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6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五十卷,劉宋求那跋陀羅(三九四~四六八)譯。為北傳四阿含之一。師為劉宋譯經僧,中印度人,原屬婆羅門種姓。幼學五明諸論,廣研天文、書算、醫方、咒術等學。後讀《雜阿毗曇心論》而崇信佛法,遂剃髮出家,並受具足戒。師為人慈和恭順,專勤學業,先習小乘教法,博通三藏,後轉學大乘教法,深研《大品般若經》、《華嚴經》等諸經,進而讀誦宣講,並以佛法勸化父母歸信佛教。

劉宋元嘉十二年(四三五),師經由海路至廣州,文帝遣使迎入建康祇洹寺,從事譯經工作。師與慧嚴、慧觀等於祇洹寺招集義學僧,譯出《雜阿含經》五十卷,於東安寺譯出《大法鼓經》二卷,於丹陽郡譯出《勝鬘經》一卷。其後,受譙王之請而至荊州新寺,宣講《華嚴》等經。此外,師亦曾居住道場寺、中興寺、白塔寺等多處。劉宋大明七年(四六三),師奉勅祈雨而感得甘霖普降,帝賞賜甚豐。一生歷經文帝、孝武帝、明帝三朝,歷朝皆歸向推崇之,對內事外事多有貢獻。師廣演大乘教法,譯經弘化,世稱「摩訶衍」。所譯經典共計五十二部一三四卷。

《雜阿含》,意思是傳來的事相應聖教集,也就是以「事類相應」結集佛陀的教法。「相應」意指「結合」或「歸納」,也就是將述說同類旨趣的經典,經過歸納而編集在一起,如陰相應、六入處相應、界相應等。

關於《雜阿含》名稱的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載,此經是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的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彙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是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修習的法門。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

本經是漢譯四阿含中最大的一部,也是四阿含中最早成立者。依性質而區別全經可分為三大部類:

1.第一部分是「修多羅」,內容為蘊、處、緣起、食、諦、界、念住等道品。

2.第二部分是「祇夜」,以偈頌問答而說法。

3.第三部分是「記說」,是佛陀及諸弟子所說,分別編於各卷之中。

本經保存了原始佛教的風貌,其中雖然含有後代的編纂,但絕大部分皆為早期結集者。本經的法句大多簡明,在實踐上的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界等道品。經由佛陀及弟子對話中,顯現出四雙八輩的差別,依八眾而說「眾相應」,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諸大弟子等都能領受法益。

本經共分成七大類五十餘相應,今分述如下:

一、五陰誦(佛光版卷一~卷七)

1.陰相應:敘述佛陀說示當觀色、受、想、行、識五陰是苦、空、無我、無常,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住顛倒,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羅陀相應:敘說佛陀為侍者比丘羅陀說示五陰能令眾生生死輪迴,不得超脫。當觀五陰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所取著,便能自覺涅槃,不受後有。及羅陀答覆眾多外道出家者,自己是為斷五陰苦,所以跟隨佛陀出家修梵行。

3.見相應:敘說由五陰而起諸邪見事。

4.斷知相應:敘說五陰無常,應當斷除。

二、六入處誦(佛光版卷八~卷十二)

即六入處相應。佛陀對有情說示眼、耳、鼻、舌、身、意六內處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外處,是苦、空、無常、無我。若能於六入處如實知苦、空、無常、無我,則得漏盡,不受後有。

三、雜因誦(佛光版卷十三~卷二十三)

1.因緣相應:敘說緣起法,如十緣起、十二緣起。佛陀教誡弟子若能依次思量十二因緣生起的原因,則能如實知苦而滅無明,得盡苦邊。又說此因緣法無論佛陀出世與否,常住法界,由於佛陀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而顯發於世。

2.食相應:敘說四食──粗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可資益有情肉體及精神,令得住世。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無憂悲,亦無塵垢。

