。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三業;口業修持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等四業;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

不殺生而能放生,自然長壽;不偷盜而行布施,自然能發財;不邪淫而潔身自好,家庭自然和諧;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而能誠實,名譽、信用自然良好;不飲酒、不亂吃而懂得養身,身心自然會健康;不貪取而喜捨,自然能獲得更多的關懷;不瞋恚而行慈悲,自然能擁有無限的歡喜;不邪見而廣修智慧,自然能解脫自在。

因此,《大智度論》卷四十六說:「修持十善道,則攝一切戒。」有了十善戒法來規範身心,自然能得諸禪定而生天乘,所謂由戒生定,就是這個道理。

得生天道有四事福樂:

1.身高端嚴:最低的四天王天,身高也有九十丈,相好莊嚴。

2.壽命長久:四天王天壽長五百歲,合人間的九百萬歲。3.欲樂幸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種種欲樂勝於人間。4.禪定微妙:享受四禪八定的微妙禪樂。

但是,天人雖然享有四種福樂,一旦福盡命終時,則五衰相現:

1.衣服汙垢。

2.頭頂花冠枯萎。

3.身體發臭。

4.腋下流汗。

5.不樂本座。

因此,天乘仍然不是最究竟的解脫之道。

在佛法中,十善業是一切佛法的依止處。《海龍王請問經》說:「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

三、聲聞乘──四諦法門

聲聞,梵語為 śravāka,音譯舍羅婆迦,意譯作弟子,是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弟子,也就是觀四諦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以期入於「灰身滅智」的無餘涅槃行者。聲聞乘,乃專為聲聞所說的四諦教法。

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是大小二乘共學、應學的基本法門,是三乘共通的根本佛法,唯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所以叫做四聖諦。

苦諦,說明人生世間的特性是苦,是以智慧觀察,知三界是個充滿痛苦、缺乏快樂的火宅;集諦,是以智慧徹悟到貪瞋痴等煩惱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滅諦,是透過智慧,滅除一切苦迫,所證得的清淨涅槃境地;道諦,是對治煩惱,離苦得樂的出世法門──三學八正道。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苦是集的結果,集是苦的原因;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因果,滅是道的結果,道是滅的原因。《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

佛陀證道後,曾三轉四諦法輪,第一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三自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佛陀對五比丘所說的四諦法門,演繹開來,就是佛教,為了便於了解四諦的大概輪廓,列表如下:



四、緣覺乘──十二緣起

緣覺乘,梵語為 pratyekabuddha-yāna,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緣覺,從斷惑證真而言,與聲聞是一樣的。但兩者主要的不同是緣覺乘「不由他覺」,是無師自悟的;是遠離人事,遠離憒鬧,獨來獨往的。緣覺乘因為出於沒有佛陀出世,或者沒有佛法的時代,所以又稱為獨覺;又因為是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真諦之理,因此稱為緣覺。緣覺聖者始觀無明乃至老死的流轉現象,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的還滅真諦。由此因緣生滅,而悟非生非滅的道理,因此稱為緣覺乘。這一類聖者,就名為辟支佛。證得辟支佛果與聲聞乘的阿羅漢果地位相同,所以合稱為「二乘」。

一切法皆是緣起法,緣起法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其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十二支緣起,又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有情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滅輪轉的十二個程序:

無明:就是無知,是根本的妄執,對於通達真理的智慧,有蒙蔽障礙作用。如緣生萬法生,緣滅萬法滅,一切法本來無常無我,人們不知道緣生法的真實相,是為無明。無明以痴為體,以迷闇為性,由此無明妄動,眾生於是輪轉世間,所以成為生死的根本,又稱為愚痴,是過去煩惱的總稱。

行: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行為,是業的別名。是依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的三行,而造成罪福,名為行。識:為初入胎識,由過去惑業動力,感異熟報體的阿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的生命體──現在這一生的開始。

名色:名是受想行識(精神),色是物質(肉體),名色包括了主觀的精神與客觀的物質。名色就是五蘊的異名,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

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內六根,傳達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境的機能。

觸:內六根與外六境相接觸,主觀上所起的感覺作用。根、境、識三種和合曰觸,苦樂感情、飢寒痛癢,都是由觸覺所領導產生,所以觸是認識的開始。

受:受是心的領納。有三種:1.對不歡喜的境物人事生起苦痛感曰苦受。2.對歡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快感曰樂受。3.對無記性的境物人事不起苦樂感受,或因為修養而能克服各種苦感和樂感,名為不苦不樂受,是情緒的作用。