3.諦相應:敘說四聖諦諸法,並勸應急求現觀四聖諦,應勤學四聖諦,以離生死苦,得涅槃樂。

4.界相應:敘說眾生常與界俱、界和合,應當善分別種種諸界。

5.受相應:記敘佛說有情身心諸受悉皆是苦,若能觀無常、變易、離欲、滅、捨離,則得盡諸漏。

6.舍利弗相應:記敘舍利弗說十不善業、八正道、禪定、自省等諸法。

7.目犍連相應:敘說目犍連證得神通的緣由,及見眾生行不善業所受的種種苦果。

8.阿那律相應:敘說阿那律以善修習四念處,而得天眼大德神力,並教諸比丘修四念處可趣向遠離、出要、涅槃。

9.大迦旃延相應:記敘迦旃延為梵志說離貪欲、見欲;為國王說四姓平等法;為童女說十一切入處;為罹病長者說依四不壞淨,修六念處等法。

10.阿難相應:敘說阿難為比丘、比丘尼、婆羅門、長者、外道、童子說法。

11.質多羅相應:敘說佛陀弟子長者質多羅,常與諸上座往來問答諸法事;不被外道所誘;命終生不煩熱天諸事。

12.天相應:敘說諸天一日一夜與人間壽命的差別;比丘具足諸禪,於五蘊作正思惟的果報等。

13.修證相應:敘說四種善好調伏眾如日光自照;隨生子、勝生子、下生子的差別;四正斷(四正勤)的內容;修習禪法以不放逸為根本;不放逸能斷貪瞋痴;阿羅漢三明;無為法及無為道跡等法。

14.入界陰相應:敘說內六入處;以五種種子的生長譬喻緣起的流轉及還滅各具因緣;若不如實知世間及世間集,則不得解脫;為斷三愛、三有漏,當求大師;比丘於六處味著,則生上煩惱等法。

15.不壞淨相應:敘說佛陀是一切有情中第一人;一切法中,離貪欲法為第一;一切眾中,聲聞眾為第一。

四、道品誦(佛光版卷二十四~卷三十七)

1.念處相應:敘說有四念處、修四念處是得如實法的一乘道、修習四念處的方法、修習四念處的利益。

2.正勤相應:敘說四正勤的內容。

3.如意足相應:敘說四如意足。

4.根相應:記述佛陀說有五根,如實觀察五根,得證阿羅漢,乃至得成正覺。

5.力相應:記述佛陀所說二力、三力、四力、五力、六力、七力、八力、九力、十力。

6.覺支相應:敘說七覺支為不退法、善積聚,修習七覺支可去除五蓋,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7.聖道分相應:敘說八正道及修習八正道的利益。

8.安那般那念相應:敘說修習安那般那的方法、果報。

9.學相應:敘說三學並三學次第成就的各種果位。

10.不壞淨相應:說明成就四不壞淨,不墮三惡道,得須陀洹,或生天道。

11.大迦葉相應:敘說大迦葉諸事。

12.聚落主相應:敘說諸聚落主向佛陀請益,或向佛陀問難,佛陀為其記答。

13.馬相應:敘說佛陀以調馬法、良馬、惡馬等譬喻教化弟子。

14.釋氏相應:敘說佛陀為摩訶男及諸釋氏說各種法。

15.無始相應:敘說眾生無始生死以來,長夜輪轉,所依父母無量,受苦樂亦無量,當求出離生死。

16.婆蹉種出家相應:敘說婆蹉種出家向佛陀請益,乃至出家,證阿羅漢。

17.外道出家相應:敘說佛陀及其弟子為各類外道及外道出家者說法。

18.雜相應:記敘佛陀說憶念三寶可以除去恐怖心;說十八愛行能起生死輪迴;說愛恚互生,若具足諸禪,則可斷愛恚;說慚愧二法可以淨化世間。

19.譬喻相應:記敘佛陀以諸種譬喻說示佛法。

20.病相應:敘說佛陀為病比丘、長者、童子說法。

21.業報相應:佛陀說自行、教人、讚歎、隨喜行善、惡業的果報。

五、八眾誦(佛光版卷三十八~卷五十)

1.比丘相應:敘說教團中有善說法比丘、一住比丘、持戒淨香滿諸方比丘、起利養比丘、成就三不善法比丘、外道入佛門證果者,乃至殺人無數的央瞿利摩羅,受佛教化,放下屠刀,證得阿羅漢果。

2.魔相應:敘說魔王及其眷屬常化作年少、大身、大龍等,來嬈亂佛陀及其弟子。

3.帝釋相應:敘說帝釋七德,帝釋為自在王,恭敬三寶,常行忍辱、精進方便,賢善質直。

4.剎利相應:敘說佛陀為波斯匿王等,說示修福、治國、觀人、減肥的方法。

5.婆羅門相應:敘說婆羅門瞋罵呵責佛陀,竟於聽聞佛陀說法後悔悟;佛陀為婆羅門說布施功德、清淨道、供養父母的福德、得現世後世安樂的方法、耕耘心田的方法。並有婆羅門共佛論議後,出家修行。

6.梵天相應:敘說梵天讚歎佛陀所說法,梵天供養佛陀,乃至佛陀為梵天說無常法。

7.比丘尼相應:敘說比丘尼不受魔波旬誘惑、恐怖、嬈亂等諸事。

8.婆耆舍相應:敘說婆耆舍比丘以偈讚歎佛陀、憍陳如、舍利弗、目犍連及眾比丘。婆耆舍亦作厭離偈以安住自心,清淨自心,乃至臨終時以偈讚佛。

9.諸天相應:敘說諸天子請佛開示諸法,佛陀觀機逗教,應病與藥,令諸天子聞法而生歡喜。

10.夜叉相應:敘說夜叉所行善惡諸事。

11.林相應:敘說諸比丘在林中修行,林中天神見有放逸者,則說偈誡之。又有出入林中者作偈,林住比丘以偈和之。

六、本經的重要性

《雜阿含》所集錄的諸經,大都極為簡短,內容具體,教法具教誡性,是佛教教理、經說的母體;是現存四阿含中最早出的經典;是研究佛學的基礎。

七、本經的特色

1.本經概括了佛陀成道至涅槃間的一代時教。

2.佛陀的講說方法,毫無誇張虛飾,有時為了考查弟子們是否充分理解其教法,屢屢以問答方式垂詢弟子。因此,本經大致保存了人間佛陀的教學原貌。

3.本經記錄人間佛陀往來各地,解答教內、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各種問題,可以做為現代人的正確「人生觀」。

4.從本經可以認識佛陀的本來面目。

5.由本經可以把握佛陀的教、理、行、果的本義。教,是一切事相應教、五蘊、六處、無量界、現世安樂法、後世安樂法、涅槃法等。理是法印、緣起、四諦等。行是四預流支、三學、三十七道品等。果是隨信行、隨法行、四向、四果、辟支佛、菩薩、佛陀等。

本經現存本由於內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亂、脫落,加以經文生澀難懂,近代學者遂重新整理本經。目前有佛光出版社的《雜阿含經》,及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兩種新本。佛光版《雜阿含經》採用新式標點,段落分明,著重巴利本、漢譯異譯本的對照,重新勘定卷數的次序,於每小經皆列有經意解說,經文難懂不明處也列有巴利文或譯成中文。此外,校勘嚴謹、註解詳備、索引齊全,都是該版的特色。印順法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則以《雜阿含經》與《瑜伽師地論》相對照為最大特色,另又採取印度舊例,以內容分類,而捨除漢譯經分卷的傳統,共成七誦五十一相應。

此外,現存《雜阿含經》中的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的《阿育王因緣經》、《法滅盡相經》、《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等三經,應為《無憂王經》,自經義內容而言,實不宜編入《雜阿含經》中。因此我國兩種新編之《雜阿含經》皆將此三經自《雜阿含經》中刪除,惟佛光版仍將之編列為附錄,以供讀者參考。本經所載首尾具足的小經經數,約一千三百經。日本《大正藏》將各經一一編列經號後,所得的一三六二小經即是包含上述的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佛光版《雜阿含經》刪除《阿育王因緣經》等三經,實得一三五九經,並依部帙的重整而新編經號。

本經的異譯本有二種,即《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及《雜阿含經》一卷,另有別生經多種。

此外,以巴利文所書寫的南傳相應部原文,陸續有英譯、德譯、日譯等譯本譯出。另相應部中有五世紀錫蘭佛教大論師佛音(巴Buddhaghosa)的註釋Saratthapakasini,於一九二四年由毗亞提沙(W. Piyattisa)出版。

近時於中國新疆地方發現的梵文殘卷中,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的斷片。日本學者渡邊海旭、岡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殘簡加以研究,而發表諸多論文。另於西藏大藏經中,收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的單經。

本經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十八冊、《磧砂藏》第十八冊、《龍藏》第四十八至五十冊、《卍正藏》第二十三、二十四冊、《大正藏》第二冊、《佛光大藏經‧阿含藏》。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