愛:愛是染著企求,有愛財、愛情、愛命、愛生、愛執等;愛,又有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對所欲境渴愛的貪念。愛是生死的根本,愛是無明的意思,所謂「貪愛名為母,無明則是父」。貪愛增上則成取,以取為緣,表現於行動者為有。

取:是馳取追求,由愛而來。也就是由種種的執取,於是三業繁興,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此名為取。取有四種:1.對五欲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起追求想曰欲取。2.對正理起謬解,如對五蘊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曰見取。3.於生活不合規律而有許多禁戒曰戒取。4.對所愛事物起我和我所有執,如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等曰我取。

有:是存在的意思,由愛著馳取之不停,發為縱我為物所役的行為,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報,名有。有,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

生:是未來受生。是由能生身心的潛在業力,而於六趣四生中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名生。

老死:是身心演變的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與之俱來。

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行,是過去二因;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是現在五果;愛、取、有,是現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來二果。列表如下:

 

這十二因緣說,亙於過、現、未三世,有兩重因果,故名三世兩重十二因緣。如不了脫生死,此三世因果相續的說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十二因緣的道理,甚為玄妙,茲以二例來譬喻十二因緣:1.如城:十二因緣有如一座城牆,人為城牆所困,雖然有門,但是門口站有許多衛兵,不容易出去。人本來是可以跳出十二因緣的束縛,但是由於貪、瞋、痴、我執、煩惱的牽引,因此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緣的流轉。

2.如果樹:十二因緣有如一株果樹,果樹是由種子萌芽、長大而成,繼而開花、結果;果子落地後又長新株,又復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新生的果實雖不是原來的種子,但是彼此之間卻有著密切的關係。種、果相生,一直延續下去,如同生死緣起相續一般。

五、菩薩乘──六度萬行

菩薩乘,梵語為 bodhisattva-yana,又稱佛乘。以悲智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超越三界生死,達到涅槃彼岸為目的。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鵠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致,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

六度,全稱為六波羅蜜多。波羅蜜多譯為度,到彼岸的意思。波羅蜜要具備幾個條件:1.菩提心相應,2.住大悲心,3.以般若無所得智慧為攝導,4.須迴向一切眾生,自利利他,為法為人。能合乎這幾個條件,才能稱為真正的菩薩行,才能到達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是:

1.布施度:有財施(物質布施)、法施(教以真理)、無畏施(去除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

2.持戒度:持守戒律,不作惡而修清淨行,並常自反省,能對治身口意的惡業,使身心清涼。以此來成熟眾生,建立正法,名為持戒度。

3.忍辱度:忍耐迫害苦痛,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不能忍辱,瞋心一起,便失慈悲心,而不成大乘菩薩。

4.精進度: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

5.禪定度:修習禪定,能對治散亂心,使心安定。

6.般若度:能對治愚痴,開真實的智慧,把握生命的真諦。「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布施等五度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智慧)攝導的力量。所以布施等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

菩薩發心修學大乘法門──攝受正法,不出於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即大乘的異名。《勝鬘經》說:「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壹阿含經‧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因此可知,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含攝在六波羅蜜中。

參、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我們學佛要能以菩薩為目標,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覺覺人,把人我的關係看成是分不開的,是一致的。把五乘佛法調合起來,就是人間佛教。譬如,今天要到台北,台北是學佛的最終目標(代表一個淨土),現在坐火車出發,經過台南、台中、新竹,在台南可以不靠站停車,乃至台中、新竹都不靠站停車,而直接開往台北(成佛的目標);但不能不經過台南、台中、新竹。也就是說,成佛可以直接實踐大乘佛教的法門,但是也一定要經過人天乘、聲聞緣覺乘的佛教來完成自己。

如何實踐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1.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

2.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

3.六度四攝是人間佛教

4.因緣果報是人間佛教

5.禪淨中道是人間佛教

受持五戒十善,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實踐六度四攝的菩薩道,明白因緣果報的甚深道理,勤修禪淨融和的中道,就是統攝五乘的人間佛教。

【習題】

1.說明五乘佛法的意義。

2.如何實踐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